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世纪“底层文学”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2009-02-21孙培云
孙培云
摘要:作为一种具有异质性和叛逆性的文学现象,“底层文学”以其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弱势群体、批判当下现实的的创作姿态和比较鲜明的底层民众立场,引起当下文坛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试图从宏观的社会文化视角,对这一现象兴起的原因及其人文价值意义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底层文学;新左派:自由主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语境的改变,“底层”问题开始进入学界的研究领域,从1990年代末廖亦武的《中国底层访谈录》系列开始,到2004年《天涯》杂志的“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专栏。“底层”概念逐渐进入文论领域并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在文学界,以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及精神状况为描述对象的底层文学创作也开始出现。应当说。任何一次文学思潮的发生都有特定的社会文化思潮做背景支撑,“底层文学”的兴起也不例外。
首先,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构成底层文学兴起的宏大社会历史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讲,底层文学的出现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危机在文学中的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有目共睹,改革开放最初的设想“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带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期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实际社会发展中却带来了相反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现代化”的阵痛也更显著,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城乡差距拉大,贫富悬殊加剧。工人下岗,农民失去土地,生态环境恶化,腐败现象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能不引发人们的警醒和思考。无法回避的是。中国,正在形成甚至业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底层。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出现。必然引起社会多方面的关注。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知识分子不论在何时都应该关注社会的弱势阶层,让他们的诉求通过不同的渠道表达出来。由底层作者撰写或其他阶层作者表现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以其面向下层民生的写作倾向,再一次确立了文学在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中不容否定和动摇的时代风向标的地位,彰显出作家直面现实的道德良知,
其次,九十年代末期以来的思想文化论争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左翼文学的精神传统,从而为底层文学的崛起提供了思想方面的资源。1998年以来,围绕中国应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新左派”与“自由主义”发生了激烈的论争,近两年以“国学热”为标志,文化上的“保守主义”也十分盛行。这些争论和文化现象,丰富了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底层”。“新左派”以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叛逆姿态。以尖锐的话语方式,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负面问题进行了批评,表现出对这些问题深刻的质疑、批判和反思,强烈吁求公正、公平、平等的价值理念,旗帜鲜明地站在弱势群体一方。这样的思想文化现象,也就促使一批作家去思考,怎样才能继承左翼文学的精神传统,使文学重新和人民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新时期以来曾经一度受到冷淡和排斥、贬抑的左翼文学,又一次得到人们的肯定,尤其是对左翼文学关注民众和底层生活的传统以及其中体现的反抗精神。
再次,底层文学的兴起,也是创作界反思“纯文学”的具体表现,是其合乎逻辑的发展。在上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作家们对于现实的关注保持着一种相对持久的热情,构建了一个具有平民意识、批判意识、人文关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的优秀文学传统。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转型,物质利益的追求和获取被极大程度地凸显出来,与之相伴,知识分子那种勇于社会承担的热情开始消退,人文关怀精神也逐步被淡化。反映在文学中,出现了两种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是所谓的“向内转”,从侧重对心灵世界的开掘到对人内心隐秘甚至隐私心理的表现,在欲望化的叙事中。一些作家一步步将文学的“感性”推向了极端。二是“形式热”,作家们由对意识流、黑色幽默、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主义手法的借鉴学习,到对叙事圈套、叙事技巧的熟练操作,形成了一种被称为“纯文学”的文学时尚。虽然这一思潮对反拨此前文学的弊端具有历史性作用,对文学作品整体艺术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思潮发展到后来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味的形式探索成为了一种貌似先锋的姿态,向西方学习也成了一种盲目的崇拜。在内容上刻意回避社会矛盾,自然也就不能帮助读者深刻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世界发展的规律,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这种偏执的文学创作自然不会受到欢迎,被民众离弃是其不可避免的命运。2001年,李陀等人开始“反思纯文学”,希望文学能够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重新建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中国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底层写作”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底层写作”以其对底层群众生活及命运的关注,彰显着文学对当下社会的积极参与、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强化,使文坛从个人化叙事、欲望写作中又找到了新的写作中心和突破口。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底层文学热”本身其实无可厚非,它代表了全社会对一个弱势的社会阶层的关注与支持,代表了文学界对一个新的文学群体和新的文学可能性的审美期待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