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增强大学交互主体性的作用
2009-01-28褚秋砚
褚秋砚
摘要 大学教学交往中地位不平等的现象比比皆是。将Blog这一网络工具引入大学课堂教学,可以将教学中的两个主体相连接,在教学中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换根据教学内容这一共同的客体进行角色转换,从而促进大学教学交往交互主体的形成。
关键词 大学教学交往;Blog;交互主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5-0120-02
Brief Discussion on Role of Blog Improving Intersubjectivity in University Teaching Communication//Chu Qiuyan
Abstract The scenes of status unequal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widely seen in college education. T he import of Blog into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can join the two subjects together. As time and space deters, they will exchange their roles according needs of the same object-the content of courses, to advance the form of the mutual subject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ing communicating;Blog;intersubjectivity
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
1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下的交互主体性
马克思指出,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1]。他认为生产和交往构成人类的普遍存在方式,是构成人类实践活动不可分割的2个方面,交往是生产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而其交往实践观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2]。在交往实践中,一方面,个体通过自主地、能动地认识改造客体的对象化活动,发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个体主体性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共同客体的中介作用,与其他主体建立主体际交往关系。
人们一旦进入交往活动中,就立即表现为自在自为性,交往双方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积极的倾向,同时扮演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角色,在相互交流和沟通中确证、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并影响对方。也即是说,在一般意义上的交往活动具有交互主体性。在交互主体中,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达到相互认知、理解和互惠。在相互作用中,主体与主体之间在微观上存在十分错综的关系。其一,主体与主体之间发生交互主体性关系;其二,为了达到交互主体性关系,主体们又必须建立一种互为客体的关系。
2 教学交往中的交互主体性
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在此,可以这样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是由特殊的人——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点的规范下进行的具有一定目的、计划的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社会活动,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过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外在地表现为一种交往形式。
教学中的交往活动由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构成,尤以师生间的交往为主。师生之间的交往,既表现在认识上,又表现在伦理、情感上,是多层次的综合交往关系。结合对教学的不同认识,从活动的角度来定义:教学交往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系统的、人类已有认识成果为中介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在主体间通过对客体的认识,进而达成沟通、理解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认知、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在一般的交往活动中,交往功能指向大多是交往主体所面对的事物,而在教学中,交往主体双方的功能指向却是通过特定客体的中介作用促进人本身的改变,换言之,即主要指向作为主体的人本身,指向新人的文化生成。教学交往是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体现的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双方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在围绕具体目的、内容而展开的共同活动中实现的。教学交往是主体对主体、主体对客体以及主体自身的认识统一。教学交往中的相对主体的关系,表现为共时性、历时性[4]、单向性和双重性。
共时性是指在自由、平等、民主的教学交往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在教学交往这一动态的活动过程中,他们都以对方为媒介实现自己的目的。
历时性是指在教学交往中,随着实践的推移,交往的主客体会发生转化。比如,在教学交往过程的最初,教师处在主体地位作用并支配着学生,学生尚没有交往的自觉的主体意识,只是在盲目状态下处于被动的被支配的客体地位。随着教学交往的深入,交往关系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教学交往中由自发走向自觉,并有了自觉作用于教师的意识。此时,学生已经不仅仅是教师的客体,也成为自觉作用于教师的主体;而教师也就自然地具有主客体的双重身份,从而使教学交往双方的关系成为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单向性是指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教学交往中,教师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受教育、被培养的客体对象。他们的交往表现为单向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种单向的主客关系主要是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
双重性是指在教学交往中,如果教师是主体,则同时既以自身为客体,又以学生为客体;如果学生是主体,则也以自身为客体,同时又以教师为客体。此时他们都是主体,又都是客体,因此,教学交往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具有双重性。
由此可得出,教学交往中的主体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同一般交往一样具有交互主体性。教师和学生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换,根据教学内容这一共同的客体进行角色转换,期间辅之以教学媒体等中介,以顺利实现各自的目标。
3 Blog促进大学教学交往交互主体的形成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设置专业性强、任务量大、时间有限,教师普遍采用单一传授式教学模式,一言堂现象比比皆是,形成教师与学生在交往中的地位不平等。在此,只有教师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听凭教师的摆布,教师把学生作为自己实现“传授知识”这一任务的工具或手段,而对学生自己的理解却置之不理或打击、压抑。学生的学习活动主体地位被教师的侃侃而谈所剥夺,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真正参与到教学交往活动中,只作为一个“乖巧”的听众。其实学生的“无声听课”状态也许带有一种消极对抗的情绪在里面。
Blog这一网络技术工具引入大学教学,连接教学中的2个主体,在不同时空中二者将有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各自书写自己的学习、思维以及生活过程,并及时进行交流、沟通,构建大学教学交往中的交互主体性。这种交互主体性体现出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在教学交往中,两者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换,根据教学内容这一共同的客体进行角色转换,期间辅之以教学媒体等中介,以顺利实现各自的目标。
将Blog作为大学课堂教学交往的补充方式,能够形成一种新的共同体——数字化共同体,这是一个真正为共同关心、共同目标结合而成的共同体。这种交往同其他网络交往一样具有多极主体性,个体实现对其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在自由交往中表现出互为主体的状态。基于Blog的教学交往包括主体与主体的交往,主体与客体的交往以及主体与自身的交往,交往的方式也由单向性向交互性、非中心化转变。在这样的教学交往过程中真正形成交互主体,并将其充分彰显出来,从整体上调整教师和学生原有的关系。
首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确信学生是有能力从事教学认识活动的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能力,由单向的灌输关系转变为双向的互动;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合理需求,创造合理教学的结构,使学生能有和自己同样发表意见的机会,如改变课堂的时空结构、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间的合作等;第三,教师不以自己的特殊地位强加于学生任何他不愿意接受的意见,而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感受到每一个具体认识活动都是由自己选择并负责的,而不是外在强加的。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得在能力上、知识上的不平等的教学交往在人格上、道德上达到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学生的认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发展,学生感受到自主活动带来的自尊与自信,获取自己成功发现的快乐,体验到克服困难带来的喜悦。教师也从学生的快乐情绪中体验到教学的愉快和喜悦。
4 结语
处于Blog教学交往群体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权利已经不再像课堂教学中那样森严,交往场所的异时空性使得身处封闭教室中的师生获得多样的交往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者甚至是学习指导者(包括自己的同学),使得教学主体的多极性及其自身的多样性更为显著,使得教学交往系统更加纷繁复杂。学生在这里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思考过程,在课堂教学、学习中的知识理解与掌握的情况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发布在自己的Blog上,作为教学认识活动的主体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尽管稍显迟疑,但积极主动性却得到提高,自主意识增强。教师放下三尺讲台上的“霸权”角色,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日志的形式获取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的收获和提出的问题的信息、获悉他们的学习需求等。角色的转换,使得彼此之间的生疏感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师友的双重身份与感情。教师从学生的日志中获悉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而认识自己,进而调整自我行为;学生通过教师日志能够感受教师知识才学的渊博、情感的丰富、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能够将学生对自己的情感迁移到教育教学之中,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性教育以提高个人的教学工作效果。通过网络日志在时空中对大学课堂教学交往的补充,两者的交互主体性得以形成,并能够在把握共同的认识客体的同时,将彼此也作为认识的客体加深了解,促进沟通与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1
[3]李海峰,赵化民.“交往实践”与“共同此在”——马克思实践观与海德格尔真理论比较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5:110
[4]米学良.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