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小说“五点赏读法”研究
2009-01-29许元洪
高中语文中的小说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文本类型,新课程标准颁布无疑吹响了课程改革的号角,对于小说教学来说,改变旧有不适合新课改的观念,寻找行之有效的鉴赏方法,应成为当前小说教学中一项突出而又紧迫的任务。为此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有关小说教学相关精神,领会其实质和要义成为基础性的一项工作,在把握新课程理念基础上总结出小说鉴赏有效的方法成为每位高中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认为“五点赏读法”是鉴赏小说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解读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中学语文教学是一股强大的冲击波,旧有的语文教学樊篱轰然倒下,语文教学面貌为之一新,无论从观念还是具体操作方法上,语文都向改革深水区迈进。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积弊重重,造成老师教起来无味,学生学起来无趣。在标准化考试阴影下,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于肢解知识点,把一篇完整文章分析得体无完肤,重知识讲解轻感悟运用,成为语文教学的硬伤,单调枯燥地讲解字词句篇,模式化地大谈微言大义,归纳中心,照本宣科,使语文处于繁难偏怪又少慢差费低效状态。教师讲得口沫横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不是彼此默契,心灵交汇,而是两条轨道跑的车各不相干。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极大颠覆了僵硬教条的思想,还语文以本色,把育人功能突显出来,重视生命化和素养化教育。
1.人文性、审美性
高举人文旗帜,着眼于人才培养,重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重视对话教学。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主角,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每一位学生都能呼吸自由空气,体验成长快乐。语文课程标准中写道:“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需要美,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审美教育成为当前课改中一个亮点,在作品教学中重视对美感的熏陶,情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着力构建学生精神家园。
2.小说鉴赏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说部分鉴赏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包括: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正确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朗诵小说,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入领会作品内涵,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
二、“五点赏读法”实例分析
1.找到切入点
小说情节枝繁叶茂,头绪繁多,人物纷至沓来,不可胜数,加上风格迥异,流派众多,难免令人惶惑,似乎无从入手,在小说教学中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就等于掌握了进入小说人物世界的密码,例如在解读鲁迅小说《药》和《祝福》时,如何把握其精神要义呢?鉴赏法门何在?要发现作品的魅力和成功的奥秘,就少不了借用人物形象的心理结构分析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吸引学生关注人物的内心冲突和心理错位,在人物龃龉和融合中找到切入点,从而找到了通往人物秘密世界的绝佳心路历程,把学生目光和思维牢牢定位在华老栓和祥林嫂两位人物身上,“急人物之所急,想人物之所想”。先谈华老栓,作为本分生意人,他安分守己,老实木讷,但天意不怜穷苦人,偏偏他的心肝华小栓染上肺痨,这无疑要了他的老命,传统的承递香火意识使他心急火燎,于是在“有病急投医”心理差使下,他甘愿掏出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买来一个“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加速灭亡”的人血馒头,无意识中充当了杀害革命志士的帮凶,吞噬了烈士鲜血,从人物这种角色冲突和心理错位分析不难看出鲁迅对国民麻木灵魂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样在祥林嫂的身上,也体现了受欺压受蒙蔽身心俱损悲惨境遇同她不能自拨缺乏觉悟麻醉心灵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再次响彻鲁迅先生“急待疗救国民”“唤醒国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英明论断。
2.占据制高点
清人王国维曾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在小说赏读和涵泳中,也有一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问题,那就是占据制高点。在上面论述中我们知道小说的切入点在于寻找人物内在的秘密,这是分析小说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这可以说是“入”,为了便于从宏观上探寻小说的母题和蕴意,还得找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的制高点,究竟小说教学的制高点在哪里呢?在与学生讨论人物意义和作品宗旨时,笔者认识到小说教学要牢牢地占据“再创造”这一制高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小说鉴赏和评价中,任何机械图解和主观臆测,都有损于小说主题的多义性和人物形象的广泛性,由于阅读知识背景不同和经验层次不一,很可能的情况是对同一作品中人物理解千差万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既说明小说特别是传世名著有百读不厌的特性外,也预示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解读误差在所难免,那么小说教学中尤其要不得刻板划一的标准答案,应尽量驰骋学生想象能力和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意识,这样才能极大调动他们的兴奋细胞,丰富和完善他们的再创造能力。一般分析《项链》的文章多对玛蒂尔德持有否定性意见,认为她爱慕虚荣,不切实际幻想,妄图独领风骚,这一切导致她付出了十年青春沉重代价,偶然的事件改变了玛蒂尔德的一生,为此她追悔莫及,然而现在的学生已不再习惯于完全听从老师的分析了,有的学生指出玛蒂尔德也有其可爱之处,例如当她得知项链丢失了之后,在再三寻觅无果的情况下,不是狡赖不还或以假换真蒙混过关,而是咬紧牙关变卖资产倾其所有换取一条货真价实的项链来赔偿,足见她诚实守信。况且她梦想出人头地受人羡慕,令人追求也不为过,这毕竟是漂亮女人身处劣境的一种惯常心理,她的不平实则是对平庸生活的一种拒绝,这不能算作人物心理的污点,因为人都有一种往高处走的心理。应该算是有追求的具体表现。由这一点引发全班热烈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达到前所未有的热烈程度,引发了对人物性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争论,激发了他们再创造的欲望,收到了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预期目的。
3.扣紧连接点
小说波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人情、世态、风俗,牵扯众生百相,因此在小说教学中能否左右逢源,纵横开阖,从小说连接点说开去,显得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启发学生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跳出小说的既成格局,向生活海洋进军,广搜博引,在更宽裕的范围内触及小说精髓和把握其不朽之魅力。在讲授契诃夫的名著《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过程中,笔者不满足已有定论,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别里科夫那种作茧自缚、自我闭锁心理是否在我们的身边也是屡见不鲜,通过这种由点及面的联系法,学生很快就从所见所闻还有现实生活中找出别里科夫这种类型的人在我们身边俯拾即是,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只不过不像书中别里科夫那样“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棉大衣”而已,但别里科夫那种害怕变革、盲目守旧的心里的却隐藏在人的心理角落里。比方有同学就很敏锐地指出现代有些人死守铁饭碗不放,生怕失业下岗,而西方很多青年人喜欢转变环境,换种活法成为他们生活新主张。还有的同学指出有些人小富即安,小农意识浓厚,这也是思想不解放、脑筋不转弯的结果,更有同学坦言自己身上也有许多类似别里科夫的毛病,比如有封建思想,不敢跟女孩子正常交往,在女孩子面前害羞,不好意思,如同别里科夫对待华连卡固守“男女授受不亲”的旧观念。
4.突破疑难点
小说既有通俗平易、切近大众的一面,也有其深奥玄虚,难以把玩的一面,因此在小说教学中也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疑难点,如何解开其中谜团,道破里面机关,这将成为小说阅读感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要准确弄清其症结所在,遵循作者创作意图和行文固有脉络,理清文章层次和线索,不难沿波讨源,找到小说佳妙之所在。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的过程中,有一种疑惑一直困扰着学生,为什么作者在三十年代不寻常岁月中抛开烽火和硝烟,要选择这么一个闭塞荒野的边城来展开人物至真至纯的情性呢?规避时代主题来作一种世外桃源般描写是否有违时代主旋律呢?这个疑点不解开,解读《边城》就不得要领了,于是笔者便把这个疑问一直贯穿于文章探讨始终,促使学生从纯美真挚的人物心灵世界去发现作品要表达目的即作者要传递一种田园牧歌般生命主张和本色质朴的人生哲理,由此把握住作品核心和关键在于表达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5.把握着重点
小说都具有终极价值指向,可以关乎审美,可以关乎教育,可以关乎游戏等等,也就是说小说要表现一种意念,一份思想,或是一种心情,虽有隐显之别,高下之差,雅俗之距,但肯定一个创作初衷萦绕作者心间。因此小说教学中就不能避开作者的着重点,即作品终极价值所在,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鉴赏小说更应探测到精神层面的是非曲直,丑美善恶,这样着重点在各个小说中是各不相同的。如《荷花淀》诗意天成的家国之爱,《守财奴》至死也要让女儿到天国交帐,《林黛玉进贾府》寄人篱下孤标傲世之感,无不生动还原出作者如许幽微曲折、深文周纳的情感世界。
总之我们在小说鉴赏大胆摸索出自己方法,“五点赏读法”是可供选择一种方法,只要我们始终围绕小说佳妙世界,通过耽思旁讯,纵横联系,就可以在小说鉴赏中获得审美愉悦,感受到小说的精深和博大。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韩雪屏.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荣生.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5]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6]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9]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10]闫苹,周鸯.语文比较教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11]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许元洪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莆田十中3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