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菇玉米芯发酵料栽培技术

2009-01-27楚晓真卢钦灿

天津农业科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平菇工艺流程

楚晓真 卢钦灿

摘要:从工艺流程、技术关键、异常现象及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平菇玉米芯发酵料栽培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平菇;发酵料栽培;工艺流程;技术关键;异常现象处理

中图分类号:S567.3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5.023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leurotus ostreatus with Corncob Material

CHU Xiao-zhen, LU Qin-can

(Zhengzhou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Zhengzhou, Henan 450015, China)

Abstract:Cutivation techniques of Pleurotus ostreatus with fermentend comcob material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cess flow, key technology and the abnormal phenmenon processing.

Key words: Pleurotus ostreatus; fermentation material culture; process flows; key technology;abnormal phenomenonprocessing

平菇适应性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取材广泛,成本低,见效快,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是城郊菇农种植的大宗鲜菇品种。

发酵料袋栽也叫半熟料栽培,是指培养料不经过高温灭菌,而靠堆积发酵,用巴氏消毒法杀死其中大部分不耐高温的杂菌和害虫后,再进行栽培的方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1工艺流程及技术关键

平菇发酵料袋栽培的工艺流程可概括为:季节选择→培养料准备→建堆发酵→散堆降温→装袋接种→发菌与出菇→出菇管理→后期管理。

1.1季节选择

宜在秋末到早春进行栽培,以秋末(9月上旬—11月上旬)栽培为最好,本地秋季一般在9月中旬后,春季在2月初开始栽培。

1.2培养料准备

培养料配方为:碎玉米芯50 kg,麸皮5~7.5 kg,硝酸磷复合肥0.5~1 kg,石膏0.5 kg,石灰1.5~2.5 kg,以此类推。拌料时,料∶水=1∶1.7~1.8。

1.3建堆发酵

料少时可堆成馒头形,料多时可堆成梯形,底宽1.3~1.5 m,高1~1.2 m,轻轻拍实,用木棒扎孔,以改善堆内通气。堆温最好在60~70℃,需6~7 d,第3天开始翻堆,把内部的料翻在外面,外部的料翻在内部,每天翻堆1次,第5天翻时堆低一些,在50~60 ℃培养放线菌(放线菌起提高温度,降解培养基质的作用)。

1.4散堆降温

多在第6天进行。天冷时需时间长些,可推迟至10天进行。

1.5装袋接种

堆料温度降到35 ℃以下时装袋,多采用层播法接种。即先将袋的一端用绳扎好,从另一端口放入1 cm厚菌种于袋底,然后装培养料,装至袋长1/3处时,播一层菌种,厚约1㎝;再装培养料至袋长2/3处,接1层菌种;再装培养料至袋口,并播1层菌种,随后在料袋中央打孔,最后将袋口扎紧。

1.6发菌与出菇

发菌温度不可超过28℃,否则易有杂菌长出。气温高时,料袋堆放低一些,少些;气温低时堆放高些,紧些,尽量使温度靠近25℃。发菌期间应做到勤检查,及时翻堆,刺孔通气,并注意遮光通风。当菌丝浓白,透过袋看不到培养料,菌袋变硬时即可解袋出菇。

1.7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温度控制,一般情况下,菌丝长满后应给予低于20℃的温度和尽量大的温差,有利于刺激原基的形成;

(2)湿度,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用喷雾器对菌袋、空间和地面喷水;

(3)注意通风换气;

(4)要有适当的散射光。

1.8后期管理

平菇出菇潮次分明,每潮菇采收后,要将菌袋口残留的死菇、菌柄清理干净,以防腐烂招致病虫害。然后整理菇场,停止喷水,降低菇场的湿度,以利平菇菌丝恢复生长,积累养分。当平菇出完2~3潮菇后,菌袋因缺水而变软,大部分营养物质被消耗,此时必须补充养分和水分。常采用菌袋浸泡补水、注射器补水、覆土补水补养以及抹泥墙栽培等方法进行。

2异常现象及处理

2.1杂菌污染

(1)绿色木霉。含水量偏高,温度偏高,培养料质量差,菌种质量差时,易发生绿霉。

(2)鬼伞,高温时多发。发生原因主要有培养料质量差,pH值偏低,氨味过浓(应减少尿素用量),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

2.2发酵时不升温

发酵时要求料堆温度达60~70 ℃,料堆不可盖薄膜,料粒要细,以防发酵时不升温。

2.3不发菌

菌种老化,氨气浓,烧菌等均容易导致料袋不发菌。处理方法:应选择适龄菌种,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发酵后装袋时料要冷却透。

2.4不出菇

菌龄偏短,解口过早,无温差或温差太小等是不能出菇的主要原因。

2.5畸形菇

(1)长脚菇、珊瑚型菇。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2)菜花型菇。原因是菌种或环境条件的影响,空气湿度偏低。

(3)边缘有瘤状物。原因是温度低,有害气体的存在。

2.6变色菇

(1)蓝紫色。主要是一氧化碳浓度高造成中毒。

(2)变黄。原因有成熟过度或者是细菌病。

2.7翻卷菇

(1)成熟过度。

(2)敌敌畏中毒。发生虫害时,在采收转潮期可用阿维菌素,敌杀死,或用磷化铝熏蒸,最好不用敌敌畏。

2.8菇蕾死亡

(1)成形期间,喷水过重。菇蕾期不向上喷水,不喷关门水。

(2)害虫为害。

猜你喜欢

平菇工艺流程
平菇平菇快出来
化工工艺流程题中常涉及的考点
平菇种植记
平菇冬季提温发菌效果好
蒽油加氢技术工艺流程简介
化学工艺流程题:从相识到相知
新疆发现巨型野蘑菇重3.6公斤属于无毒类平菇
现代合成氨工艺流程及特点
Outbound 46豪华帆船制造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