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09-01-20曹莉
曹 莉
“双师型”教师概念由上海冶金专科学校的王义澄先生在1990年12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发表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中首次提出。此后,在政府关于职业教育的各种文件中,多次提到“双师型”教师,不断丰富其内涵。“双师型”作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目标,多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其进行了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不同层次的研究和讨论。
笔者从CNKI期刊网上累计检索到1990~2008年全国期刊中文数据库中关于“双师型”教师研究的论文3685篇。从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仍是职业教育领域实践的热点之一;从研究成果的质量来看,人们更多从理论角度、宏观层次研究“双师型”教师,讨论的大多是教师的应然状态,可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仍然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难点之一。通过对20世纪以来“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可以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双师型”教师理论研究的薄弱和成熟环节,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研究体系的进一步建立,更好地指导“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
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背景
“双师型”教师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并且和教育领域、社会领域的一些重大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教育领域
“双师型”教师伴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而产生我国职业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据调查,1976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仅为普通高中在校生的20.72%,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校生比例为2∶8,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严重失衡。调整教育结构成为必然。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此后,一大批普通中学逐渐转为职业中学。这种学校尽管在形式和名称上是职业中学,但是实质上无论从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带有严重的普通教育烙印。面对大量由普通教育师资转化而来的职业教育师资,如何把他们培养成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师资,“双师型”教师的提法应运而生。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条件纵观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形态有三种:企业形态、学校形态、校企结合形态。各种形态的职业教育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客观条件。如今,为适应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迅速发展的现实,世界职业教育已由封闭转向开放,其发展形态也由单一的学校形态向多样化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形式广泛存在,这在客观上要求职教师资了解职业世界,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正是适应国际大气候的一种尝试。
(二)社会领域
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此后,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直接影响到为经济领域培养人才的教育领域,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发生变化,以满足企业和生产单位的需求。为了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师资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研究的主要内容
纵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主要成果发现,研究者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培养措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较多的关注。
(一)关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研究
研究者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一元论;一种是二元论。
一元论持一元论的研究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应固化在教师个体双重素质的培养上,反映了我国职业学校办学的封闭性,是学校形态下的职业教育对师资素质的要求。从对教师硬件和软件的要求来看,该理论又可以分为:“双硬件”理论,如“双职称”理论、“双证书”理论、“一证书一职称”理论;“双软件”理论,如“双素质”或“双能力”理论;“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理论,如“学历证书+实践经历”理论。
二元论该理论认为,“双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特征。徐平利认为,“双师”团队应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两支力量构成,从而使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任务驱动性和项目导向性。
(二)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措施的研究
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是高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措施。研究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措施。
宏观层面研究者认为,首先,在职业教育领域,国家应根据《教师法》及职业教育特点,从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师德等方面分别确定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标准,确立职业学校教师的准入制度。其次,研究者建议,除国家建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对职教师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教师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对志愿从教的非师范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再次,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灵活性,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法律和相关政策协调高职学校和企业的关系,促使职业教育社会化,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除此之外,有的研究者还建议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使职教师资职称评审和聘任制度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更具有人性化;加大学校向社会招聘、引进生产一线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力度。
微观层面研究者从理论出发,结合具体实际阐述了职教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应然模式和实然模式。在职前培养方面,卢双赢介绍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本科+技师”一体化培养模式。大部分研究者则认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对职教师资职后培训的主要途径。贺文瑾等人认为,应形成“大学—高职学校—企业”三元合作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职教师资。刘勇认为,为了使专业教师队伍具有“双师”特征,应建立结构型教师团队。该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专业教师队伍中理论型教师与技能型教师及“双师型”教师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二是双素质教师的类别结构、层次结构。类别结构是指“双师型”教师中兼职教师占“双师型”教师总数的比例;层次结构是指“双师型”教师中不同经历、不同水平者应形成一定的梯队,该梯队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徐平利主张,改变学校本位的“校企合作”思维模式、僵死划一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建立工学互动组合教学团队。由学校和企业两支力量组成的团队是互动、合作、利益共享的关系,政府通过立法或颁布政策承担协调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关系,为二者找到利益双赢的平衡点。
(三)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多年来,各高职学校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研究者分别研究了政府、高师院校、高职学校和企业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贺文瑾等人认为,缺乏职教师资的准入程序、严格的准入标准、强有力的人才吸引机制是导致职教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偏低的政府原因。徐平利认为,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存在着社会责任感低、合作意识差、政府协调不当的问题。高师院校培养目标不到位、培养模式不科学、培养课程不合理,是职教师资入行前难以具备“双师”素质的原因;高职院校缺乏长期的培训计划、培训机制不灵活、培训内容缺少个性化、评价标准缺乏发展性和激励性造成教师职后培训积极性低、质量差的现状,兼职教师的聘用与管理机制不健全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的原因。
对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成果的数量成稳步上升的趋势,其质量也有所提高,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实践培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理论分析方面尽管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具体而言,众多的研究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从研究队伍上看,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主体队伍庞大,不仅有职业师范院校和职业教育研究所的研究者,还有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研究者。研究人员中既有教师,也有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理论研究者。有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有的则以课题组的形式进行。
第二,就研究内容看,尽管“双师型”教师研究产生于我国教育结构调整时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研究的深入总是伴随着国家一些重要的政策、文件的颁布,但是,纵观整体,“双师型”教师的研究涵盖了宏观、微观、理论、实践、教师个体、教师群体等各个方面。不仅研究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也研究了教师的培养模式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还试图从职业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视角探寻“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第三,从“双师型”教师研究归属的学科来看,该研究不能单纯地归属于某一学科。国家重视、市场需要、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使“双师型”教师的研究深入到职业教育的各个领域,多层次、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正在进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四,从研究路线来看,该研究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研究路线。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起源于教学实践,是学者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经验的一种介绍,属于实然状态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意识到在“双师型”教师问题上存在着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于是,研究者开始从不同的个案中挖掘普遍的本质内容加以提升,从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原理和职业教育原理的角度阐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在哲学、教育学、社会学原理的指导下,探寻政府、学校、企业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应承担的责任和改进措施,属于应然状态的研究。目前,各学校的研究者正在利用已有的研究理论和经验,结合学校和地域特点,构建校本培养模式,并加以讨论与改进,属于实然状态的研究。
(二)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不足
多年来,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总体上进展较为缓慢,难以满足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不能及时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通过分析大量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存在着概念模糊、理论分析深度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如“双师型”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概念,其内涵多变,划分维度过多,难以掌握;在培养模式方面,缺乏充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的支撑,可行性差。实践层面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部分研究者视角狭隘,仅以学校为本位,强调对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技能考核,忽视对兼职教师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素质的培养。第二,研究者更多地注重教师的职后培训,忽视教师的职前培养,如课程设置、职业技能考核、实践经历的积累等问题。第三,实践层面的研究,理论基础薄弱,重复研究多,浅层次研究多。
(三)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论题式研究走向命题式研究论题式研究是任何理论研究初始阶段必须经历的过程,其最终是为了实现命题式研究。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出现的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下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引用程度不高的现状,需要研究者思考如何使“双师型”教师研究走向命题式研究,进而提高研究效率。
概念体系需要进一步构建明确规范的概念体系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研究的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概念不统一,导致“双师型”教师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出台科学的、人性化、区域化“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这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
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新时期的研究应由宏观转向微观。具体研究院(系)各学科专业教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兼职教师的培养计划、模式和考核标准。尝试性构建区域性人才网,使职业教育真正走向社会。
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有机结合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增强理论研究的实践价值,也有助于提升实证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厚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是我们学习、借鉴与实践的宝贵财富。新时期的研究应由对国外先进经验的理性分析、介绍阶段转向结合实际利用、创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汤生玲,曹晔.论中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产生与内涵演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9).
[2]徐平利.工学互动组合:重构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新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3]卢双赢.高校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办学理念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
[4]贺文瑾.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5]刘勇.论结构型“双师”教师团队的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作者简介:
曹莉(1968—),女,河北秦皇岛人,辽宁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