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孝祥籍贯考

2009-02-16傅承烈

文史杂志 2009年1期
关键词:张孝祥祖籍安国

傅承烈

现今公开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对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1132—1170)的籍贯问题,所标邑里,言人人殊。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六章“陈与义及其他爱国作者”一节,称“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蜀中简州(今四川简阳)人”。游国恩、王起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章“张孝祥及其他爱国词人”,称“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一说简州,一说历阳。兹对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意见。

称孝祥为蜀中简州人者,除中科院版《中国文学史》外,清嘉庆《四川通志》、咸丰《简州志》、民国《简阳县志》皆力主此说。考其依据,均有下列数点:1.宋井研人李心传所编《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第十六卷官制二《四川类省试恩数差降事始》一文中有“甲戌岁张舍人安国答策,遂有一德大臣之言,乃擢为第一”的记载。2.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五成都府路,简州风俗形胜一节,中有简州四出状元,并引《图经》所说“王归朴伪蜀时状元,许将、张孝祥先世皆此邦之人,以及今之许奕合为四状元”。3.杨慎《升庵外集》卷八十五《词品》说“张孝祥字安国,蜀之简州人,四状元之一也,后卜居历阳”。根据李心传、王象之、杨慎三家所说,足以说明孝祥考取类省试榜首是在四川简州。后来清嘉庆《四川通志》、清《简州志》、民国《简阳县志》亦据上述,认定孝祥为简州人。中国科学院文学所编的《中国文学史》称孝祥为简州人,我想,其根据即本于此。

称孝祥为历阳乌江人者,其依据早见于《宋史》张孝祥传,传称:“张孝祥字安国,学者称于湖先生,本贯和州乌江县,唐司业张籍之七世孙”。近人唐圭璋所著之《宋词四考》亦称孝祥为历阳乌江人。游国恩、王起等所著《中国文学史》称孝祥籍贯为历阳乌江人,其主要根据,吾意即本于此。

称孝祥为历阳乌江人,主要根据来自《宋史》,再从孝祥所著书《于湖居士文集》及附录的《张安国传》、《宣城张氏信谱传》亦称孝祥为历阳乌江人,唐张籍的七世孙。《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一称“张籍字文昌,和州乌江人。”另外《于湖居士文集》卷三十七《代总得居士回张推官书》(总得居士,孝祥父张祁别号)一文说:“某家世历阳之东鄙,自先祖始易农好儒,或云唐末远祖自若湖徙家,盖文昌之后,文昌讳籍,见于《唐书》乌江人也。”据此可进一步确认,孝祥为张籍的后裔,籍乌江人,孝祥祖籍应属乌江。但清嘉庆《四川通志》说孝祥为“历阳乌江人,是从其迁也”,从而确指孝祥为简州人,这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称孝祥为历阳人,则符合历史事实;说从其迁,却违背历史事实。何况孝祥是土生土长的历阳人。其所为诗,如《送张司户还蜀》开口便说“似与川人有夙缘,交游存没最多贤”。这种口气自非身为川人的口吻,只透露出与川人有较深的关系而已。再有与孝祥往还的朋友,亦称之为历阳人。如张栻籍汉州绵竹,在其《赠学士安国公敬简堂记》一文称“历阳张侯安国”。从上所述,都清楚地说明孝祥祖籍历阳乌江,而且生于斯,长于斯,毫无疑问,应是历阳乌江人。

称孝祥籍简州,始自《舆地纪胜》。《纪胜》成书于嘉定辛巳,距孝祥登第六十七年。《纪胜》记孝祥事出自《图经》。张国淦《古方志考》序例言:“《图经》之名仿自后汉,至唐宋遂为地方志之通称……《舆地纪胜》所引只泛称《图经》,冠以地名者甚少,而能别其为州为府为县者则尤少。今就其泛称《图经》者,则以州府《图经》当之”。据此可知《图经》即古方志,所记为一乡一土之事。其所记孝祥事,称孝祥先世此邦之人。事实本身就说明孝祥不是生长于斯,只是祖籍在简州耳。说到祖籍问题,前已承认其祖籍在历阳,这里又说祖籍在简州,是否前后矛盾?但问题的实质是,承认孝祥的祖籍在历阳,并不排斥孝祥远祖张籍之后若干代,有人曾入籍简州。因而祖籍遂涉及简州。同时《朝野杂记乙集》所载《四川类省试榜首恩数差降事始》一文,记张舍人安国事,已证明孝祥入籍简州。特别是该书作者李心传以四川人记川事,既非游谈亦非臆说,应该是信而有征。另从《朝野杂记甲集》查类省试的由来,当时设置是因军兴道梗,为边远省份而设;蜀处西陲属于边省,因此举人应试者在四川参加类省试。由于上述原因,孝祥于绍兴二十四年甲戌岁在四川参加类省试是事实。至于为什么在四川参试?显然与《纪胜》所说先世“此邦之人”有关。寻根究底,渊源有自,确能令人信服。

至于籍贯问题应如何肯定,历史上的习惯用法,本人祖籍在此,而又生长斯土,即称其人为该地人。另外本人祖籍在此,而在外地生长,也可称其人为祖籍所在地人,自称亦如此。如苏轼四川眉州人,祖籍赵郡,曾子固《送黎安二生序》就称“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李白祖籍陇西,随父迁居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与韩荆州书》即自称“陇西布衣”。这些籍贯的由来,都随祖籍而定。因此《舆地纪胜》称孝祥先世“此邦之人”(指简州)。而中国科学院文学所编的《中国文学史》称孝祥为简州人,与上所举李白、苏轼例同。由此下及《四川通志》、《简州志》、《简阳县志》称孝祥籍简州,科举列名,乡贤入传,亦是其来有自,非攀附名人,为地方增光者。

根据上述事实,我认为承认孝祥为历阳乌江人,是考诸载籍,信而有征;承认孝祥为简州人,亦考诸载籍,信而有征。因为两者事迹俱记录在册,不能抹煞。其区别之点为称孝祥为历阳乌江人,是以孝祥的祖籍在此,而本人又生长斯地,故称为历阳乌江人。称孝祥为简州人,因其先世曾有人为此邦之人,而孝祥又以简州籍参加四川的类省试,故称为蜀之简州人。这是历史的通例,应该说是合理的。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猜你喜欢

张孝祥祖籍安国
千年药都,健康安国
敢为当先
张孝祥三问
盼春
钦点状元张孝祥
新加坡华人语句称呼形式的改変和归属意识的确立
ACC Secretary-General H.E. Mme. Yang Xiuping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8thChina-ASEAN Education Cooperation Week
新竹市世居家族之祖籍空间分布特色
以“境界层深创构”理论解读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
祖籍国与离散族裔的关系:比较与理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