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秦汉半两钱
2009-02-16徐军
徐 军
“半两钱”是我国较早的金属铸币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在我国的钱币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半两钱的始铸时间
“半两钱”始铸于何时,秦半两与汉半两有何区别,由于史书记载简约,自唐宋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沈仲常、王家祐二位先生根据四川省巴县冬笋坝(今属重庆市巴南区)古墓出土的半两钱,提出半两钱可能铸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观点。鉴于当时材料的局限性,沈、王先生的观点没能得到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广泛承认。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国都雍城遗址、秦都咸阳遗址的发掘,对雍城城郊、咸阳城郊、四川青川等地战国时期的秦墓的发掘,对秦始皇陵附近墓坑、陪葬墓、刑徒墓的发掘,特别是近年来在成都西郊成温立交桥工地秦代墓葬、龙泉北干道、郫县西部民族风情园秦至汉初秦移民墓的发掘,不但使我们对春秋战国秦和秦代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可贵的是在这些发掘中获得了大批秦半两钱。这些宝贵的钱币标本,使我们对秦货币流通情况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对过去的许多战国晚期秦墓、秦代墓和西汉早期墓葬的时代有了新的订正。
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我们可以肯定半两钱始铸于公元前336年的秦惠文王时期,亦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惠文王二年“初行钱”铸的就是半两钱。
二、秦统一货币和汉初币制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兼并六国,实行统一货币的政策,规定内方外圆的秦半两为全国统一的流通货币,同时废止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旧币。这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发展和相互交流,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
秦统一全国货币为黄金和铜币半两等,秦黄金币至今无实物证明。文献上载苋金以“溢”命名,为上币;铜币为下币,形制同于战国秦半两,重如其文。然半两钱从来不整齐划一,秦半两的统一只是名义上和形制上的统一。从形态上看,战国半两大于秦半两,后者又大于汉半两;即使是战国的半两也参差不齐,应为十二铢的,却以八铢者居多。所以超过八铢的,或接近十二铢的时代较早。秦半两亦不是重如其文,总体趋势是减重,一般是5~6铢。因此,秦半两的流通实质上是轻重无常、美恶杂之。云梦秦简《金布律》明确规定:“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可见秦半两是以国家法律来维持的,无论好坏,都加入流通,不准挑选。
据文献记载,西汉时期流通的半两钱币最为复杂,高祖时秦半两继续使用,其中主要是秦代半两,也杂有一定数量的战国秦半两。后来,又患“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当时没有明令规定铸钱的标准,所以各地铸造的半两很不一致,一般仅在三铢左右;有的私铸钱甚至和秦代的冥钱一样轻小,钱文虽为半两,实际重还不足一铢,即所谓的“榆荚钱”。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开始整顿币制,行八铢半两,六年又行“五分钱”。文帝时钱法仍然混乱。“荚钱”益多,于是从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到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四月,除盗铸钱令,更造四铢钱,文曰半两。此后,直到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四十余年间除建元年间铸三铢钱外,四铢半两是这一时期的“法钱”。元狩五年“罢半两钱”,作五铢钱。从此,半两钱便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三、半两钱的分期及鉴定
1.战国秦半两“直径大,一般在3.1厘米以上,钱体厚重,一般在5.4克以上,周边不十分圆,无内外廓,钱文高挺,狭长而略具弧形,朴拙而浑厚,豪纵而俊逸;文字大篆气息较浓,一般的“半”字下平划较短,“两”字往往无上平划,即使有也较短,“两”字中间两个人字上部带有很粗的竖笔;铸口荐(铜汁入口所留的短柄)较宽。
2.秦代半两钱:直径中等,一般为2.5~2.77厘米;重量2.5~3.35克;周边较圆,个别的出现外廓;钱文仍较高,但不如战国时高挺;文字呈小篆,字体渐方,“半”字下平划和“两”字上平划较长,“两”字中间人字上部竖笔渐短,出现连山式;铸口荐较窄。
3、汉代半两:汉初“荚钱”文字狭长突起,不失小篆气韵,直径在2.2厘米以下,穿宽在1厘米以上,重量在2克(即3铢)以下,有的减重特甚,直径更小。八铢半两仍仿秦钱铸造,但钱体较大而肉薄,文字偏平,比较整齐。四铢半两文字虽为小篆,但已具有汉隶气韵,直径2.2~2.5厘米,穿宽0.8~0.9厘米,重2.5~2.8克。周边整齐,字划扁平,“半”字下平划和“两”字上平划与其它平划等齐,“两”字中间人字上部竖划较短,连山式普遍,有的甚至成为一横划。武帝行三株以前的四铢半两已减重,一般重1.7~2克。武帝罢三铢钱复行半两钱,仍为四铢半两,与文帝时期的大小、重量、文字、书法相同,但有外廓。
总之,半两钱始铸于惠文王二年,停铸于武帝元狩五年,其间历二百余年,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是一种有名的同名钱。半两钱发现不多,价值较大,其大半两和有廓半两尤为珍贵,在存世品中一般伪钱极少。
作者单位:都江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