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009-01-15张伟旭孙雪冬
张伟旭 孙雪冬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还需要农村自身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信息技术在新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创新应用一定能够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巨大的帮助,信息技术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可行性、应用模式和优势值得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农村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33-0098-02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u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Zhang Weixu, Sun Xuedong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requires not only financial suppor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but also actively exploring development path in line with their ow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new countryside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The feasibili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application mode and advantages need to be discuss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rural industry
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1]。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在政策的支持下先富了起来,但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还比较穷,贫富的差距比较大。基于这种实际情况,党在初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是关键[2]。针对解决农民致富这一问题,要授之以渔,例如运用信息技术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指导农村产业发展,协助农民发家致富。如果能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解决三农问题上,必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提高农民收入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助一臂之力。农村产业就是指农村在发展自身经济时所依靠的方法,如经济作物种植业、养殖业和服务业等。
1 政策支持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棉花、糖料、马铃薯等大宗产品,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3]。可见,我国现阶段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决心是坚决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总的来说就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农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加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2 我国农村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虽说政策支持农村发展经济,而且在这方面也投入很多,但是一些客观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例如在农村短时间内无法将现代的信息技术与农村产业发展联系起来,无法将现代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方政府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方案,这个结合点需要慎重考虑。欧美国家普遍实行大农场规模经营,农业规模化程度很高。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无论是收入还是组织体制,都与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信息化与现代化如影随形,农村信息化必须依托于农村组织化进行。而目前我国农村总体经济经营分散、规模较小、结构单一、成本高、效益低,农产品的延续生产简单,总体上产业化水平低[4]。目前适应农村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农村的手段和方式并没有建立,或者还不完善。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构建适应我国各省地域特色的并且适于信息化的农村组织。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领域包括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生产系统模拟、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等。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虚拟现实、通讯、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遥感等[5]。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比较而言,国外的农业信息化侧重于实际效用问题,而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更侧重行政形式,农业信息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当然这是由于各国国情不同造成的。所以我国的农村产业发展既要着眼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又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现状。这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和理论来弥补这些不足。
3 农村产业发展中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个省份的农村产业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我国多数地区是人均耕地偏低,这些地方农村产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走微型农业的道路,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和观光旅游业全面发展。种植业方面要脱离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实现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依靠经济作物,但是种植经济作物所需求的科技含量高、不易掌握。例如早期的育苗、防病虫害、施肥的次数等,经济作物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农民这时迫切希望有人能够在种植经济作物的时候提前告知注意事项,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答复,以解决问题。同样,在农村发展多元产业过程中发展特色养殖业和旅游观光业时,农民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培训。这样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就产生了,这种需求是在多领域内的,比较分散。
农村产业发展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主要是如何使用现有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得农民在短期内获得自己所需求的知识技能,这就要求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结合农村实际需求,使得农民需要的知识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法展现给农民,使得文化基础相对的薄弱的农民能够接受。另外一个需求是如何在短时期内培养大批优秀的服务于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讲解人员。在广大农村中不乏优秀技术讲解人员,他们符合农民的学习习惯,深受广大农民喜欢。但是这些优秀的讲解人员的素质受自身经验、行业限制,在现实生活中是少数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在短期内培养大量胜任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讲解人员。可见,信息技术在农村产业发展中是应用性的,是存在巨大需求的,是具有实效意义的,而不是在农业领域搞理论创新。所以,信息技术在农村产业中的发展将广大农村的需求和信息技术的优点相结合,主要目的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高农民收入。
4 信息技术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应用前景展望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支持下,简单的多媒体进入农村(包括投影仪、电脑、音箱、大屏幕),与农村经济产业需求相结合,能够把声音、图像生动地展示给农民,使农民得到有效培训。这套设备在农村党员学习上已经初见成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发挥了重要效用。这种图文并茂、远程教学的模式能够被广大农民接受。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在经济作物种植业、养殖业、观光旅游业中,急需获取知识技能的农民需要这种方式帮助他们致富。
参考文献
[1]胡启立.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21世纪,1997(4):30-32
[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7(6):1
[3]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08-10-19].http://news.qq.com/a/20081019/001351.htm
[4]李玉华.吉林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
[5]万忠,郑业鲁,望勇,等.国内外农村信息化比较分析[J].南方农村,2008(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