APP下载

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2009-02-25董丁戈李彦秋关晓梅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

董丁戈 李彦秋 关晓梅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个问题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收入差异和社会流动,是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困难形成的直接原因;而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市场不规范,就业教育滞后,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是我们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改进工作思路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就业取向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 (2009)01-0043-04

[作者简介]董丁戈,李彦秋,关晓梅,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使普通高校本科生在学人数达到了2 700万的规模,毛入学率超过23﹪,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从200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100万人(103.63万人)以来,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每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要就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质询议案,甚至中央政治局也开会专题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这些现象是前所未有的。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手段和方法,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引人关注。“毕业即失业”的说法不绝于耳,这不仅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也使在校学生产生了普遍的心理压力,甚至波及学生家庭和亲友。因此,我们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取向现状的分析

大学生就业取向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从这个问题中可以透视出大学生对社会、职业乃至人生的诸多认识。本调查不局限于大学生对职业性质、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还包括大学生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认识。

1.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调查。2006年10月,我们在本校大四的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问卷1 156份,有效问卷1124份。问卷涉及理、工、文(包括管理)、医等学科专业。其中,准备考研的学生占40.01%,有出国留学想法的学生占28.9%,想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占26.4%,想进三资企业的占27.8%,想从事党政管理工作的占23.6%,还有10.3%的学生选择了“可以考虑去效益和待遇好的乡镇集体企业”,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对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很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上述调研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以工科为例,工科学生选择三资企业的比例最高,从对这些企业的排序上看,欧美企业排在第一位,排在最后是台资企业。对这种选择学生的回答很复杂,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欧美国家企业管理更加人性化,注重员工培训,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台湾的经济没有欧美国家发达,企业实力不强,地域狭小,发展空间有限。还有的学生说,没有仔细想过,感觉这种排序是对的。当问及不选择日资企业的原因,许多学生坦言是“感情上难以接受”。但总体而言还是不够全面客观,说明学生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确实有一定的欠缺,这恰恰说明了大学生的认知与社会实际还是有距离的。

2.对职业评价的变化。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中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评价职业的主要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力及职业的稳定度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条件。现在的大学生希望精神与物质并重、理想与实惠共求、读书与赚钱兼得。这导致他们由注重精神需求转向现实生活,由以往对于“前途”、“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条件、职称评定和行政级别等具体条件的要求,其价值判断明显带有功利化的色彩。为此,我们将近十年来大学生职业价值判断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例如,北京大学团委1996年对毕业生的择业调查,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73.3%)、发挥才能(50%)、兴趣爱好(36.4%)、社会环境(34.5%)、专业对口(28.2%)、社会地位(18%)、变迁机会(14.6%)、住房(13.1%)、社会需要(8.7%)。2006年我们对本校毕业生的择业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能否发挥专长(51%)、经济收入(34%)、兴趣爱好(39.4%)、社会环境(37.2%)、社会地位(19.3%)、变迁机会(16.7%)、住房(12.8%)、祖国需要人才的地方(13.06%)。对这个问题,我们从多年的连续调查中发现,到目前为止,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标准中“能发挥个人才能”、“经济收入高”以及“社会环境”依然排在前几位,“职务升迁”、“单位发展前景”等仍是毕业生考虑的重点问题。但是有一个现象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2007年我们在大学生对生活问题认识的另一项调查中发现,在选择与就业相关的问题上,教育部所属“211工程”大学与各省所属高校的学生差异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对经济收入的关注,在各省所属高校的学生中该比例已经降到21.4%,甚至有的学生写到“试用期可以考虑只给生活费甚至零工资”。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择业评价标准有较大的调整才会趋于比较客观。

3.学习成绩和学历依然是就业求职的硬指标。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攻读研究生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梦想。这不仅为大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从客观上缓解了社会和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考研持续发热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虽然,2008年全国考研人数有小幅的下降,但是考研仍然是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重点考虑的问题。

我们就报考研究生的原因进行了调研,其中有78.4%的学生坦言,是因为就业难而报考研究生。特别是传统的文、理、医科的学生考研的比例远远高于工科学生,这些学生坦言就业的压力非常大,不考研究生很难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读的硕士研究生中,女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包括理工科在内,有些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已经形成了女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男女学生比例失调必然要给研究生日后的就业造成障碍。在调查中,当问及“如果硕士毕业后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你还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吗?” 83.1%的人表示不想再攻读博士学位。相比之下,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就显得比较轻松,当问及“如果今年考研失败,你明年还继续考研吗?”71.6%的学生选择了先就业,并表示工作后再找机会学习,而且不一定要学习本专业,53.6%的人想再换一个专业方向,攻读管理类研究生或MBA。

在问卷中,7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把各门功课学好”,68%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急需学习非常实用的科学和专业技术知识”。考研对许多学生而言还是有难度的,为了在求职中取得优势,第二学历又成了学生们追逐的目标。最近几年,高校利用师资队伍资源雄厚的有利条件举办了一些第二学历班,这些学历班通常所选择的专业都是社会上需求量大、在求职中用人单位比较欢迎的专业,例如商务英语、企业管理、会计、生物工程等。许多大学生不惜花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钱参加学习,获取另一个学历。我们也曾就这个问题询问过一些用人单位,其回答基本一致:仅作参考,同等条件下可以考虑优先录用。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很注重观察学生的特点和专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是一目了然的,很难找到所谓“同等条件”的学生。为了提高综合素质而学习更多的知识无可厚非,但把学习和学位过于功利化令人可悲。至于这个学历到底能在求职中起多大的作用不得而知,而学生的良苦用心却不能不让我们颇有感慨。

从总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就业的压力,就业取向的功利色彩越来越浓重,把专业学习与就业挂钩,把掌握技能作为竞争的筹码,这些都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背离。

二、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社会因素及分析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因此社会发展状况、社会需求等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直接因素,社会差异是造成大学生在就业中产生认识误区的重要因素。

1.城乡差异。中国自古以来城乡差异巨大,而且城乡分布极不均衡,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现代进步、生活富裕与城市联系在一起,而把经济落后、生活贫穷与农村挂钩。这就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等级思想和贫富观念,城市与农村,“城市人”与“农村人”不仅仅是地域观念和社会角色概念,其中更重要的是隐含着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其实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不同,社会差异有时表现在政治待遇上,有时表现在利益分配或经济收入上,中国的知识分子可以说历经社会差异的变迁而备尝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正是在这种差异客观存在的背景下,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往往首先把自己定位在“城市人”上,即使是生在祖祖辈辈在农村务农的家庭,一旦考上大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永远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当个“城市人”。城市越大,经济就越发达,社会环境就越好,就越成为大学生向往的地方。

2.地域差异。除了自然条件所造成的环境之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地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也不同。建国初期,中央决定把东北建设成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得非常快,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时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还抽调全国高校相关专业在东北地区组建并成立多所大学,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改革开放以后,东南沿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地,深圳的迅速崛起、香港的顺利回归、上海的再次腾飞、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繁荣,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更为世人瞩目。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末的统计,广东省就业人数为4 315.957万人,江苏省为3 719.696万人,浙江省为3 092.01万人,而地处东北的辽宁省为1 951.6万人,吉林省为1 115.586万人,黑龙江省为1 623.33万人。而且,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比较突出的是人才和劳动力流动是以外向为主的,这也影响到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与判断。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就业的职位,更有丰厚的经济收入,以及令青年人向往的发展机遇和展示个性潜力的舞台。所以东南沿海成为最受大学生青睐的地区,而尽管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多次出台优惠政策也很难招聘到更多的毕业生满足需要。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毕业后所去的地区进行选择时,有88%的学生愿意去沿海开发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而愿意回到边远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的学生多年来均未超过15%。

3.收入差异。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财富也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在贯彻以按劳分配为原则、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的政策激励下,个人与家庭拥有的财富量也有了较大的分化。经济收入的差距导致生活富裕和贫穷的差距不可避免,尽管在城市和农村都存在着经济收入差距,但绝大多数的高收入者还是集中在城市。在青年学生眼中,城市才是实现梦想的地方,城市发展越迅速,实现梦想的机会就越多。另外,我们再看一下不同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末的统计,以国有单位的年平均工资进行比较,上海市44 097元,广东省31 352元,江苏省28 722元,浙江省42 967元;再看东三省,辽宁省20 681元,黑龙江省16 374元,吉林省17 118元。其他单位,上海的年平均工资是39 882元,广东省是23 794元,浙江省是20 946元;而东三省的辽宁省是19 797元,黑龙江省是18 696元,吉林省是17 190元。生存和生活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经济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特别是对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高收入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应该说,经济收入差距是造成多数大学生首选去大中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工作的重要因素。

4.社会流动使大学生形成了新的职业观念。改革开放前我国刚性的职业分布结构是靠一整套“政治-身份”设置维护的,体现在户籍制、单位制和档案制等多方面,这些设置决定了当时的职业地位获得必须依赖国家的统一分配,从而大大限制了大学生自主择业的自由。改革开放后,市场化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职业自由流动资源,扩大了大学生选择职业的自由流动空间。现在有很多理工农医专业的毕业生考取国家公务员,进入国家各级各类政府机关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在校所学专业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也使许多大学生以更为开放灵活的思想态度面对职业流动。在调查中,有高达75%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希望在就业初的3至5年内能重新选择工作单位。这种职业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很难让大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上树立职业理想。近些年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反馈:一方面是大学生埋怨找不到理想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选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合格毕业生。像微软公司在上万名自荐表中只挑选出不足百名大学生,这不仅仅是微软的苦恼,也是高校的苦恼。究竟是毕业生素质不高,还是用人单位过分挑剔?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

三、高校扩大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影响

首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就业体制以及教育经费分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一方面改变了教育的既定观念,使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并更加适应社会需要;另一方面,许多改革措施客观上也在促进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年平均增长率仅为7.5%,知识人才匮乏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矛盾很快暴露出来。1985年 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从此改写了几十年来高校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历史,实行由主管部门和高校上下结合的办法编制毕业生分配计划,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供需见面”。但是直至1997年全国高校才全部实行并轨招生、大学生自主择业,至此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基本完成。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招生总数达153万人,比上年增加了45万人,增幅达42%。2003年出现了第一次就业高峰,开始真正出现了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大大加快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速度。但同时大学生的就业也遭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甚至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高校乃至社会都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高度关注的主要原因。我们在2005年就“当前感到苦恼的问题是什么”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结果令大学生苦恼的问题依次是:“校内竞争激烈、学习紧张、就业前途未卜”占42.8%;“上学费用高、经济困难”占24.7%;“教学改革滞后,不能满足渴求知识的成才愿望”占22.9%;“陷入个人感情问题的矛盾中,不能自拔”的占9.7%。可见围绕着实现理想的学习与就业、发展与成才,以及保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经济条件是当代大学生普遍感到苦恼的问题。

其次,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规范,渗入太多的权力、金钱和人际关系等因素,使平等、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必然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的评价,从而引起个体价值取向的调整,甚至会引发他们对我国现行的以道德为核心构建的价值体系的质疑,动摇他们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由于每年毕业生的人数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在近几年形成了由就业的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形势,因此,学校已经逐渐失去了对毕业生的推荐、保护和管理权力,用人单位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挑选毕业生,由此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大家熟知的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即使女生的学历再高、成绩再好,许多单位虽然不敢再打出“只招男生”的牌子,但是男生的优势在各行各业都是非常明显的。对女大学毕业生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学校也无能为力;一些企业借助效益优势,不切实际地提高对毕业生的综合要求,反复考试,花样翻新,这些做法不仅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而且大大增加了学校的负担。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提高了招录条件,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等字样的招聘启示随处可见,这使得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选择“零工资”就业,以期通过短期的“零工资”就业换取宝贵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为以后再找工作奠定基础。另外用人单位录用大学生的程序、条件、标准等透明度都比较差,使原本就压力很大的毕业生更加无所适从。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使相当多的学生在择业时产生种种思想和心理困惑,导致他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我们也看到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时,放弃所学专业和个人特长,把就业仅作为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权宜之计,这不仅会影响个人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是人才资源的浪费。这也是很多毕业生对自己所选择的工作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次,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与指导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1)在实施的职业生涯教育中,没有充分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过于注重学生求职时所能遭遇的具体问题,把指导的着眼点放在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程序上,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和实践经验落后于实际。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后,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例如,怎样认识社会流动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创新与发展及多元化社会环境中的职业价值评价等,对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很好的研究解决。(2)仅仅把就业指导过程看成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或者说,仅把就业指导看成是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习的一个教学过程。正是基于这种狭隘的认识,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都停留在课堂上和书本里,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原则推衍”的结果,而不是根植于鲜活的日常生活之中,或者根本就是空洞的概念和理论,这是就业指导教育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学校走向社会,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说,高校有责任教育指导学生完成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这个过程不能仅通过狭义的学校教育,或者仅靠教会学生一些就业的方法技巧来完成,而应该把它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来考虑。我们要从更深层次上来理解这个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是其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它的成功与否是由学校、社会、家庭等共同参与和分工合作才能实现的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必须注意到它的特殊性,必须运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得到心理支持与实践锻炼,积累感性认识和经验体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迎接社会检验。(3)没有真正从理论到实践上确立职业道德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高校确实把职业道德教育列入到职业生涯教育的教材或教学计划中,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所占的比重却大大“缩水”。从职业道德培养的角度而言,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往往需要通过对职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有个性特征的道德素质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一个大学毕业生,从生物学和法学的角度而言已经是一个成人,但是我们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当他们进入社会,面对多元价值观念、多种文化现象和多个行为标准时,却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缺少抉择承受能力,无所适从,距离其心理成人和精神成人有相当的差距。大学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职业训练所”,大学的教育功能更应该体现在塑造健全人格上,使大学生成为公共生活领域里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遵守者,成为职业生活领域里爱岗敬业的践行者。总之,高校就业教育滞后社会发展,缺乏前瞻性的理念和思维,已经影响和制约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李强.社会分层与小康社会[J].北京:中国教师,2003,(1).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李景华.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内涵、运行机制、特征[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2).

[5]谢勇.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障:制度选择与政策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5).

(责任编辑:向欣)

猜你喜欢

就业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