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复习策略探讨
2009-01-27万曙芳
【摘 要】针对高考语文试题中现代文阅读分值重、主现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等特点,笔者就高考散文具体该读什么,怎么读,如何全面解答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阅读 散文 思路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这一部分考题分值重、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近年来高考选文多为文化散文,且十分重视文化底蕴,故学生阅读和把握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在现代文阅读复习中,我们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学生在考试中遇到新的文章仍然无从下手,只能跟着感觉走,碰运气。如何让学生享受读书的快乐和成果呢?答题和阅读是不可割裂,在阅读能力的考查中读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这里首先要谈的是“读”的问题。
一、读什么,怎么读
1.读文章,形成整体感知
读文章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作者思路,探究文章主题。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善于捕捉文章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在段与段之间、节与节之间寻找其内在的有机联系和逻辑关系,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在这过程中,可以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地方。第二遍精读,從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主旨。总的来说,整体感知立足全文,强调于“感”,落实于“知”,感性认识,理性分析。把握中心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首先是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门户,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标题直接揭示了作者的感情;其次是散文的开头。散文的开头是很讲究的,甚至有的文章开头就是“文眼”;还有文章的结尾往往是卒章显志;另外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从而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韩愈《进学解》中语:“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会阅读的人,总是善于迅速从全篇文章中扫描到关键语句。因为这些句子往往是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内容、形象生动的词句。把握了这些关键语句就好比抓住了纲,纲举目张,全篇主要内容就可了然于胸,探究文章主旨,也就有了方向。
2.读问题,明确答题方向
仔细审题,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有的同学并不是读不懂文章,也并不是不会答题,而是没有仔细审视思考题目要求,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十分可惜。读题时一定要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规定了答题角度,提供了答题思路,隐含了答题信息,体现了答题规律。认真阅读题干,读全、读准题干,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弄清题目的指向性、暗示性和限制性,准确地把握具体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然后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
一定要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提示。如2002年试卷第19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大多考生只答钟子期的表现:能感应琴声,领悟情思。而忽略了俞伯牙琴声的特点这一要点,因此4分的题只能得2分。此题首先要答的是“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然后答“钟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如果认真读一下题干的前半部分———“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就会发现这句话暗含着“俞伯牙的琴声如何”这样的信息,这正是答案的要点之一,如果其琴声一般,普通人都能听懂,怎么会因遇到知音而“万分地兴奋和感激”?所以读懂题干,有效地利用题干中的信息提示,方能回答得全面。
二、如何进行全面的解答
1.理解词语和句子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词语句子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由于文章中特定的语言环境,许多词语的基本意义都被具体化或引申了,因此在阅读中要求进一步揣摩词语的特定表达意义,故解题时一定要有语境意识。具体方法是:一是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的指代内容或概括的内容;二是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揣摩词语的附加意义。词语的附加意义,可以从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形象感受、语体特点、风格特色等方面来揣摩。
一般来说,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同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分析理解,才能切中要点。并且还要注意到它在文章中的地位和来龙去脉。它是总领全文的,还是总收上文的;是承上启下的,还是前后呼应的;是段落中画龙点睛的,还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等等,都要联系相关内容来思考。
2.作有效信息筛选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要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我们不仅要善于筛选各题干要求的明显信息,而且要学会筛选隐含在文章字里行间或包含在文章内容和主旨之中的隐含信息。在做这一类题时,一定要抓牢题目的具体要求,找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根据要求谨慎地从原文中一点一点的寻找辨识有效信息,注意对不可合并的有效信息拟清要点,并将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再剪辑归纳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有时还需要改写、把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且考虑要周密、严谨,这是阅读得分的关键所在。
3.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文章的表达技巧是涉及面很广的概念,包括文章的选材、体裁,谋篇布局的结构安排,语言的运用和锤炼,表达方式的运用,表现手法的使用等等。如2007年全国卷Ⅰ第16题:“文章第5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确认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剖析手法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陈述手法的好处时先抽象后具体,抽象的好处比如生动形象,准确传神之类,具体的好处就是对形象的突出或主旨的反映等方面的作用。
4.做对探究题
“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它是对作品思想内容和人文精神的发掘、探讨、特有的解读和质疑,探究的过程体现了思维上的深度和广度。探究题是新题型,也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点、难点。但不论从什么角度去设题,题目都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之上的,不可能远离文本作探究。要紧扣文本的内容,能够立足文本,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结合文本内容理解得深刻一些,思考得周全一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提炼出其丰富的意蕴,根据题干要求合理组织答案。
答题思路:在文本中找到作者的基本观点或情感态度的语句,先评价作者介绍的人生态度,再结合文本的主旨联系起来思考,然后依据文本提供的重要信息谈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释,要独立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拓展到文外,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信息和对某人某事的个性化理解,联系社会生活进行合理的阐述和有理有据的评价,联系实际的例子要能够以点带面。
总的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形象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的内容给以阐发,分散的内容加以归纳,隐含的深意加以挖掘,不便明说的含蓄之处加以鲜明,阅读消化之后加以推断想象。真正的阅读,应体现在对读物内在知识文化的开发上,这种开发时积淀、迁移,是充满想象的再生。当然,学生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培养体现为包括知识、情感、精神、思想在内的多层面的审美“发现”的能力,才能逐渐形成自己主动性的思考和体验,才能真正地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万曙芳,江苏省宜兴市铜峰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