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几条途径

2009-01-29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笔者语文课堂

张 敏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非常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才能形成语文能力的规律,所以文字信息量很大。如果按部就班,篇篇精讲是不可能完成教学进度要求的,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高标准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笔者不揣浅陋,谈谈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一、以情激情,进入预设意境

早在南朝,刘勰就将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已经认识得很清楚了,他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将感情凝聚在一个个的文字中,运用一定的技巧将之传达出来感动读者。而读者要做的是能通过琢磨面前凝固的文字,感受其中涌动的感情。对老师来说,除了担当普通读者的任务,还要作传递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体验来投入文字的世界,获得经过自身的思考而过滤得来的成长体验,所以,要做好这个关键的桥梁角色,就要把文章中的情先由自身深切感受到了再来考虑教的艺术,即教者需自己入境先感动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梁启超也深有感触地说过:“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语文教育是语言的教育,也是情的教育,从情出发的语文课堂能更顺利更自然地达到预设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文本,从听、说、看等角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恰到好处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感情。新教材在编选上已很侧重情感性,其名篇精粹,无不是“文质兼美”、情深感人。以苏教版高一新教材为例,这里有对青春的礼赞和珍惜,对苦难的思索和超脱,对教养的羡慕和追求,对乡土的怀恋和感伤,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向死而生的高歌……这是语文教师设置情感意境的得天独厚的土壤,也是其他学科难以做到的。每堂主题不同的语文课就像每场旋律各异的音乐,氤氲在其中,才能自然高效地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程序。

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其景物、其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如在学习教材《我与地坛》第二课时写母亲的部分时,笔者在备课时先把各种“参考”放在一边,自己投入地读,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对作者关于母亲的描写已经是深共鸣之,笔者相信阅读有了感染力。在上课之初,笔者先播放了《懂你》歌曲,当深情的音符弥漫于教室之际,其他声响毕绝。一曲完毕,沉寂了片刻之后,笔者没有作过多的分析,因为语言上没有什么障碍,就作了深情地范读,最后,笔者又放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从同学们的泪光中笔者知道他们深刻地领受了本文中作者的真实复杂而动人的情感。接着在分析下一个问题“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这篇散文为什么会使你感动”的时候,他们都是带着感情去找依据,并带着感情朗读出来。 在备课《我心归去》时,笔者对韩少功关于在异乡的种种细节的感受很有同感,因为笔者也经历过漂泊在外思念故乡,所以,文中有一句话“所有的声响都离我而去”,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仔细体会,笔者就提醒了一下:“是不是真的什么声响都听不到了,这里特别安静?”请他们调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他们仔细思考了一下,恍然大悟,体会到这种描写中的夸大的真实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不是安静,而是身边熟悉声响的消失所带来的孤寂和惶恐感让作者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水常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学生如果对学习过的课文没有印象,原因很大部分在于我们老师没有提取出那份隐藏在他们心中的等待唤醒的感动。

二、首尾呼应,优化课堂结构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必须强调耗时最少,而使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应最大,教师反馈信息应最及时。因此,我们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正如写作中的首尾呼应能让行文显得愈加紧凑,语文课堂设计也可以通过首尾照应,抓住学习目标的这根“红线”优化课堂安排,使得一些旁逸斜出的无关痛痒的课堂语言不再出现,使45分钟的课堂时间更加有效。比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笔者先提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苏东坡是什么样的人?请给他加个定语。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他的了解,纷纷发言,不乏理解深刻全面的说法,但大多数同学仅仅局限于诗人词人的身份和豪放的词风,甚至还有一个同学讲苏轼是一个“虚伪”的人。在讲授完本词后,我们又一起学习了百家讲坛康震讲苏轼的文字资料(事前发的预习讲义),笔者还介绍了周国平和林语堂眼中的苏轼形象,之后,再次抛出这个问题,大多数同学的回答与开始大不一样,定语多了,看苏轼更立体了,感觉他们更走近了苏轼,而那位同学也主动修正了自己的看法,还为自己之前认识的浅薄道歉。此问题在开头的提出和课堂末尾的提出发动了学生的思维并积极聚焦,使得他们集中精力阅读相关资料来完成自己的回答。

三、钩连积累,训练板块意识

在平时的接受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往往只是整个语文系统中一个个点,要想让学生能将点连成段,继而为面做准备,就不能孤立地讲解,就文本而文本。所以,老师要选取可能钩连的角度进行教学,逐渐形成学生学习语文的板块意识,每学到某个知识点能够自己钩连相关内容,从而能够自主自由并有序地展开拓展阅读,久而久之,点成面,就将整个高中的语文知识系统联系起来,到了高三就轻松得多了,无形中课堂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比如学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钩连《唐诗宋词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以及《传记选读》中有关苏轼的作品资料等,学到《鸿门宴》可从作品所表现的人物角度进行钩连,同时研习《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另外还可从作品主题角度,从某种表现手法的角度,从培养某种情感的角度(苏教版的必修和选修这个角度体现得非常好),从某个训练点的角度来钩连。另一方面,要将讲解的内容节省再节省,“辛苦热闹三四节,数数字数八百个”的现象提醒我们,要将讲减缩,将读丰富。按人正常的读书速度,350字/分钟,135分钟(三节课)能读47250字!如果在课堂上阅读相关的板块资料只达这些字数的三分之一,其所得,相对比于三节课听老师不厌其烦的灌输,对学生的知识积累而言,孰优孰劣?长久的阅读积淀才是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要原因,而不是过分繁琐的讲解,“风之积也若厚,则其负大翼也有力”,又何愁没有发挥的能力!课堂效率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显性的耗时少和问题的快速解答,还体现在学生能自己进行大容量的知识输入,并且不是盲目的,这种在钩连基础上的阅读积累,是向课堂要效率的有效途径。

四、有效提问,力求四两拨千斤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可否自始即不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选取一个或几个关键的教学问题,既带动学生对全篇文章的理解,又能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阅读、思考、研讨、探究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会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主动搜索理解文本的隐含信息,这样的激发比老师将教参上的定论灌输给学生要有效的多,学生在积极主动中获得的知识比被动地接受也要记得牢固。问题的设计要精心准备,抓住文章的“文眼”、线索、主要人物等来提问,并且要有适当的趣味性。如在教授《祝福》时,在学生预习充分的基础上,有个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祥林嫂是被谁害死的?并且要求学生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整节课学生都在热烈地讨论,争论,并积极地结合文本中的描写来引证自己的看法,其认识之深刻让听课的老师都感诧异!当结论趋于明朗化,也达到了老师的预设教学目的。这岂不比老师按部就班地将结论分析出来好?笔者在听课中感受到,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感悟和分析能力,只要老师能调动他们的思维和激情,他们就会给你惊喜,整个课堂就会生动高效地进行。

五、慎用多媒体,凸显特色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

视像时代的审美消费习惯也多少对教育的领域施与了影响,现代电子技术基础上的电影、电视、摄影、互联网等媒介的机械性复制所形成的商品化生产,正在营造着一个视像时代“读图”的氛围,并促成当代社会审美文化消费的蓬勃发展。多媒体等技术在当代教学上的应用空前频繁,我们看到,多媒体技术利用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使阅读内容的呈现从单调的文字平面叙述转变为多样化的直观生动的形式,从而改善大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促进学生理解、探究、想象等阅读活动的开展。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大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容量大,知识的密度高,它可以通过导入大量的课外知识,使语文教学跨越课堂,跨越学科,走向知识的综合化道路。所以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时间分配。

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体会到,课件也有其局限性,比如课堂的生发性环节上适应性不足,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教学之间的互动性,不显灵活反觉死板。而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根本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设法引导学生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依托,去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逐步养成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够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习惯。所以不可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在使用中不能舍本逐末,要遵循适用、适度、高效的原则,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史洁莹,刘小乐.讲解技巧提问艺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2]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方忠平.视像时代的审美文化消费[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3).

(张敏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100037;江苏省泰州中学225300)

猜你喜欢

笔者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