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震撼式教育的极致行为策略

2009-01-29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经历生命教育

万 玮

震撼式教育是对感化式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在具体实践时,有多种实施策略,其中一种我称之为极致行为策略。

孩子撒谎时父亲惩罚自己

古今中外,所有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把诚信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如果你是一名教育者,当你知道一个孩子对你撒谎的时候,你该怎么办?采用何种教育手段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牢牢记住?我在《班主任兵法》中曾引用过一个美国男孩的故事:

我16岁那年的一个早晨,父亲说他要去一个叫米雅斯的村子办事,一路上可以把汽车交给我驾驶,但条件是在他逗留于米雅斯村期间我要替他将车子送到附近的一个修车铺检修。要知道,我当时刚刚学会开车,但却极少有实践的机会,而到米雅斯村有将近20英里,足可以让我狠狠地过一把开车的瘾。在修车铺的师傅检修车子时,我去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看电影,我接连看了四部。出了电影院,我一瞧手表,已经是六点钟了。比我与父亲约好的时间迟了两个小时!

我知道,如果父亲得知我是由于看电影而迟到,一定会生气,可能因此就不再让我开车了。于是,我心中编了瞎话,告诉他汽车需要修理的地方很多,所花时间也相应的长了。他向我投来一瞥:“贾森,你为什么一定要撒谎?”“我没有撒谎,我说的是实话。”“四点钟的时候,我给修车铺打了电话,他们说车早就检修好了。”我的脸顿时羞得通红。我向他承认了看电影的事实,并解释了决定撒谎时的想法。父亲认真地听着,脸上蒙上一层阴霾。

“我非常生气,但不是生你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我想,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我让你感到对我撒谎比说实话更有必要。我要步行回家,好在路上深刻反思自己这些年来子女教育方面的失误。”

不论我如何恳求,如何抗议,如何道歉,他都置之不理。父亲大步踏上了乡村崎岖的泥路。我赶紧跳上汽车,驱车跟在他后面,希望他能回心转意。我不停地央求他,不断地自我批评,但均无济于事。将近20英里的路程他就是这样走过,平均每小时走了5英里。

看着父亲承受着疲惫和痛苦,作为儿子,我却无能为力,这是我生平有过的最难受的经历,也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一课。从此以后,我没有对父亲说过一句谎话。

在此案例中,这位美国父亲因为儿子撒谎而选择了惩罚自己的教育方式。对于儿子来说,这是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父亲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极端行为使得儿子明白撒谎是一件不可饶恕的过错,作为父亲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这是一个典型的震撼式教育案例,属于极致行为策略。

以极端的行为方式震撼学生

所谓极致行为策略,乃是教育者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方式,使得孩子产生一种从没有过的体验,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童年的记忆一片模糊,大部分我们经历的事情都已经淡忘了,但总有一些场景一直在我们心底深处,闭上眼睛就会想起。那些事情也只经历过一次,却为什么刻骨铭心般不能忘记?细细分析,大多是一些初次经历之事或者极端特殊之事。比如:第一次登台演讲,第一次喜欢一个人,一次屈辱的经历,或者目击一场悲惨的车祸,等等。这些体验,要么是第一次发生,要么从来没有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无法忘记。

在实施震撼式教育的极致行为策略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教育者的行为要在可能且必要的时候适当地夸张。

第二,给学生带来的必然是其以前所没有过的体验。

极致行为策略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比如,我常常注意到有些教师的课学生十分爱听,教学效果非常好。在参与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教师最大的特点是课堂语言十分夸张生动,与其平时的说话语气完全不同。而综观其课堂设计、课堂结构以及教学策略,并无特别高明之处,唯一的原因便是该教师极端化的语言给学生带来有效的体验,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热情,而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就有了较为深刻的记忆。网上热捧的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教师”的袁腾飞即为此类型。

在我身边的同事中,也有一些老师以其独特的授课方式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一名物理教师的讲话富有节奏,并且常常用一种Rap的说唱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另一位化学教师善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比喻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语录”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位成人学校的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在纸上写出他的父母、配偶、子女、朋友、师长的名单,然后将不太重要的人一个一个划去。当最后只剩下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的时候,学生面临极大的心理考验。由于教师的引导出色,所有的学生都已经进入到真实的思考情境中去,每划掉一位亲人的名单都要让他们付出很大的决心。一位最终划掉所有人的名字只留下配偶一人的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已经泪流满面,她说,父母最终都会老去,会离开这个世界,子女也都会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家庭,而唯有自己的丈夫会陪伴自己度过一生。无独有偶,“教育在线”上有一位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也记录了类似的一个案例,这位教师在班队活动中让全班同学通过把自己亲人的名字逐一划去而最后引出“感恩的心”的主题。由于实施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不少网友认为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有些残忍。但大家也都认可它对学生心灵所产生的震撼无可比拟。

教育者的极致行为为什么会产生震撼的教育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极致行为策略实质上是一种给予学生充足的生命体验的教育。在生命过程中,我们都能体验到大自然的存在、家人的情感、生活的滋味、自己的成长经历、每时每刻的思想变化、自己有意讲过的话、亲自参与的事件、亲自动手的工作、对一个时代的记忆等。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亲身体验到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这自然包括对外界的印象和自己内心的变化,一起构成一个人全部的生活经历。尽管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是短暂的,但是在人生历程中所能体验到的一切的确是十分丰富的。

震撼式教育是一种体验教育

刘慧博士在《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一文中说,“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从远离学生生命世界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实质是关注个人的生命经历、经验、感受与体验。每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以其独特的遗传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并通过其经历与经验、感受与体验体现出来。而人又是以其经历而形成的自我经验来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感受世界的,也是基于他的生命感受,他的自我经验来理解生活、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张天宝则提出,“教育过程是一种体验”。

我们常说,经历是一笔财富。无论什么人,不管他对自己的生存处境感受如何,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谈到他们的体验,他们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把最深刻的体验看成自己生命中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的体验。

极致行为策略的震撼式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体验教育。

极致行为模式的运用非常广泛,小至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乃至一个民族,都可以运用极致行为模式的原理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新民晚报》有一篇题为《日本:糠菜忆苦饭,培养坚强意志》的文章提到了日本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一些独特做法。

到了日本,让人感触最深的是,无论是日本的家庭还是社会,都从小就培养子女自主、自立的精神。这一点在日本的学校教育里表现得非常明显。

日本人有一种特殊的耐寒训练,中小学生冬天的校服依旧和夏天一样,一律短裤短裙。虽然光着两条小腿,但学生们仍然活跃在操场上,参加各种课间活动。从他们的脸上看,一点也不觉得冷。每逢一年中的第一场雪,父母都会带着儿女到户外洗冷水浴。当然,这与平日的洗浴不同,用冷水将身体淋湿就行了。

时至今日,日本教育界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让孩子们背着统一样式的书包、过马路排着整齐的队伍、冬季穿短裤短裙、雪中进行冷水浴……这些看上去是一件件小事,却对他们意志力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父母一直灌输给孩子的思想。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自己力所能及的小包。甚至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幼儿,也要背上一个小包。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的是他(她)要用的奶瓶、尿布等。别人问为什么,父母回答道:“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背。”

日本人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来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里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等,来挣得自己的学费。

为培养孩子意志力,日本一所学校甚至别出心裁,给小学生们吃“忆苦饭”。虽然孩子面对在当年艰苦岁月里大人们食用过的糠菜号啕大哭,拒食3天,但校方、老师、在场的父母毫不动摇,决不迁就。到了第4天,饥肠辘辘的孩子们终于咽下了这顿特别的饭菜,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于1991年考入复旦大学,适逢当时所有大学生在入学前都要进行军训,而复旦和北大的新生更是要到军校军训一年。于是,我大学的第一年是在大连陆军学院度过的。当时,许多同学都有抱怨,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很多人觉得那段经历也是一笔财富。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果没有那一段军训的艰苦经历,许多人不会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不会真正理解军人的坚毅与刚强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军队就是一个大熔炉,士兵在其中可以百炼成钢。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之所以大获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真正再现了部队生活的简单、枯燥、艰苦、残酷。但是,正是在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不会出现的极致环境下,一个人的灵魂才能受到真正的震撼,一个人的品质才能得到真正的锤炼。我自己也感到这一年的军训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经历生命教育
画与理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经历与感悟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