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假寐”释义
2009-01-29何伟松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蒲松龄《狼》一文中,对“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句“假寐”一词的解释争议颇多,教材注解中解释为假装睡觉。配套的教参书中,在练习说明第二题第二句解释假寐这一加点词时也解释为假装睡觉。可见,编者对“假寐”一词的释义确凿无疑了,学生手头许多辅导书也对假寐作这样的解释,大家都认同“假装睡觉”这一解释。其实也很好理解,假,假装;寐,《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公羊传·僖公二年》,意为睡觉,这样假寐解释为假装睡觉也顺理成章了。但有人对此提了不同意见。《您真的理解这些词?》一文中(《半月选读》第七期 郭灿金 许晖)指出“假寐”解释为假装睡觉是错误的,并引用《诗经》:“假寐永叹,维忧用老。”郑玄笺:“不脱冠衣而寐曰假寐。”高郭注:“假寐,不脱衣帽打盹。”……“假寐”是不脱衣服打盹儿。又引用《左传·宣公二年》载:“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意为上朝的时候穿上朝服,时间还早,于是坐着打了个盹儿。以此断定假寐应理解为小睡,打盹儿。其实在很多古文诗篇中,假寐确实也可作这样的理解,如:“假寐怀古人,夙兴瞻晓月。”(《同潘屯田冬日早朝》唐张文琮)“盛服去尚早,假寐须臾间。”(《和栉沐寄道友》 白居易)2008年第11期《语文建设》刊陈祝琴文《“假寐”辨义》中,在大量的文献著作中考证辨析后认为,《狼》前文说到“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所谓“目似瞑”是指“眼睛像是合上”了,后文说到“屠暴起”,是指“突然迅速地站起来”,不管“狼”是否睡着,都是一个猝不及防的动作。“方悟前狼假寐”之“假寐”是指“目似瞑,意暇甚”而言的,显然不是说“狼”真的睡着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显示不出“狼亦黠”了。因而将此处“假寐”理解为“暂时闭目休息”,更符合文意。
笔者在具体的教学中处理对“假寐”一词的理解时也有学生质疑教材中对假寐的注解,认为如果理解为假装睡觉,那么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就是狼在屠夫面前的精心表演,意在迷惑对方,而实际上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细心观察屠夫的一举一动,判断对方有没有放松警惕,随时准备主动出击,那么为什么反而会被屠夫先发制人,刀劈己首呢?学生以此认定注解中对假寐的解释不妥。面对各家言之凿凿的论证与学生的质疑,作为教师该作怎样的判断和取舍呢?笔者认为对“假寐”理解出现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假寐”是单音节还是双音节词的不同判断是引起分歧的原因之一。现代文语言表达与文言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现代文语言以双音节词为主,而文言表达是多以单音词为主。尤其对初一学生更甚,由于初学文言文,缺少对文言的认识和积累,当遇到以单音节词为主要表意单位的文言文时,往往用现代文的语法逻辑来理解。如:“中间”“绝境”“交通”,学生往往顾名思义,误解文意,其实它们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同样,“假寐”一词如果把它当成是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的话,假为假装之意,寐为睡觉,自然可理解为假装睡觉的意思。但是并不是说文言文中没有双音节词,假寐一词也可当作当时已经形成的固定的双音节词使用,所以研究者们例举了含有假寐一词的文句,用例中假寐确实可以理解为小睡或闭目休息的意思。
2.对语境的不同理解是出现分歧的另一个原因。“盖以诱敌”一句从屠夫的恍悟中交代“假寐”是狼诱敌之计,用来迷惑对手,因此解释为假装睡觉。同时前文的“目似瞑,意暇甚”也很好的应证了这一理解。但学生针对此的质疑听上去也不无道理,既然是诱敌,但最后反被斩首显然有违生活逻辑。从结果来判断只能理解为狼睡去了,没有对屠夫的攻击作出及时的反应,注解中的假装睡觉无法解释这点,因此不妥。
从以上两点来看两种理解都有依据,逻辑也比较严密。学生能做这样的质疑已是难能可贵。但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判断的依据,那就是蒲松龄在结尾中所流露的寓意。狼是作者讽刺嘲笑抨击的对象,它贪婪,凶狠,又攻于心计,狡诈之极,这种邪恶卑劣的心计虽然令人称奇,但在机智勇敢,敢于斗争的正义面前这种处心积虑显得卑微而可笑。所以屠夫是作者要树立的正面形象,而狼看似绝妙的计谋最终无法实现意味着贪婪和凶残终将被覆灭,在正义的智慧面前人们总能战而胜之。这也是作者表达的自己良好的愿望。假寐一词是作者的巧妙安排,它预示着失败是狼无法扭转的最终归宿。在寓言中狼毕竟是畜生,虽然计谋不错,但没有良好的精神素养来保证计策的成功实施,这在作者看来是贪婪凶残的必然无法突破的局限。在长时间的对峙斗争的过程中,像狼这样卑劣的畜生是不具有持久的坚守和坚韧的品格的,又没有正直正义的信念作精神支撑,无法克服其对峙过程中的艰难,它无法自持地闭目休息,这在作者看来是必然的,但是如果说狼睡去了或假装睡觉都感觉牵强,所以笔者比较同意陈祝琴文《“假寐”辨义》中的理解,将“假寐”理解为“暂时闭目休息”,更符合作者的意图。
古文中许多词句的理解存在分歧的情况比较普遍,而在教学的过程遇到类似问题教师应立足于教学,从学生的学法指导为出发点,而不仅仅是在故纸堆中考证,毕竟教师与学者的身份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培养语文思维方式和方法,授之以渔,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完美的效果。文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学生从课内向课外的迁移。围绕这一目标我们着力引导学生构建一套文言表达体系,归纳总结文言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增强学生的文言意识。笔者认为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因为许多字词的表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虽”在文言中常解释为“即使”,但在“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一句中就解释为“虽然”,从句中判断“是马”已确指为“千里马”了,并不需要假设了,所以“虽”就不能再理解为“即使”了。在对“假寐”的理解中,从单音节词角度、从双音节词角度和上下文语境和寓意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理解。当理解出现分歧时联系语境辨义解疑是更高层次的能力,也是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后一根稻草。
(何伟松 浙江绍兴西藏民族中学3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