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

2009-01-29朱郁华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课例教学研究专业

朱郁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关注。怎样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为当下教育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许多调查和研究表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有效的活动方式是进行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行动研究,它把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让教师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因此,它备受专家学者推崇,也深受一线教师认同。

课例研究就是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研究对象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几节课;可以是一个教学片断,也可以是几个同质或异质的教学细节;可以是本校教师的课例,也可以是我们所搜集到的名师课例。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或细节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反思,探讨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及影响,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课例研究要有主题,没有主题就谈不上研究。课例研究的主题是多样性的,它可以是教师教的行为,也可以是学生学的行为,还可以是课堂管理策略等。课例研究的主题应该符合“四个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即研究主题来自真实的教学情境,而不是凭空想象;二是典型性原则,即研究主题是教研组教师或不同层次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三是可能性原则,即研究主题通过研究有得到解决的可能性;四是匹配性原则,即研究主题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有效对接。除此之外,研究主题还应该是切口小的问题,便于深入研究,尽量避免“大”而“空”的主题。研究主题的确定主要有三种途径:在学习、思考中确定主题;在不断“看别人、找差距”中确定主题;在不断追问实践、自我反思中确定主题。

课例研究活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它包含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和反馈会议三个实践研究环节。具体来说,教学设计:教研组或备课组围绕研究主题,学习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站在理论高度分析、研究教材,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课堂观察:选择恰当的观察技术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观察课堂,描述课堂情景,搜集课堂信息。反馈会议:通过课后交流与讨论,深入反思教学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寻找改进策略,重新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再进行课堂实践。

课例研究与常规教学研究相比,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有明确的研究主题,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教学设计,聚焦于发现问题的“观课”,着眼于解决问题的研讨,强调理论指导下的深度反思,强调行为跟进。因而,课例研究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克服了常规教学研究的盲目性。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注重教学行为改进;二是课例研究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交流平台,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

总之,课例研究是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课例研究是一种课堂研究方法的改进,更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猜你喜欢

课例教学研究专业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专业修脚店
课例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