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语与英语称谓系统差异及其社会文化根源

2009-01-25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韩语英语

徐 伟

【摘 要】称谓是人类文明社会特有的产物,它不仅仅纯粹是语言现象,它同人的行为、社会心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关系非常密切。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说明韩语与英语称谓系统差异及其社会文化根源。

【关键词】称谓;韩语;英语

【中图分类号】 C0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07-02

前言

“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称谓是人类文明社会特有的产物,它不仅仅纯粹是语言现象,它同人的行为、社会心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关系非常密切。

一、 称谓形式对比

1.代词称谓

英语和韩语中都有代词称谓语,但语用规则和功能有着较大差异。英语中最为普遍的就是用I(we), you, he (they)来进行自称和他称,这些代词本身并不具备判断对话双方的社会关系功能,因此,基本在所有的社交场合可以比较自由地使用,不必更多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除非特殊场合(如皇室)。

但在韩语中,代词称谓有着特殊的语用功能,有一套严格的敬语体系。 例如,自称分一般称呼na( )和 谦称 ce( ),在韩语的三类人称代词称谓中,最复杂的要数第二人称代词,尤其是与英语you看上去很像的tangsin( ), 尽管从程度上来看要比 no 和 jane更礼貌,但使用上有着特殊的语用含义, 首先是用在中年或老年夫妇之间相互称呼;其次,在广告和书籍名称中用以指泛指的顾客和读者;最后,在日常会话中用以质问对方,表示强烈责备和埋怨,因此这时的礼貌程度最低。

通常分有礼貌形式和一般形式。 当人称指示代词承担句子的主语成分时, 可以在以对话双方为背景条件下作为一种公共信息被省略掉,而是用名词称谓语,尤其是第二、三人称代词形式。因此,代词称谓在韩语称谓系统中虽然使用较为复杂,但在话语交际中并不是主要的称谓方式,相比英语代词称谓则具有更广的语用范围和更自由的语用规则。

2.称谓结构

按照Hijirida and Sohn (H&S;, 1983) 对称谓语的研究模式,韩语名词称谓语的结构可以被概括为:(姓) +(名) +(主干称谓) +(称谓词缀)

例如:(李海真 老师)

(金慧成 老爷爷)

(金泳实 社长)

(银实妈妈)

(郑一旭先生)

(金喜善小姐)

英语名词称谓语的结构顺序正好是与韩语相反:(称谓词缀) +(主干称谓) +(名) +(姓)

其中, 主干称谓主要包括:

一般身份称谓:sonsang()'sir /(英语无) 老师,'samo()/(英语无)‘师母等.

专业身份称谓:sajang()/manager of a company‘经理, kyosu() /professor‘教授,等.

亲属身份称谓:apoji() /father‘父亲, omoni()/mother ‘母亲,等。

称谓词缀:

敬语称谓词缀 :-nim( ) / Honory-‘主干称谓词缀,

ssi( )/ Mr. & Mrs. 先生/小姐 姓名称谓后缀。

亲昵呼语后缀:韩语中有-i( )/zero 和 –a( )/ya( ),以及表尊敬的-iyo( )/yo( );英语中较为少见。

二、社交称谓的心理距离比较

所有语言中的称谓语都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亲属称谓语系统,主要在具有亲属关系的人中间使用;另一个是社交称谓系统,主要是在社会交际过程中人们使用。相比较而言,社交称谓语比亲属称谓语更具有广泛性,也更具有普遍意义, 因为社交称谓可以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社会交往中人们心理上的感觉,按照 Brown and Ford's(1961) 所总结的称谓语表示的亲近关系趋势来看,有以下普遍规则:(TLN=称谓+名,LN=名,FN=姓,MN=昵称姓名 )

Title TLNLN FNMN

尊称/远谦称 / 亲密

例如:(1)(爷爷,请用膳)

(2)(父亲,请用餐)

(3)(爸爸,吃饭了)

通过这个普遍规则,我们可以清晰排列出英语和韩语各自名词称谓所显示的对话双方心理距离远近:

英语名词性称谓词(排列按从远到近):

并列称谓(敬语称谓+专业称谓):Mr. President( ), Mr. Chairman()

单一称谓 (一般称谓/专业称谓):sir(), ma'am, miss(), doctor(), father()

称谓(专业称谓或敬语称谓)+名:Prof.Bender(), Mr. Martin()

昵称 :Sam(), Eve( )

韩语名词性称谓词:(排列按从远到近)

一般称谓/专业称谓

名+一般称谓/专业称谓-nim:Kim()paksa-nim( )

(Dr. Kim)

名-一般称谓/专业称谓:Kim paksa()

姓-名-ssi:Kim Jholsu-ssi( )

称 :名-(i): Jholsu ()

亲昵称:名-(y)a: Jholsu-ya( )

当然,已上排列仅是从纯粹的称谓语本身来排列的亲近距离,并没有涉及其他社会因素,但可见,韩语称谓系统有着更敏感的心理距离效果,具有森严的等级特性,而在英语社会,称谓对交际者产生较小的心理影响,交际的效果也就不受称谓明显影响。

三、社会文化对两种称谓系统的影响

韩语和英语称谓系统存在较大语用差异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 每一个称谓系统都要受到社会结构、认知方式和集团意识制约。

宗教信仰

儒学自一千多年前传入韩国,一方面强烈地影响着韩国的政治、法律及社会制度,同时也被注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方面,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 因此儒家哲学实际上是一种伦理哲学,它把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框定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固定模式中。因此韩语称谓之间有明确的等级划分与使用规定,以表示各关系之尊卑、序列分明。其中辈份和年龄或年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待亲属、邻里、师长。

反之,英美文化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崇尚个体,“平等”的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因而他们在称谓上也追求其平等性。 尤其在美国社会交往中, 人们越来越愿意通过直呼其名来建立平等关系 ,如称呼最直接的领导时,也直呼其名,这对韩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例如:(1)(X)

(2)(O)

(3)(X)

(4)(O)

【参考文献】

[1] Brown, Roger, and Marguerite Ford“Address in American English.”[J].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1961):Psychology, 62, 375-85.

[2]Ervin-Tripp, Susan M.“Sociolinguistics.”in Advance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J].J.A.Fishman (ed.).(1971)Vol. l. The Hague: Mouton, pp. 15-91. 2 vols.

[3]Hijirida, Kyoto, and Ho-min Sohn“Commonality and Respect in Address and Reference Term:Usages.”[J].Language Research(1983), 19, 139-68.

[4]Sohn, Ho-min“Power and Solidarity in the Korean Language.” [J]. Linguistics(1981), 14, 431-52.

猜你喜欢

韩语英语
浙江地区韩语专业现状研究
浙江地区韩语专业现状研究
谁说我们学韩语只是为了追“欧巴”?
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韩语惯用语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浅析
浅谈韩国语的语言特点
高中韩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