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 以需求为导向
2009-01-15王伟
王伟
摘要 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等现实挑战,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改革,才能满足经济转型期的社会需求。
关键词 英语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33-0023-02
On Reform of Teaching Patterns and Curriculum for College English Majors: From Perspectives of Students and Needs//Wang Wei
Abstract The teaching patterns and curriculum for college English majors ought to be scientifically and properly adjusted and reformed in order to face the challenges of economic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he chilling job market in China.
Key words English majors;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Translation, School of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4, China
1 改革的必要性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国内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过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外语院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培养模式上实施富有成效的改革。但是必须对已经取得的成绩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看清经济转型期内产生的一系列新挑战。例如:各地高校自1997年以来不断扩招,由经济转型所引发的经济结构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面对诸多挑战,应当继续探索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方案,同时加大改革力度,以满足新经济形势下的社会需求。
2 教学模式的改革
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但长期以来,倡导提高素质多少流于空洞,教育中人的主体地位问题并未很好解决。特别在入世之际,是以素质教育作为基点着重考虑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还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点着重考虑培养有什么知识和技能类型的人才?认识不同,实践结果也将不同。笔者以为,外语专业教育必须坚持把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放在首位,反对片面的市场需求决定论。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但应首先确保作为社会人的学生自身全面和健康的完善发展。片面的市场需求决定论也不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入世后外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有语言优势的外语学生影响更直接。一边倒地强调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可能会使外语学生根据个体功利需要而放弃民族利益感。
就外语人才之个体而言,素质教育中的智性培养问题再也不容忽视。综合素质构成中诸多智力因素(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统辖于人的智性培养。换言之,智性是智育发展的关键。人的智性水平高低,一般说见诸于以下诸因素:1)对客观事物的分类能力;2)有效地调适行为的能力(即应变能力和广义的学习能力);3)演绎推理能力和发现规则与原则的归纳推理能力;4)产生和运用概念和模式的能力;5)对复杂事物的理解能力。
因此,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必须把重心放在学生身上,一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与此同时,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正如上一段所述,反对市场决定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因素,必须把对学生就业的关怀体现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Brindley认为,教育就是发展个体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因此,学习者应该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育部门和教师都要明确的是,教学计划应该紧密联系学习者的需求。成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权威所制定的教育计划,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来自生活的丰富阅历,自己参与制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在绝大多数教育环境中,教师都不可能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必须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尽可能地教会学生最迫切需要的知识,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以口译课为例,在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口译一直未受重视,其原因较为复杂。但是在新形势下,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合格口译人员,因此必须重视口译教学模式的改革。我国高校的口译课程一般设置在本科高年级阶段,为期半年至一年半不等。这样不利于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迅速提升口译技巧,因此应当将口译课程适度前置。在同声传译教学中可配合开展口译讲座,邀请经济、金融、法律、环保、外事、新闻、艺术、医学、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要求学生对该领域提前做词汇准备,并安排部分学生在讲座中现场口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又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同声传译训练。另外,在口译教学中,可以实行多名教师负责制,即由多名教师轮流上课,这是因为各位教师所擅长的方面可能会有所不同,由此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和口译技巧。
再如传统英语专业教学模式中,听力和口语是分别讲授的,这样就人为地割裂了二者的密切联系;而全新的视、听、说课则将二者合为一体,弥补了不足。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与外语族进行全面的交流,因此外语的学习必须是视、听、说综合的全面发展。将视、听、说这3项教学内容融合为一体的视听说课,即是外语教学中的一门新型的课程设置。视听说课借助现代媒体传播为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影像媒体与多声道语言系统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制造出逼真的外语场景效果,综合视、听、说三方,全方位地完成外语教学。视听说课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为大幅度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外语,特别是提高听、说外语的能力创造了良好地外部环境条件。语言交际是脱离不了具体情景的,脱离具体情景去学习语言,是十分枯燥且困难的。视、听、说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全新逼真的语言环境和轻松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这样十分接近实际的场景中,感受到浓重的语言气氛,仿佛身临其境,从听到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在大脑里形成图像,促成听觉、视觉、口语同时同步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同时可以大大减轻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扫除学习外语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语言技能。
3 课程设置的改革
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新的教学模式便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例如口译课应当适度前置,设立视、听、说课等,都与课程设置密不可分。在课程设置上,应当突出英语主干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注重目标语的大量输入,提高阶段,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并重。专业技能课程设置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稳定其主要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选修课内容,分为必选课和任选课。任选课应当分组设置,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课程设置改革必须强调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与人生的过程。在专业英语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将不断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真正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样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不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鼓励学生思考;除了教师的正式职能以外,教师将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一名学习顾问,一位同学生交换意见的人。教师应当集中时间、精力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改革后的口译课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占据了主导地位。
4 结语
针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探讨业已开始,但必须承认,想要使英语专业教学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笔者认为,在探索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参考文献
[1]Brindley G.The Assessment of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Issues and Approaches[M].Adelaide:NationalCurriculum Resource Centre,1986
[2]Nickerson R S,et al.The Teaching of Thinking[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5
[3]暴丽颖,徐万林.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英语教学课程设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141-142
[4]陈晶瑛.试论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2-66
[5]杜凤秋,白根元,刘宏伟.优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66-67
[5]李力.英语专业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及考试改革刍议[J].外语界,2000(3):18-21
[6]邱志华,马树芳.英语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J].保山师专学报,2001(3):32-34
[7]桑龙扬.加入WTO与师专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模式[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9-72
[8]石定乐.关于建立商务(贸)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议[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7-79
[8]唐竹.实用性英语教学及课程设置的设想[J].继续教育研究,2003(6):87-89
[9]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0]张萍.全新的外语教学课程设置——视听说课[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