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与发展

2009-01-18陶文彦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模式选择农村信用社现状分析

陶文彦

摘 要: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组织是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人为的推动,合作组织的“三性”基本上没有得到体现;现阶段农村资金供求起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矛盾,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形势。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现状分析 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分析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合作金融机构。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出现十分可喜的成绩。截至2003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共有法人机构 34909个,其中农村信用社32397个,县级联社2441个,市(地)联社65 个,省级联社6个。职工62.8万人。各项存款余额22330亿元,占金融机构存款总余额的11.5%;各项贷款余额16181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总余额的10.8%。资产总额 占11%,相比仅次于国有银行44%,股份制商行34%。

二、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新形势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实力雄厚,但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的信用社将面临生存的危机。

2、业务问题。信用社除了传统存、放、汇业务外, 基本上没有新业务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十分单一,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金融需求。

3、干部职工素质问题。 信用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干部素质不高, 员工职业水平低下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4、产权关系紊乱及产权制度建设滞后。由于产权不清晰,导致其制度性功能下降,组织体系不完善,决策机制不合理,盈利性功能趋强,内部人控制严重。

(二)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新形势。

1、农村资金需求形势的新变化。

我国农村资金需求的用途已经变成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资金用途变得多元化。农村地区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的小农小户,小额的,分散的资金需求,转化为大的,集中的资金需求。由于农村信用合作组织资本量小,信用低,聚集资金的力量弱,难以适应大户的资金需要。

2、贷款对象的变化。

现在农村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迅速。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许多乡镇,家庭式的手工纺织作坊,小规模的企业发展的十分好,这些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需求。从传统的农业资金需求转化为企业性质的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需要更好的寻求应对办法。

3、资金缺口的进一步增大。上述两点已经阐述了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十分大,且资金需求的主体多样化了。农村信用社被寄寓了更大的期望。

三、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目前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显得格格不入,主要体现在:

1、农村信用社产生时的不规范。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完全是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主要是人为地推动,而不是农民合作意识的增强。因此,可以说农村信用社的诞生是一个一定政治条件下的产物,并没有完全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设立。

2、 合作金融在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还是一个缺位。

由于现今的农村信用社还不是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构建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合作金融成了实际上的缺位。

总之,在理想化指导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有合作之名,无合作之实。因此,鉴于农村信用社这一合作组织金融机构发展的无基础和与现实发展的巨大差异性,可以抛弃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组织金融的发展,并探索农村信用社的其他发展途径。这些途径主要包括:

(一) 基层信用社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

通过清产核资,划分信用社现有财产的归属对象, 同时吸收企业法人股, 由此形成新的股份合作制金融企业。

(二)县联社转化为县农村合作银行。

按照股份合作制重组县联社, 由农行、乡镇企业、基层信用社、职工个人等参股, 分个人股、法人股和集体股, 原县联社的积累转为法人股。

(三)转化为商业银行。

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三农”的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农业比重很低,有些只占5%以下,对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以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四、相关结论

中国的农村信用社是一种理想化的产物。而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在农业地区经济发展,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但并没有显示出作为合作组织金融机构的作用。反而,长期处于一种挂合作之名,行非合作之事的尴尬局面。合作制在中国目前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因此如果进一步坚持把农村信用社带入合作制的道路,不符合目前中国国情,也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中国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合作制性质的农村信用社已经不符合要求。因此,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要求,探索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研究方向:银行治理、金融监管、企业融资)

参考文献:

[1]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1.

[2]严芬芬.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及相关问题.农村金融研究,1996.

[3]曾康霖.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金融研究,2001.

猜你喜欢

模式选择农村信用社现状分析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产业链延伸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农信社改革目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