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2009-02-05储清育

科教导刊 2009年23期
关键词:估算能力培养小学生

储清育

摘要估算就是根据给出的具体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者算式的结果作出大概的推断或估计。现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各年级段都明确提出了关于估算的要求,所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是今后生活、继续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同样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需要。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生 估算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估算就是根据给出的具体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者算式的结果作出大概的推断或估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估算,也处处离不开估算。估算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估算已大大超过精确计算,所以说,一个人的估算能力直接影响到他的生活实践的质量,影响到他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高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较大数据的计算内容正在不断向小数据的计算内容调整,然而对估算的要求却不断提高。所以现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各年级段都明确提出了关于估算的要求,所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是今后生活、继续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同样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需要。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几点体会。

1 积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努力做好估算示范

现行教材从一年级起就渗透学生的估算意识,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教材中的素材,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估算能力。而示范则应穿插到教学的过程中去。例如,随着计量单位的出现和四则运算的进行,低年级的训练即可开始。在二年级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后,一方面要求学生建立相应的所学单位的“观念”,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两者的结合来估测填写恰当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床长2(),粉笔盒高8(),铅笔长20(),旗杆高15( )(二年级上册第53页第4题)等等;在三年级学生学过克和千克的重量单位后,在实践的基础上,会选用得当的单位名称“克”和“千克”填写:一只苹果重150 _, 一个西瓜重4__, 一只鸡蛋重50__, 一头猪重100__。又如在五年级学生学习了小数的乘除法后有(五年级上册第102页第5题)小明家七月份用水13.6吨,八月份用水11.7吨,九月份用水12.4吨。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先估计得数在什么范围内,再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这类题一般也应要求学生估算在前,计算在后,并比较结果,当出入过大时,便于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以尽可能让学生尝试到估算的甜头,从而有利于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和估算习惯的养成。

2 教给学生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真正了解这些单位的长短、大小和轻重等,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象。如教学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时,我让学生经常用手比划1厘米、1米大约多长?教学面积单位时,我经常引导学生用手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米大约多大?教学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时,我就用 1千克、100克、50克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人人都亲自体验和感受它们大约重多少?在四则运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掌握规律,进行估算。比如在四则运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概括出:加法运算的和不小于任一加数,减法运算的差不大于被减数;乘法运算中如有一因数小于1,则积小于另一个因数,某数乘以又除以同一个数,结果不变;某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零除外),则商大于被除数;某数除以一个大于1 的数,则商小于被除数。并且在每个阶段的巩固练习时,不断运用这些规律估计计算的结果是否差不多,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例如58.1?/7如果算成了积是332,根据一个因数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因数的规律,显然是错误的。

指导学生根据算式数据的最高位和最低位或数据的近似值进行估算。例:计算(1) 2137+4038﹣2159; (2)7.9?.2; (3)3956?9;对于(1),左边各数的最高位之“和”是2千+4千-3千﹦3千;故原式的值约在3千左右;各数的最低位之“和”是7+8+9=6,所以结果的末位是6;对于(2),因为7.9约等于8,6.2约等于6,所以原式的值在48左右,要是算成480.8,会立即看出有误;对于(3),因为除数是19,被除数前两位是39,除以19,商2余1;多下的156除以19,商不足10,因此,3956 ?9的商在某200到210之间,经计算得3956?9=208……4。另外还教学生依据一些数学规律估算。

3 结合口算和笔算,训练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计算教学中,口算和笔算为估算提供充分的“素材”,估算反过来又促进口算、笔算的熟练化。我在训练学生的计算的过程中,不论是先估算后计算还是先计算后用估算检验,都要求学生如实记录估算与计算的结果,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出入,这样就能不断改进估算的技巧。我还经常给出若干计算结果错误的题目让学生通过估算来判断正误,有时用选择题限时练习,效果也很好。例如“选择以下结果中正确的一个( )是 41.9?.51 的积.(A) 6.326,(B)63.269,(C) 632.9,(D) 73.269 ”. 学生在练习中看到自己的估算成绩时,内心会充满喜悦,会进一步自觉学习估算和应用估算。例如缺乏估算习惯的学生碰到计算9 + 99 + 999 + 9999 = ? 往往会感到很麻烦,甚至会用竖式来计算,而通过训练估算,养成估算习惯的学生他们很快就会想到:10 - 1 + 100 - 1 + 1000(下转第88页)(上接第83页) - 1 + 10000 - 1=10 + 100 + 1000 + 10000 -4 = 11106。

4 在学习估算、运用估算中提高估算能力

估算习惯的养成和估算能力的提高标志之一就是会在实践中自觉运用估算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我们生活中处处有估算,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运用估算,提高估算能力。比如考试结束,我引导学生对着试卷或课本估分,也有时与他人交流后估分,这样不仅提高了估算能力,还能提高考试质量。我还要求学生上街买东西时作货款估算;如准备买些什么?价格如何?拟带多少钱上街?上街时带了多少钱?买什么东西?价格如何?共用去多少钱?还应剩下多少钱?又如我让学生估测四层教学楼的高度,学生根据一层楼的楼道台阶数(22级),并测出一级台阶高(18厘米)算出一层楼的高度,进而乘以4得出教学楼高14米左右。都是在学习估算和运用估算。

总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从低年级起就开始重视,或许开始会感到有些难度,会影响教学进度,但当我们坚持下去,学生的估算能力一定会提高,并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待解题,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培养估算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新一代人才必不可少的,只要我们长期努力,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估算能力培养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初探
小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