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板栗密植园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09-01-27樊春芬张殿义贾爱军王芝学
樊春芬 张殿义 贾爱军 王芝学
摘要:介绍了天津蓟县板栗密植园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民的认识误区、栽植密度过大、整形修剪不合理、全园郁闭、产量下降过快等。介绍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密度调整,包括确定调整目标、调整原则、调整方法;结合密度调整进行树体调整及高接换优。
关键词:板栗;密植园生产;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S664.2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5.025
Problem and Resolventing Method on Thick Planting Orchard in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Chinese chestnut) in Jixian County
FAN Chun-fen, ZHANG Dian-yi, JIA Ai-jun, WANG Zhi-xue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and Pomology, Tianjin 300112, China)
Abstract:The mistaken ideas,planting density with oversize,unreasonable shaping trim, close canopy,overquickly decline of production on the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Chinese chestnut) cultivation orchard in Jixian county had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se problem resolventing method also had been given that including plant density adjustment, determine objective, principle of adjustment, top grafting preferred buds etc.
Key words: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Chinese chestnut); thick planting; production; existing problem; resolventing method
天津市蓟县具有适合板栗种植的自然条件,但过去栽植的板栗大都是实生品种,树体高大,定植后需10年左右才开始见果,结果晚,产量低,效益差,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即使有种植也多疏于管理,任其自我生长。
1986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蓟县开始引进了早丰、107、短丰、魁栗、燕山红、遵玉52等板栗优良品种,同时采用蜡封接穗、塑膜绑缚、高接换头、幼树嫁接等技术,使板栗优良品种实现了一年嫁接、二年见果、三年有产量的效果,结束了板栗实生树栽培“爷爷种树孙子吃”的历史。20多年来,板栗价格稳中有升,效益不断提高,农民种植板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因此,蓟县的板栗已从传统的零星种植到连片开发建园,种植地点也由山地向平原发展,特别是结合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及山区综合开发林业工程,蓟县的板栗种植面积增加很快,种植方式也由稀植改为密植。到2007年全县板栗已发展到1 590 hm2,其中密植园达1 467 hm2,占板栗总面积92%。由于密植园发展很快,技术指导不到位,因此,密植园的生产及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板栗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笔者为此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了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法。
1板栗密植园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上的误区
一些农民误认为板栗栽植密度越大,产量来得越早,收益来得越高,结果是栽植密度越来越大,从开始栽660株/hm2到1 200~3 300株/hm2。由于密度过大,导致株行距过小,植株无法正常生长。
1.2不能因地制宜确定密度
如沟地土层深厚,平地有水源条件,定植密度可小点,如果又施入过多氮素化肥,这些栽植园的幼树期离心生长快,郁闭度增加过快。
1.3幼树期缺少整形修剪
嫁接时接点过低,接穗萌发出大量的排子枝,如果没有及时剪留,会造成干低,掐脖大枝过多。幼树生长期缺少整形修剪,任其自然生长,主侧不清,层次不明,基层骨干枝角度不开张。
1.4对结果树结果母枝修剪不合理
有些栽植园为追求产量甚至几年不剪,结果母枝有多少留多少,或剪的少留的多,以结果母枝代替延长枝,结果枝一级比一级细弱,形成了满树鸡爪子枝。
1.5全园郁闭
树体间终年通风透光不良,光照严重不足,树体内膛枝干枯,骨干枝光秃,结果部位外移过快。
1.6过密的密植园产量来得早,下滑也快
因株行距过小,单株营养面积小,母枝却一年比一年留得多,加之光照不足,影响了花芽的分化和树体营养积累,使结果母枝逐渐失去了结果能力。有的树开花期雄花过多,又不及时疏花,消耗了较多的养分,造成花期授粉不良,使得有些结果枝空蓬,有些蓬多无实导致中期落蓬严重。一些沟间和平地密植园只有1~2年高产期,到第3年产量即下降30%~80%。
1.7选用的品种不当
有的农民缺少密植栽培经验,选用的品种树势太强,枝条生长过旺,且分枝太少,这种品种不适于密植园栽培。
以上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密度调整、树体调整、高接换优等措施来解决。
2板栗密植园的密度调整
2.1确定调整目标,制定调整计划
调整目标分为调整光路的近期目标,以最终建成株行距合理、“丰产优质”的丰产园目标。调整计划可分次进行,株行距为1.5 m×2 m的栽植园,第一步调整为3 m×4 m,第二步调整为6 m×4 m;株行距为2 m×2 m的栽植园,第一步调整为2 m×4 m,第二步调整为4 m×4 m;株行距为2 m×3 m的栽植园,第一步调整为4 m×3 m,第二步调整为4 m×6 m。
2.2调整的原则
(1)因地因园制宜;
(2)因肥水条件与管理水平制宜;
(3)因不同品种制宜;
(4)循序渐进调整与保产相结合。
2.3调整方法
(1)确定临时株、行,永久株、行,对永久株、行进行标记;
(2)循序渐进,分步调整。高密度园可在永久行先去临时株,同时对临时行剪去行间侧枝,为永久行让路,调整2~3年后,当永久株行树冠已占领80%空间时,伐去临时行;中密度园可先对临时株剪去株间侧枝为永久株让路,隔2~3年后伐去临时株。
3结合密度调整进行树体调整
要抓住板栗密植园密度调整的最佳时机,通过整形修剪调整好树体结构,为建成丰产园尽快提高产量搭好骨架。
3.1定好树形
可因地制宜选择疏散分层型或开心型。
3.2调整好树体枝量结构
树干低的树要适当去掉过低的枝条,提高树干高度;定好主枝数量,一般5~7个即可;把门枝密挤的要疏除一部分,尽量疏除那些下部光秃的大枝;根据果园密度,按计划留好主枝,定好每个主枝上着生的侧枝数量,多余的枝逐渐去除。
3.3因地因园定好树体高度
一般瘠薄山地树高以3.5~4 m为宜;土层深厚的坡地、沟地与有水源条件的平地园,树高以4.5~5.5 m为宜。到达高度后及时落头,控制树体高度。
3.4通过修剪搞好树体调整
首先要通过冬剪,重短截回缩空间小、密挤、下部光秃的骨干枝,促发新枝增加枝量,同时按计划调整好骨干枝的枝量、级次;其次是用剪去中心枝头的方法,不断改变枝条的伸张方向,开张枝条角度,改变养分运输方向,延缓板栗树的生长速度,促进内膛萌发新枝,培育结果枝组。经过几年的科学修剪,使板栗成树逐步形成足量的粗壮的结果枝,同时注意疏花疏果,以改变大小年现象,实现稳产、高产、优质。
4对不适于密植的品种树进行定形修剪,高接换优
低劣品种板栗树改造以春季枝接为主。冬前采集适宜密植、品质优良的健壮接穗,封蜡,沙藏。春季发芽时先进行定形修剪,选留好准备嫁接部位的枝,多余的枝全部去掉。然后进行多头嫁接,以劈接为好。嫁接后用塑料条绑好、套袋。待接芽萌发后及时放风、摘袋、解绑、除萌。根据土壤情况,适时施肥、灌水。新稍长至30㎝时及时摘心,促发分枝,以尽快恢复树冠,恢复产量。
我们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在引进的品种中,“短丰”为短枝型品种,适合密植园栽培;“早丰”品种结果早,幼树部分养分用于果实生长,树体生长较慢,也较适于密植园栽培;“魁栗”这个品种生长势强健,枝条生长旺,适于山区生长和稀植大冠栽培,不适于密植园栽培;其它品种如用于密植栽培,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树体生长,保留适当的枝量,以防果园郁闭。
参考文献:
[1] 郭爱花,陈钰.板栗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2):66-68.
[2] 梁兴.蓟北山区“天津板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2):87-88.
[3] 周连弟,兰彦平,韩振海.板栗品种资源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6,21(3):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