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解与再构:大学精神的人文解读

2009-01-20董陶陶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30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教育价值人文关怀

董陶陶

摘要: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大学职能的扩展,大学人文精神日渐消解,主要表现在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经济效益与人才效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官职追求与学术追求之间的失衡。大学人文精神的再构途径至少应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营造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大学精神;人文关怀;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251-03

大学是人类精神的家园,社会进步的标杆。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人的完善”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人文精神。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大学职能的扩展,大学人文精神在社会和自我舍弃下面临着全面失落。守望大学精神,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呼唤大学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重塑,已成为大学人最强烈的需要和呼唤。本文对大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消解现象及复归路径作点探讨。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过了长期的历史积淀,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它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其中,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1.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在英语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也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精神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是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是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是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由此可以看出,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在人性方面,崇尚对幸福和尊严的追求,这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在理性方面,崇尚对真理的追求,这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在自我价值方面,崇尚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关注的是人对人的价值、人对社会的价值、人对自然的价值,其核心是修正人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精神提倡公平竞争,理解宽容,共同发展,从而化解激烈竞争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文精神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权利,强调生命价值的平等,从而消除人与社会的对峙;人文精神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共生共荣,要求人不是屈从于实用功利而是从内在道义优化生存环境,从而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物质的增长必须从属于主体的需要,从而化解人被异化的危险[1]。

2.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价值内核。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的。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也是大学精神的核心理念。因此,大学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人格至上。一方面,人生而平等,应保护个体或少数派生存的多样性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人是世间最宝贵的,应保证人的肉体与精神的自然生存。大学不应该像尼采所形容的把人变成机器的精神本能退化的工场,也不是造就像爱因斯坦所形容的那样受过训练的“狗”。

对人文精神而言,人人平等、人价至上是其价值内核。当指向学校教育时,由此可推演出如下核心价值[2]:首先,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体社会化,其核心内容是唤醒受教育者的良心、良知以及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次,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而不在于人力训练、“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蔡元培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尽可能地完善受教育者的人格。再次,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和人格完善的基本途径是其自身的文化和道德实践,即通过对知识(尤其是人文知识)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和实践来实现知识的内化。第四,受教育者是学习和成才的主体,教育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个性、开发其潜能。因此,要营造民主的教育、教学氛围,尊重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自我表现欲望、自我表现过程及其结果,激发其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自觉性,使之真正成为富于主体精神、创造精神和个性鲜明的人。最后,对教育者个体而言,他对自由、正义、仁爱的追求,对个性的充分与和谐发展的追求,对获得尊重、幸福和完美人格的追求等,应该得到学校当局的保护和受到学生的尊重。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大学也是饱经风雨。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教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大学精神无从谈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学逐渐恢复了正常,大学的经济功能日益强化,理工科备受正视,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缓慢。进入新世纪,知识经济扑面而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出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大学的人文科学有所加强,但经济优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大学正处在困惑和迷惘的十字路口,人文精神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失衡。大学人文精神的萎缩突出表现在,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导致对人的奴役。大学精神的缺失和大学的“易帜”,致使本受价值理性规范的工具理性,现在却越来越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诸如“技术工厂”、“职业培训中心”之类的称谓逐渐成为了大学的形象。弥散于大学中的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自是固不待言,“就是在大学文化领域中,对理性的颠覆,对崇高的消解,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髦的心态与方式。”[3]过于强调大学的工具价值却忽视了大学的本体价值,忘记了对理性价值和终极意义的追问,传统的和道德的东西在大学愈来愈声名日下,偶有倡行,也多流于表层和形式,求真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等塑造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往往被当做点辍。人片面地发展,几乎成为西方学者所称的“单面人”,成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动物。可以看出,大学和大学人正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对大学精神的追求和信仰。

2.经济效益与人才效益失衡。前些年,功利主义曾在高等教育领域滋长,客观而论,引进市场理念对大学发展和大学精神的塑造是有裨益的。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所发生的变化并不令人满意,市场化趋势抬头,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这样做法无疑对人才质量和大学精神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在经济效益与人才效益发生矛盾时,人文精神缺失成为普遍现象,直接导致大学迎合世俗,漠视自身精神气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批判、求真和创新精神。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历史发展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工业化时期,技术教育逐渐成为教育主流。由此给大学带来的影响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我国也是如此。特别是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主义的浪潮中,整个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重点倾向在工程、技术及理科的学习上。一些大学忽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借口,砍杀人文课程,错误地引导学生将掌握技能当作唯一目标,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及人文精神的培育,以致学生人文素质下降,道德水平滑坡,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当下的中国大学,细密的学术分科使得原本完整而丰富的文化景观支离破碎,精神世界被细密地加以规划整理,变得井井有条,制度化了的大学让学生陷入概念的案臼,忘记了对终极意义的追问,心灵对生活的关怀日益苍白无力,‘遭遇激情已成为一种奢望,心灵空间越来越逼仄,蕴涵丰富的人生也因此而蜕变为‘技术的人生。”[5]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严重失衡,大学人文精神黯然失色甚至悄然失落。

4.官职追求与学术追求失衡。尽管从诞生之日起,大学就是教育和研究机构,但我国的大学却严重行政化,学术追求与行政追求严重失衡,将行政管理混同于学术管理,以行政管理代替学术管理。用行政思维决策学术问题的状况已较为普遍,官僚化、庸俗化之风吞噬着大学清新自由的学术空气。

人文精神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内生动力。它不仅能使大学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形成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而且有利于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促使受教育者在人格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完善,修正科学文化的价值取向,进而引领社会健康发展。重塑大学人文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强化人文教育,具体可以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校园文化三个方面着手。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塑大学人文精神,首先要解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问题。大学是社会的大学,更是大学师生的大学。大学应当极力倡导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从大学师生的需要出发,为大学师生创造一流的治学求学环境,使大学真正成为充满人文关怀、人人向往的精神圣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多杰斯主张“教学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思想和实践要研究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大学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探究人类从物理世界到精神世界的规律,为社会培养尽可能完善的人,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构建大学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大学师生得到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大学师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激发他们参与知识创新的热情。教师只有得到充分尊重与信任,才能发现自己生存的意义,才能获得无穷的内在动力。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把学校看成是学生的服务机构。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实现校方与学生之间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对话关系;其次,应当努力地把作为“个体”的人造就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给他们以人格独立发展的空间,而不能把学生当作工厂流水线上的标准件来考核检验;第三,学问上不能强求“师云亦云”,要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7]。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一是学会认知;二是学会做事;三是学会生活;四是学会发展。这是对大学价值的很好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学所应持有的办学理念。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大学人文精神塑造的最重要载体。精神源于认知,修养源于知识。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人文精神培育和养成的基础。我们既要树立“科学是立世之基”的观念,也要树立“人文是科学之本”的理念。构筑合理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文观、价值观以及形成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校内大力开辟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人文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例如,美国某些大学中开设的诸如“代沟问题”、“贫穷问题”等跨学科课程,这些课程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借鉴。

3.营造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所谓校园文化是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背景,由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并形成的一切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师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陶冶,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性格特质。特定的校园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次。首先,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所历史悠久、环境幽雅,到处都是人文历史景观的大学,无疑对学生人文精神与气质的培养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大学应注重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校徽校标的设计制作以及标语口号的撰写张贴,用具象的形态传达文化内涵,诠释大学精神,陶冶师生情操。校园物质景观的象征性、隐喻性、激励性和模糊性,散发着多样而富有渗透力的信息,使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产生隐性的教育功效。正如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是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自由创新精神,从而熏陶和感染广大师生,提高他们的精神状态。一方面,可以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或学术论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节、艺术节等形式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第三,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8]。大学精神需要在大学的运行和管理中得到贯彻实施和实现。其中要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给教育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学生管理制度方面,用连贯发展型的工作方式对学生实施人本关怀,即把教育、关怀、管理、服务四者连贯起来,使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细致入微地贯彻人本关怀,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上。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教育价值人文关怀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