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住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

2009-02-23李镇西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德育

● 比引领、激励全国老师更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尊严!我不能为了激励其他的老师和成年人,为了展示我是如何工作的,就不惜牺牲孩子的隐私,不惜把他们心灵当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东西拿出来晒太阳。

● 我特别提出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每个灵魂都是富有尊严的,当然学生在成长中需要引导,需要感染,需要引领,但是更需要尊重。

作者简介:李镇西,1958年生,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现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语文老师兼班主任。2000年获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一、今天我们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

最近我应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和乌克兰教育学院的邀请,赴乌克兰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90周年活动,去了苏霍姆林斯基当年所在的学校巴甫雷什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楼房都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是一所朴素的学校。巴甫雷什中学就像森林中的一所学校,像一个植物园,校园非常美丽。我们看到了当年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一起种的核桃树。走在路上,金秋时节,踩着地面上的一片片落叶,我想,这一片片落叶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命在继续滋养着这片土地。

我去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墓地,墓前是他的一座雕像。在蓝天之下、原野之上,我感觉苏霍姆林斯基的雕像顶天立地。我想到了四个字:大地之子。

17岁的马克思曾这样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句话是对苏霍姆林斯基最好的写照。

有人曾经问我:“在今天,我们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

现在有的学校搞考试,考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百条建议都是什么,好像这就是学苏霍姆林斯基。这些建议我都记不清的。当然,通过考试促使老师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这是很好的。但我想说的是,不要以为这就是学苏霍姆林斯基了。

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我想要从四个方面去做。

第一,要学习他纯净的爱心。我用了“纯净”二字。不要把学生当工具,不要希望通过学生谋利。

第二,要学习他独立思考的自由人格。我要特别强调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当上级的指示和他的教育实践发生碰撞时,他选择的是孩子的心灵。他的教育目光永远对准孩子的心灵,而不是看上面怎么说。因此他多次和当时的苏共中央保持不一致。举两个例子,上世纪30年代苏共中央公开批判儿童心理学,认为是伪科学。但苏霍姆林斯基从实践中感觉到,教育怎么能不研究儿童的心理呢?于是他公开写文章指出苏共的错误。这件事是很大胆的。还有,1947年苏霍姆林斯基就在他的学校开办了职业技术培训班,他认为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但他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当然也包括物质生活。那学生怎么赢得这份生活呢?考不上大学也要生活呀。所以他就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还颁发培训证书。当时也有很多人非议他。但他不管,他说,只要对孩子有利就好。后来,赫鲁晓夫提倡大搞劳动教育,比较极端,冲击了正常的学校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又是第一个提出异议。而且,他多次尖锐地批判当时理论界装腔作势、玩弄名词概念、不切实际的作风。到了晚年,有人提出让他去莫斯科工作,他拒绝了。他立志在远离喧嚣的地方从事纯净的教育。他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知识分子的可贵的良心。

第三,要学习他目中有人的教育观。每个孩子在苏霍姆林斯基眼里首先是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比如是男人或女人,而且这个男人或女人有无数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是孩子,在同学面前是小伙伴,在邻里面前是个小邻居,在医院是个小病人……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体现了教育内涵的丰富。在苏霍姆林斯基眼里,孩子不只是现在的人,而且是未来的人,比如他是以后的拖拉机手、工程师、医生,并且是未来的妻子或丈夫。苏霍姆林斯基目中有人的教育观中的“人”,含义是多么丰富!

第四,要学习他搞真教育、真科研。我的话可能比较尖锐:我觉得中国的教育脂粉太多,油彩太多,口红太多,穿着华丽的旗袍。对此我们大家心照不宣。在不同的学校,坦率地讲包括我的学校,不同程度地都存在假教育。几乎每一次迎督导、迎检,恐怕都是一次或多或少“作假总动员”的过程,整材料、补材料。教育科研也是。我不是否定教育科研,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科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些学校由此踏上了腾飞之路。但我们也痛心地看到,有一些学校挂着牌子,上面写着什么什么课题,什么什么国家实验基地,但它不搞课题也不开展实验。挂着牌子到了两年三年该结题的时候,学校马上行动,找专家,写文章,出一本集子,然后把出的论文集放在某个成果室里,来参观的人每人送一本,说:“这是我们学校搞教育科研的成果。”至于成果有没有实际意义那是不要紧的。而对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教育科研首先不是呕心沥血的脑力劳动,而是和孩子一起摸爬滚打的体力付出。他作为一校之长,长期担任班主任。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实验班,他跟踪学生(从6岁开始)11年,写了大量的观察日记。他对学生负责到了怎样的程度?他曾经跟踪观察学生毕业25年间的变化,而这样的学生有168名。在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的教育工作日记本上发现他跟踪观察、仔细研究过的学生的名字有3700多个。试问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还能不能找到第二个这样的教育家?至少在我的视野中没有了!这就是真教育、真科研。

今天我们究竟要怎样学苏霍姆林斯基?我得出的结论是:要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怀着一颗纯净质朴的心,面对纯净质朴的孩子,从事纯净质朴的教育。

二、我对德育的思考

比引领、激励全国老师更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尊严

这学期在我的博客上有一个帖子“向我看齐”。我希望全体校长向我看齐,全体老师向我看齐。在我们学校我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全部都当班主任。分管教育、德育的副校长都当班主任,而且,他们都向我看齐,都写班主任日记,都发在网上。我的班主任日记可读性很强,就是写班里每天发生的事。很多老师说不看晚上就睡不着觉。有一天我发帖子表示我不愿意再公开班主任日记了。老师们着急了:“李老师,要知道你的帖子引领、激励了全国多少老师啊,你怎么不公开了?”我说:“因为随着教育的深入,日记如果要真实地记载我的教育实践,就必然涉及一个一个学生的隐私,他的家庭,他的缺陷。”有的老师说:“你可以用化名。”我是可以用化名,可是我的学生每天都看我的日记,学生们彼此那么了解,我再用化名他们也一看就知道写的是谁。

比引领、激励全国老师更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尊严!我不能为了激励其他的老师和成年人,为了展示我是如何工作的,就不惜牺牲孩子的隐私,不惜把他们心灵当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东西拿出来晒太阳。这才是充满人性的德育。

旧德育的弊端

旧德育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指德育中的弊端。

旧德育是单向教育。它假定教师是圣人,是所谓灵魂的工程师,居高临下去布道,去教育。

旧德育是非人教育。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人,是机器,考试机器、学习机器;是容器,装知识装道德。还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就是学生作为人起码的耻辱感消失了。经常有老师骂学生:“不要脸,还笑!你居然好意思笑!”但你想一想,他的耻辱感是怎么失去的呢?天生就是这样的吗?如果有一个人到了这种程度,很难说他的精神层面上还是一个人,因为他没有作为人起码的荣辱心和耻辱感了。这还不是我们老师造成的?

旧德育是臣民教育。说穿了就是听话教育,服从是最高要求,把人作为工具,培养听话习惯。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在家听爸妈的,在学校听老师的,长大在单位听领导的,全国人民都听毛主席的。我绝不是要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无法无天,而是说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只受制于法律,任何一个灵魂不应该受制于另一个灵魂。除了服从真理,遵守法律,他应该是一个自由的人。每年到了秋天,一些中国人包括我在内,就会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因为这是各项诺贝尔奖公布的时间。盼了60年了,新中国成立60年了,就没有盼来我们自己的诺贝尔奖!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原因可以在教育中去找。一个只会“听话”的民族,不可能富有生机,更不可能富有勃勃的创造力。在我们的呵斥声中,在我们的规定必须这样不能那样中,孩子的创造力在泯灭,一个民族的智力在衰退。

旧德育是封闭教育。认为教育与生活无关,与生活脱节,关起门来搞教育。

旧德育是他律教育。学生两副面孔,双重人格:当着老师是一套,背着老师又是一套;当着家长是一套,背着家长又是一套。强制是必要的,成人也需要他律。法制就是他律。但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应该追求要学生慎独。古人讲究慎独。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只有独处的时候不做坏事才是一个高尚的人。在我的班上我一直主张无监督考试,上世纪80年代就是这样,我总是对孩子们讲:“诚实比一百分更可贵。”这句话曾写在我们的黑板上。

旧德育是单独教育。认为德育是可以专门进行的,而且把德育的形式简单化。一说要强调什么,就是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板报比赛,一套一套的。这是教育,而且有时候是有效的教育,但不是全部的教育,甚至有时候还不一定是有效的教育。

旧德育是灌输教育。这一点我就不再多说了。

旧德育是客体教育。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把他们当物。

新德育的特点

与之相对,在这里我提出新德育的八个特点。每一个都针对前面所说的而提。

新德育是互动教育。我发自内心地认为,我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我写过一篇文章《学生教我当老师》,每个年级的学生毕业,我都要他们写一篇文章,专门写“李老师对不住我的地方”。后来我写过一个帖子“老师教我当校长”。我没当过校长,刚当校长时没经验怎么办?有我们的老师嘛。

新德育是人性教育。这里我要多说几句。现在的教育和德育有些时候缺乏人情味。我特别提出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每个灵魂都是富有尊严的,当然学生在成长中需要引导,需要感染,需要引领,但是更需要尊重。陶行知特别提出:“我们必须重生为小孩,而且要不失其赤子之心。”我们还有没有赤子之心?看看巴甫雷什中学是如何把学生当人的。该校有一项传统,每年学生毕业不是校长致词,而是由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致词。1964年是一位化学老师致词:“我亲爱的孩子们,今天你们要和母校告别了,而我们教师今天也要更上一层楼。我们每个教师一生中能登上的这种楼层并不那么多,也许能登上30层、50层。对我来说,今晚就意味着登上32层楼了。你们虽然将离校走向生活,但永远会留在我们的心中。你们要知道,我们终生都会因为听到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句好评而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要知道,我们也会因为听到关于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不愉快的消息而感到伤心。你们的生命继续流淌,而我们将注视你们生命的流淌。幸福是崇高的生活目的,理想是人要力求达到的最高点。要记住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度过一生,要在世上留下自己的贡献:留下稳立于花岗岩上的、高墙耸立的楼房,留下郁郁葱葱的茂密林木和硕果累累的苹果园。你们也将生儿育女,将在他们身上重现你们自己,要把人类创造的纯洁道德、美和智慧都传给你们的子女。小伙子们,要把姑娘当作未来的母亲来尊重,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要永远记住——爱就是给你所爱的人以幸福。姑娘们,要高度珍惜女性的自豪。当你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上学的时候,我们教师中许多人还要在这个学校工作,要知道,我们要在你们的孩子身上看到你们优良品格的反映,但愿这种反映将是纯洁无瑕的。”我们每年的毕业致词都说了什么?孩子爱不爱听?这几年的毕业致词恐怕多半要谈谈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这些都是对的,但问题是怎么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表达这些?怎么把正确的理念和孩子的生命流程融为一体?上面这段致词展现的是生命的交相辉映,生命的重叠,生命的互相温暖。它不是一个校长给孩子的致词,甚至不是一个老师给孩子的致词,而是一个长者对即将远行的孩子的叮咛,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注视、期待与憧憬。这就是充满人性的德育。

新德育是公民教育。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当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我要特别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我们现在所搞的公民教育只是“义务教育”,而忽略了“权利教育”。我们只对学生说你应该做什么、你必须做什么,而很少告诉或者不告诉他们:你的权利是什么。尤其重要的是平等教育。这是中国文化最缺乏的内容。我可以也许有些极端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等级而没有平等。现在当然好得多了,可是依然还不尽如人意。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相信老师们已经司空见惯。有一年到泰安去讲课,我对当地的老百姓说到十年前这里出了一个贪官,叫胡建学,是前市委书记。有人对我说:“你别说这个胡建学,我们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还挺好的。”我说:“难道这是冤案吗?”他说:“不是。”“那为什么要怀念他呢?”他就说,哪条马路是胡建学修的,哪一片旧城是胡建学改造的,哪一家企业是胡建学引进的,等等等等。我说:“胡建学修马路的钱是他的工资吗?改造旧城的钱是他的存款吗?”他说:“不是啊。”我问:“那么他做的哪一件事超出了他的职务范围?”他还在想不通:“毕竟胡建学做过一些实事。”我就给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你家里比较脏,你又很忙,那就请钟点工吧。先说好做一次多少钱。钟点工应约来了,把门敲开,如果他说“你好,我给你办实事来了”,你肯定会觉得他有病:“我花钱请你来的,你不打扫卫生干什么?”打扫完了,屋里亮亮堂堂的,你也很满意。出于礼貌你要说声谢谢,然后给他钱。但他走后你突然发现,十万元现金被他偷了。你的反应是马上追他或者报警。你会不会这样想:“虽然他把十万元钱偷走了,可是卫生做得很好啊。”咱们有些人对胡建学就是这种思维。之所以有很多贪官,就是因为有这个土壤存在,那就是公民意识的缺失。我们要普及公民意识。我再举一个正面例子,是所有的中国人包括我都非常尊敬的人——温家宝总理。去年温总理在灾区的表现,那种发自内心而绝非作秀的言语行为,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动容。总理去灾区视察,那正是余震不断的时候,突然从废墟中挖出一个小女孩,搜救人员抬着她一路狂奔,总理为她让路,有媒体就此事大肆渲染。在我看来,总理让路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这两个生命是对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总理让路并不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总理,而是“我要尊重这个生命”,是他内心的善良的自然流露。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都被大肆宣扬。这说明什么?谈到尊重与平等多说一些,是因为我觉得并不是每一个教育者都有这个意识。

新德育是生活教育。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体验,最有效的教育是把孩子置于一种生活情境中来教育。

新德育是唤醒教育。这涉及学生观的问题。不要把孩子理解成一张白纸、一个空杯子,任我们去涂抹、去灌输。孩子本身就有美好思想道德包括智慧的萌芽。我们要做的是扶植,是发展,当然前提是发现。新教育是唤醒教育,也可以说是期待教育。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把价值感唤醒。

新德育是渗透教育。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充满德育因素。学生不知道你在教育他,就是最好的教育。真正理想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

新德育是活动教育。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一贯的观点。

新德育是自主教育。把学生当人,德育就是帮助人成长,而不是替代人成长。孩子的成长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我们的德育就是为他们的成长服务的。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自育,自理,自治”。

以学生为本的开放书吧

我在这里谈谈我们学校的开放书吧。这也能说明我的一个理念,到底什么叫充满人性的德育。

上级给我们学校批了20万元购书费。书买回来放在什么地方呢?按照习惯思维总是放在图书室,我却把书放在公共场所,成为一个开放书吧,让学生任意翻阅。我说与其让这些书放在图书室里一本不丢地无人问津或少人问津,不如丢几十本但书尽其用。第一个星期书就少了几十本,老师们说我太天真、太理想化了,建议把书收回图书室。

我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对书的丢失要宽容。书丢到哪里去了?丢到喜欢它的人手里去了。孩子冒着风险,胆战心惊地把它拿回家去,可见他对这本书喜欢到了什么程度。他把书拿回家,肯定会读了又读,这本书会因此而改变他的一生:或者他因此喜欢上某个学科,或者他因此有了某个榜样……可以想像他长大以后由此会成为成功人士、杰出人才,这都是有可能的,我们是可以想像的。这个孩子长大后,也许他会感谢武侯实验中学对他的宽容,怀着对母校的愧疚,他完全有可能回报学校一个图书馆。第二,最好的教育是情境中的教育。有这个开放书吧在,教育情境是随时都存在的:看这个书,拿还是不拿?看书要怎么看?这个开放书吧,就是一个教育场景,或者说是一份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第三,我们不是每年都给贫困地区捐书吗?丢的书,就当是捐给自己学校的孩子了,每年捐几十本哪怕上百本书,有什么不可以?这是咱们自己的孩子嘛!第四,宽容并不是纵容。上学期我们就严肃处理了一个偷书的孩子,让他写检讨,在全校大会上读。那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吗?不伤。隐去班级,隐去姓名,由我这个校长读他的检讨。我一边读一边点评,一个孩子犯错,让全校的孩子都受到教育。

最近我又在想:我们学生读书的时间就是课间十分钟,孩子没有时间读书!难道我们的书吧是办给参观者看的?以人为本,到底是以参观者为本,还是以学生为本?有人说:“中午看书,那书吧不是乱了吗?”我说:“你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的。我们要站到孩子的角度去看,怎么有利于孩子就怎么做。”于是我们马上调整作息制度,中午要给孩子留出看书的时间。我们学校两三千学生,中午轮流到开放书吧看书。

守住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

教育要剥去油彩,剥去口红,剥去脂粉,要守住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我们平时的假教育太多了,大话套话连篇,迎接检查的时候弄虚作假。比如说班会课比赛、公开课比赛,练了又练。是不是在给学生展示怎么演戏?为了获得教育质量,是不是不择手段?教育科研,平时是不是认真在做?我也曾经有过羞愧的时候,也说过违心的话,但我不会心安理得的,我会觉得难受。

教育之真,起码意味着教育内容的真实可信,教育形式的名副其实。尽可能不欺骗学生,这是我们最起码的教育良知。我给老师们说得最多的话是:如果一个老师把对学生的要求拿来要求自己,你就非常优秀了。有一次我对一个同行说:“我要搞真教育。”他叹着气说:“很难啊。”他的叹息让我很难过:怎么搞假教育就那么容易呢?上面检查开没开健康教育课,没有开怎么办?换课表嘛!在课表上写上健康教育课,教育部门来检查时就说开了。给学生统一口径,检查的人问学生开了吗,学生说开了啊。这不就完事了?你哄我我哄你,大家都心照不宣,受害的是孩子,因为他们目睹了这一切。我只是举一个例子,相信在座的老师对此都会有体会的。

我平时一边思考一边实践,有时候思考得很痛苦,因为理想与真实的碰撞常常震痛我的心,但我宁愿有这种碰撞的痛苦,也不愿麻醉自己欺骗别人,于是便有了被一些人认为真实、也被一些人认为偏激的言论,包括今天的演讲。

按照某些世俗的观点,我至今书生气十足,不能算一个成熟的教育者。但有一点令我自豪:那就是我至今还怀揣着真诚的教育理想,而且还想把这理想一点一滴地付诸现实。有人说这只是教育梦想,但有梦想和没有梦想是不一样的:精神状态不一样,行为方式不一样。我当然知道,我的理想也许只有百分之一的实现可能,但我愿意为之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力图通过我的探索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展示:一个真诚的教育理想主义者,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究竟能够走多远。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愿意守住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其实就是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

(本文由卢丽君根据李镇西老师报告录音整理,题目和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德育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给尊敬的中国教师们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