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1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对策

张 丽

摘要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校不愿意多下成本投入等问题几乎是各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难题。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从民办高职院校的运行体制、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多方面进行探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切实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在“捐资办学”在我国还不是很盛行的情况下,办学经费主要源于自筹资金的民办高职院校很难在教育的公益性与经济效益间作出明确的取舍,以致于长期以来民办高职院校忽视短期很难见到经济效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

1 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现状与原因探析

1.1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对思政课有抵触情绪和厌学情绪

相信在民办高职类院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对上课时学生厌学、逃课的现象见怪不怪了。上课时,学生很少能全到,即使到课的学生也大多或睡觉或聊天或玩手机,正儿八经听课的屈指可数。老师在上面无可奈何,学生在下面优哉悠哉。

民办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属于高考生源中素质相对偏低的群体,学生对崇高理想的坚持、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以及对人生的定位和价值观总体上不让人乐观。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功利色彩的商业社会,外界的诱惑又吸引着定力不够的大学生。面对虚拟网络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冲击,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对“不实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衰落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堪忧局面。

民办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及学校的办学方针,都在无形中告诉学生最重要的是学好专业课,掌握一门好技术。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少有人重视,更不要说将其放到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理论修养的高度上了。在这样的大氛围下,学生的学习难免具有功利化的特点。学生本来就没有兴趣,再加上外部环境的淡薄,以致于出现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1.2 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的忽视、学生们的排斥,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教师们往往是充满激情地拿着教案、课件进课堂,但面对寥寥无几、各行其是的学生,自己先皱起了眉头,然后敷衍了事,完成任务下课走人。谈不上对自己的工作如何充满热情和理想。长时间下来,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泥淖,难以自拔。甚至有的民办高职院校,让学生说了算:达不到学生们的要求,教师就直接“下课”走人。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迎合学生们的口味,与学生们“搞好关系”,专讲“学生们爱听的”、不到课也不追究学生责任的思政课教师也大有人在。

我国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以外聘为主。大量外聘教师的使用,在发挥离退休教师“余热”的同时,也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管理难以到位的情况。甚至不少学校聘请在读研究生代课,人员流动很大。这也给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再者,民办机制下的教师缺乏职业稳定感和归属感,不知道哪天就被“下课”,教师的精力很难全部集中在课堂教学研究上。

1.3 民办高职院校的运行机制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地位

我国民办高校实行董(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校长一方面主抓教学,出台各种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相应专业技能,但同时,校长又受制于董(理)事会各项指标尤其是经济指标的制约,这给其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小的限制。所以,就目前来看,民办高职院校在普遍追求最大利益化的风气面前,会将大学课程分等级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的弱势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公办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直属党政一把手领导。而且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是其政治任务。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处境就很艰难。民办高校大多采取和经济利益挂钩的董事会制度,这就让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在当前社会显得更有市场经济的特征。在当前就业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学校一般都把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思想政治课处于“边缘化”的危险境地已是不争的事实。。

2 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古人讲“以德服人”“德艺双馨”等,都是把“德”放在考量的首位。品德与修养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教育应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

就目前来看,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和提高。

2.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监督

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年年都有,这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和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地位。但各高校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不少民办高职院校不可否认地依然走形式主义的路子,只在表面做文章,上级偶尔来检查了,再赶紧做材料补文件,学校很难把关于思想政治课的工作落到实处。这就提醒我们:对民办高职院校加大检查力度,切实考量被检查院校的工作实效,把工作做细做深入,发现问题,绝不姑息,从根本上遏制那种思想上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风气。

自觉接受监督是每个院校的义务,而监督也是促进院校工作的保障。只有落实工作、加强监督、及时反馈、调整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高校教务工作局面,才能避免有些院校钻空子、捡漏子、走形式等充满投机意味的教务工作安排。

2.2提纲挈领,不断提升领导层对思政课的认识高度

一个学校的管理难免带有领导的个人色彩,也会导致一个院校形成某种特色。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和领导层息息相关。因此,提升领导层对思政课的认识高度,才能使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收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那么,如何提升民办高职院校领导层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呢?光靠政策、文件的压力是不够的,要想标本兼治,还得从思想上引起领导层的重视,加大领导层的知识修为,风物长宜放眼量,切实“以生为本”,把学生的终身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而不是短视地急功近利地把学生“推销”出去而“完事大吉”。

2.3完善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体系和经费保障制度,让民办教师有归属感、成就感

从课堂到考核,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体系除了能起到监督和保障的作用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让教师有成就感。如果评价机制缺席,会使得教师觉得这门课可有可无,觉得自己的存在也是可有可无,总之觉得这门课校方是不够重视的,这样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就会大打折扣,也导致教师消极应付课堂,学生平时不拿思想政治课当回事,到了学期末胡乱混个分数完事,更会使得教师对学校的管理产生消极乃至抵触心理,更不要指望教师对学校有集体感和归属感了。

“学校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的行政事业费的同时,从收缴学费中按在校学生总数每生每年2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经费问题虽有文件规定,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令人堪忧。现阶段,民办高职院校大都主要是依靠自身一步一步的积累实现滚动发展,大都面临着经费来源有限的困难。学校一般会要求这有限的经费“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思想政治课的经费其实是很难得到保障的。而一些教学活动,如外出社会实践等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很难顺利开展。所以,我们在此呼吁,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还需要经费的保障和支持。

2.4 健全和稳定师资队伍,培养一批独具课堂魅力的师资力量,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思政课

优秀的师资力量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得以切实提升的有力保障。光有好的教学政策,好的教学环境,而没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一切都是空谈。很难想象,一个课堂语言乏味,台风沉闷,专业修为肤浅的老师能博得学生的喜爱。如果一个教师能“投之以桃”,以真诚之心执教,能用生动鲜活的材料诠释课堂,能用理解的语气和学生交流,学生也会“报之以李”,和老师交朋友,用真诚来回报。一个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经营课堂,学生也会由敬重教师的人格魅力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的。

健全和稳定师资队伍,培养一批独具课堂魅力的师资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各职业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一是要稳定教师队伍,限制或不得使用临时代课教师教学;二是想方设法培养一批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以先进带后进,切实提升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一个充满魅力的教师的教育作用,是一套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一套设计严密的教案无法取代的。

参考文献

[1]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粤发〔2005〕12号).

[2] 广东省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修订)(粤教思〔2008〕14号).

[3]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