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2009-02-21胡志利祝美宁刘晨曦樊荣萍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

胡志利 祝美宁 刘晨曦 樊荣萍

摘要:在中国翻译史上,传统翻译理论对长达千余年的翻译实践的发展都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只有宏观的论述,缺乏方法论,操作性不强。因此扩大理论视域,引入多元互补的研究模式,探寻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成为促进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传统翻译理论;翻译活动;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社会文化因素

1概论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只有宏观的论述,缺乏方法论,操作性不强。中国译学的局限性基本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译学研究的视域狭窄,观念僵化。传统译论在原文与译文对比研究和字词句推敲上颇有建树,但对原文——译文以外更广阔的领域很少涉猎。科学与艺术之争、可译与不可译之争、直译与意译之争等形成了僵硬的二元对立。第二。研究思路和模式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译学研究的对象仍然以文学翻译和学术翻译为主,其题材的翻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译学主要的理论来源仍局限于中国传统文论,缺乏跨学科的理论支撑。第三,在方法论上,传统译论长于“模糊、抽象的定性概括”而“弱于条分缕析的量化陈述”,在概念层次上做抽象议论的多,少有从实践中得来的第一手数据,少有量化的分析:如有统计数据,也只限于描述统计,仅有简单的百分数等统计量,缺乏追根溯源、探究因果承袭的深入讨论,

2概述

中国早期的翻译主要集中于佛经的翻译,翻译理论也是对此有感而发。东晋时释道安提出“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予尽实录”。在此翻译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应策。其立意是为了“慎”,也就是对社会、对读者负责的意思。这种慎之又慎的态度在译经(扩及法典、经典、公文翻译)中,奠定了直译的对策论、方法论基本原则,在今天看来都具有现实意义。但翻译涉及多重对立与统一的矛盾,永远存在一个平衡的问题。由于译者由于译者执著、矜慎于因循案本,译文可读性极差,达到了“非徒失昧,乃令呕秽”的地步。于是鸠摩罗什标举“依实出华”(本着实际内容来修辞、酌句)、“趣不乖本”(有功效但不悖原文文本的实际内容)意义辩证翻译主张。及至唐代,罗什的意译表现论经玄奘的力行阐发而趋于成熟,他的译文意思独到,可读性很高。梁启超评玄奘云“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际轨也”。

近代应用理论探索形成高潮是在清末,早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马建忠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中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音声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粗深奥折之所由然。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问,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

他提出了“善译”的标准:“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马建忠不仅指出了“善译”的条件一自如驾驭“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的能力,而且指明了“善译”的过程一“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对原文能够达到“心悟神解”的程度,翻译起来就能够“振笔而书”“译成之文”就自然能够成为“善译”了马建忠的“善译”一言以蔽之,即是“信”一从内容意旨到风格效果无所不信,1896年,梁启超提出翻译不应弊于“失西义”,而必须“深知其意,苟其意糜失,虽取其文而增删之、颠倒之,未为害也”(《论译书》)。

1898年,严复提出了“译事三难:信、达、雅”之说,并在每一译书之后写一自序阐论其译学观(特别是为达雅辩)。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统而观之,严复主要关注时势与文体的关系,这是他提出“雅,,与“达”的主旨。他在与粱启超论翻译时说:“声之渺者不可同于众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混于世俗之目,辞之衍者不可混于庸夫之听,非不欲其喻诸人人也,势不可耳”。但严复仍将“信,,放在第一位,“意义”是他所标举的“信”的依据和依归,只要无损于意义,语言表现可以辩解疏通,即不拘形式、不受形式束缚。这个主张也贯穿在他的翻译实践中。至于他提出的“雅”则是针对他所处的特殊的社会情势特别是特定的读者群体而言。1902年严复在与梁启超的通信中解释他这个艺术命题时说“仆之于文,非务渊雅也,务其事耳”。也就是说,他心目中的翻译艺术性(雅)并不是“渊雅”,而是指社会接受的“通雅”,

至上世纪50、60年代,文艺翻译蔚然成风,传统翻译应用理论从艺术方法论中得到了灵感,傅氏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神似”:“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神似形似,浑然一致,是为胜境;但不能两全时,则不要拘泥字面,死于句下。为了颇得神气,可以略于形色。神似,当然不是捕风捉影,望文生义,而是基于对原文的透彻理解,深切领悟。只有妙悟原文,才能‘离形得似,即所谓不求貌同,正由神合!之后,钱钟书提出了“化境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概而言之,案本一求信一神似。化境,这四个概念,既是各自独立,又是相互联系,渐次发展构成一个整体,是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结论

译学研究的高潮与理论的创新或思维的拓展始终交织在一起。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马建忠的“善译”,严复的“信达雅”,以及傅雷的“神似”说和钱种书的“化境”说,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视为对传统译学的扬弃。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译学至今仍然是因袭多于创新,考证诠释多于建树和超越。

中国传统译学的研究领域过于狭窄。翻译始终被当作文人雅士的一种技艺,研究大多集中在原文一译文比较,具体转换技巧或先验性的翻译标准方面,长于“一字一词的得失”和“增词、省略、重复、反译、分句和合句”这些基本技巧的总结与归纳,“忽视对翻译基本问题和对翻译及翻译有关的问题的客观研究”视野基本局限于“案本一求信一神似一化境”,“文”与“质”的争论,以及对严复信、达、雅理论的“挽救”与“完善”。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取舍等至关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对译文产生的重大社会影响等紧迫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研究“主题文化的规范和环境”,以及“翻译活动与主体文化”相互影响的著述,逐渐打破了这一领域沉寂的局面。对那些与翻译实践有一定距离,目前尚缺乏实践意义、但具有前瞻性的问题,特别是形而上的探讨一直是讳莫如深,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