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
2009-02-23吴菲
吴 菲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的:“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由此可见,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在构筑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更新观念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毋庸置疑,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传统文化传播者,教师应当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教师要对传统文化保持浓厚的探索兴趣,多读有关的文学名著、诗词名篇,多阅读一些历史资料、历史传记,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充实自身传统文化的素养。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一点一滴去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知识层次得以深化。另外,教师还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新传统观念,改革陈旧教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既发挥自己优势又符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二、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五个统一
所谓“五个统一”即:(1)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精神的统一;(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3)发展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4)学生的全面提高与发展个性的统一;(5)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同时,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群言氛围,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信与自由。如果教师一味强调“应试”,统一答案,限制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压制他们的质疑和异议,一切唯经典、唯参考资料、唯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和谐乐队中的首席演奏家,起引导作用。一定要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提倡宽容精神,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也应让其提出来,通过具体实践来证明,让学生心服口服。
三、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氛围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如果全部采用多媒体上课,势必占用教师的备课与批阅作业时间,是行不通的。但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适当运用现代化手段,诸如听录音,放录像,重点内容和情节用投影展示出来,给学生创设一些直观形象的情景,也是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如学习《杨修之死》这篇课文,上课之前,如果先让学生欣赏一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曲的画面,听一听“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歌声,学生就会很快进入杨修所处的时代背景,对曹操这个人物也能在脑子里留下直观印象,这比完全照着书本讲时代背景,效果要好得多。
四、引导学生做到“三读”
南朝学者裴松之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确,很多需要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才讲得明白的问题,往往可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默读、诵读,就可使他们自己从阅读中找到答案。笔者曾有幸观摩全国教改大师宁鸿彬老师讲的《分马》一课。他没有像诸多教师那样,一节课设计出几个教学目标,面面俱到,唯恐学生知识学不全面,而是抓住“读”这个纲,突出分析老孙头这个人物的主线,然后让学生通过文章中的描述,总结出老孙头的特点。学生因而学得投入,教师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对学生读得不到位的语句,宁老师就认真地为学生范读、领读。这节超出平常教学构思的课告诫诸多语文教师:不要过于迷信教学参考资料,要敢于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把课堂的主要时间交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去理解、去体会,这样,既学得轻松,又记得牢固,何乐而不为?有一位老师把语文教学的“读”归纳为“三读”:先要读通(把课文读通顺);再要读懂(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要读好(读出情感)。这个论点颇具新意。可见,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教改实践中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就不难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捷径。
中科院院士杨淑子先生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精当地阐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执著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究,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了解和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责 编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