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学习困难的心理成因及教育策略

2009-02-05陈桂基

科教导刊 2009年23期
关键词:学习困难教育策略儿童

陈桂基

摘要儿童学习困难是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认为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特点等智力素质(个体的智力仍属正常范围内)和学习态度、学习目的、意志、自信心、学习习惯等非智力素质都会造成儿童的学习困难,尤其是适应能力差、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不良的认知风格和学习习惯等更容易导致学习困难,并据此提出学习动机的激发、认知行为的训练、学习策略的指导、教授策略的运用、自信心的树立、集中注意力的训练等教育策略来帮助他们改善学习困难状况。

关键词儿童 学习困难 心理成因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学习困难亦称为学习障碍,其表现结果往往是学业不良,是世界各国在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关于学习困难目前尚无确定的统一的定义。在我国,学习困难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教学大纲要求。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教育策略可以改善学习困难儿童的状况,帮助其摆脱学习困境。

1 儿童学习困难的特征

学习困难儿童首先是就其学习结果障碍而言,障碍的标准应该是学习成绩长期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而且在学习方面的困难依靠自己不容易被克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其次,他们没有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障碍。

一般来说,学习困难儿童表现出的共同的特征是:(1)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将注意力保持在同一对象上,容易受干扰而分心,有时候还伴有粗心、多动等特征。上课时很少举手发言,老师一提问就使他们措手不及。(2)往往不能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对刚刚看到或听到的信息也不能正确地回忆,常常回避思维性问题,甚至对那些只要稍作思考就能解答的思维性问题也不愿动脑,家庭作业丢三拉四、错误率高。(3)对自己的表现预期很低,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或即便完成了也是粗心潦草,敷衍了事,显得被动和缺乏动机。

2 儿童学习困难的心理成因

造成学习困难的自身原因主要是适应能力差、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不良的认知风格和学习习惯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学习困难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可破坏儿童主动学习的企图,影响选择性注意、记忆及认知活动,从而导致学习困难。

与学习困难的形成最直接关系的是智力素质(个体的智力仍属正常范围内)。显而易见,诸如注意力缺陷、视知觉分辨力差、言语发展迟缓、思维能力不足、记忆缺陷等肯定会造成儿童的学习困难。以记忆力为例,学习困难儿童的记忆障碍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灵活地使用策略。例如,当要求对一组词汇进行记忆时,正常儿童一般会运用策略进行复述,并将这些词汇加以分类和组织,以便能更迅速地记住它们,但学习困难儿童则不会自发地运用这种策略。学习困难儿童贫乏的记忆力,导致了认知方面的缺陷,如在思维和解决问题时显示出混乱和没有组织等特征,使得他们在计划和组织学校及家庭生活时有很大的困难,最常见的表现是家庭作业丢三拉四、错误率高。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意志薄弱即缺乏自控能力、对学习缺乏信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偏科或厌倦某一学科等都会导致学习困难。事实上,学习困难儿童比起正常儿童来更显得被动和缺乏动机,他们似乎不愿意尝试去控制和影响生活中某些事件的发生,认为生活由外在因素如命运、运气,而非内在因素如决策、能力所控制。他们对任何事情总是想放弃或作最坏的打算,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管怎样努力,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表现预期很低,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或即便完成了也是粗心潦草,敷衍了事。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来自于家长、老师及伙伴。因此,成功的学习容易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从而使他们更加努力,而那些学习能力不足的孩子常受学习失败的困扰,加之时常听到不适当的批评,使他们对自己能力进一步产生怀疑,导致学习上的失败,而学习上的连续失败又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焦虑、紧张、阻滞、不感兴趣甚至自卑心理,降低学习积极性,妨碍学习能力的发挥,最终导致学习困难。

总的来说,造成学习困难的自身原因主要是适应能力差、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不良的认知风格和缺乏学习动机等。有些儿童对学习目的、动机不十分明确,不明白为什么来上学,甚至单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而学习;有些儿童虽然有学习能力,但成天无精打采,懒散消极,随着年级升高,知识欠帐日益增加,成绩每况愈下,成为学习差生;有些儿童虽智力正常,但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不良的学习风格,如冲动、死记硬背、爱钻牛角尖、缺乏对知识的迁移,思考问题不够深入,仅仅凭直觉作出判断,为解决某一问题花费很长时间等,不良的学习风格导致了很差的学习效果;还有的儿童上课不专心,做功课时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抄袭、拖拉作业时有发生,不懂的问题很少问他人,懒于思考,缺乏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有些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边做功课边看电视、听音乐等等。此外,提前进入青春期的儿童,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如果不及时引导或引导不当,会使他们出现青春期心理不平衡,这必然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造成暂时性的学习困难。

3 改善儿童学习困难状况教育策略

严格来说,学习困难的儿童是“正常”的儿童,不能把他们当作“特殊”儿童看待,但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困难又确确实实不能单纯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克服而需要他人的帮助。通过有效的教育策略是完全可以改善他们的学习困难状况,帮助他们摆脱学习困难困境。

(1)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是激起学生去学习的愿望和意图,是学习的原动力,它能使学习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动机对学习具有维持和加强的激励作用。学习困难儿童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激发其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有针对性采取一些引导措施,将其兴趣迁移到学习方面。教师尽可能精心设计教学,采用一些有效的方式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动机水平。

(2)认知行为的训练。学习困难儿童,在认知行为方面也存在偏差。通过对儿童认知行为的训练,可以克服他们在注意、知觉、记忆、语言和概念等方面的能力缺陷,避免这些缺陷对其学习造成妨碍。学习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必须充分利用儿童原有的知识,教师在呈现教材内容时,要善于激活学生原有知识,激发将新旧知识相融合的愿望,激起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引起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的足够重视。另外,对于认知行为有不良倾向的儿童安排一些“自我指导训练”演示活动,以提高学习困难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自我反馈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有些学习困难儿童还存在轻微的性格变异,变得不合群、性格内向、胆怯怕羞、社交能力差等。对于此类儿童,可以通过心理辅导,使其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强项,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有意为他们创造机会,表现自己的特长,从而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3)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困难儿童往往不善于有意识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或他们根本不知什么方法适合自己,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就必须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在学习停止以后的短时期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因此,及时复习巩固是极其重要的。例如学习陈述性知识一般要通过记忆获得,通过指导学生运用组块、联想、配对等记忆方式,引导学生当天学习当天温习,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学习程序性知识时则提醒学生领悟训练过程,利用同化理论,加强变式练习,启发知识迁移。对于儿童而言,这种强化学习不仅仅加深对当前知识的理解,教师的指导策略也能被学生掌握,并促使他们今后能运用这种策略自主学习,快速成为有效学习者,使他们终身受益。

此外,使用指导式教学,能帮助学习困难儿童克服特定学业领域内的技能困难。例如,如果儿童对书面字词存在着严重的解码困难可以教授儿童如何对书面文字进行解码。教师也通常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重复、学习的参与和教师本人的反馈。

(4)教授策略的运用。学习困难儿童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缺乏自我意识并伴随着对学习的无能为力。因此采取恰当的教授策略,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学习状况,尽快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实践证明,运用“多次研读”方法,可用来改善阅读理解技能。儿童“研读”书面材料三次,第一次都有不同的目的。①纵览:儿童对第一次阅读材料时要求对其有一个整体了解。他们可以只阅读材料的标题、子标题、导言和小结部分,即可以不阅读整篇文章。在纵览过程中,要他们尝试总结整篇文章的中心,组成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②品评:儿童第二次阅读文章时,要求区分重要的观点。儿童通过积极地搜寻重要的信息“品评”整篇文章。在“品评”过程中,为了对给定的重要信息进行精细思考,儿童必须积极搜寻重要信息的背景线索,并对自己提问。③挑选:在最后的挑选阶段,儿童尝试回答文章后面或老师提出的问题,当确实不能回答问题时才允许浏览文章以寻找答案。使用“多次研讨”的学习策略,是让儿童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来学习同样性质的内容。儿童可以从学习书面材料的多种策略中,有效地选择最合适的策略来学习当前的材料。

(5)自信心的树立。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长期的学业失败会使其在学习上十分自卑,这必然会降低其对学习的兴趣。要改善其学习困难状况,就必须帮助其获得成功感,增强其自信心。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强、个人努力等内部因素,就会期望下次继续取得成功;而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运气不好这类不稳定因素,有利于保护自尊心和自信心;反之,如果把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任务简单等外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等内部不可控因素,则会使人体验到压抑、无助等负面情绪情感,对自信心的培养是极其有害的。因此,引导学习困难儿童进行正确的归因,能够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定比例适合学习困难儿童水平的问题,及时对他们的细小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性评价;课外活动充分创设机会,提供学习困难儿童展现长处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关注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使他们长期拥有一种“温暖感”和“受重视感”,逐渐培养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6)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学习困难儿童在没有干扰的环境里学习效果最好,因此在教室里尽量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少视觉和听觉上的干扰。当面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口头教学时,要强调重要的信息而避免不必要的闲扯。在讲到重要信息之前,应该采取适当方式提醒他们,并重复重要的信息,同时不断强调信息的重要性,告诉他们这些信息与他们已经学习的信息和将要学习的信息之间存在重要关系。同时,尽可能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动画等媒介,再现教材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而言之,就心理因素而言,学习困难是由于儿童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存在缺陷,特别是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良的认知风格和缺乏学习动机引起的不良后果,通过有效对策的实施,能很好改善他们的状况,帮助他们摆脱学习不利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杜晓新,王和平.学习困难儿童学习策略训练模式的比较与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1).

[2] [美]柯克·加拉赫著.特殊学生的心理与教育.汤盛钦,银春铭,编译.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

[3] 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学习困难教育策略儿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