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风凭借力 跃上重霄九

2009-01-14王常峰杨万生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石桥学校教育

王常峰 杨万生

上石桥高中位于商城县北部重镇上石桥镇,学校占地220亩,在校学生3700人,教职工152人。校园内绿树掩映、芳草萋萋。蔚为壮观的教学楼、初具规模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备以及男女生公寓楼、多功能餐厅一应俱全,还有开阔的体育场。醒目的校训、名言警句,处处给人以蓬勃向上之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与生活既陶冶了师生情操,又凝聚了人心;校内到处呈现一派和谐、共勉、奋进的气氛。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

上石桥高中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以素质教育为方向,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在长期的发展中,学校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勤学、苦练、多思”的学风;“团结、文明、进取”的校风。和谐是该校在教学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领导团结和谐感染教师、教师团结和谐感染学生、学生团结和谐感染学校,相互感染,良性互动,使全校变成了一个充满人间真情的和谐校园。

二、抓教改,强素质

为了将教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一是在教学实践中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一天中除了7节正课外,还有6节自习,并制定了严格的自习课制度:教师必须到岗辅导,解疑答惑,除晚自习的前两节外,任何教师都不能占用公共自习时间。由于把支配时间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支配个人的学习,使学习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二是坚持教案教学,充分发挥教案教学“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的课堂优势。要求各教研组团结合作,精心制作教案,把配套资料当作学生“自助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是花大力气狠抓毕业班“三大工程”。即培优生工程,补弱生工程,确保生工程。这样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更有针对性,给每个学生都能带来成功的喜悦。

四是注重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了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针对毕业班学生压力大、负担重的问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学生劳逸结合,学有成效。每学期都会请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专场辅导,使学生在学习中消除顾虑放下包袱,轻松应对。同时还在考前召开高考动员誓师大会,激励学生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三、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首先是学校领导行得端、坐得正,为全体师生做出了表率。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的王正刚常说,校园是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要想使领导班子与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树立正气,校长就必须行得端、坐得正。对于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他做到了“四公开”、“两监督”,即条件公开、秩序公开、结果公开、群众举报的查处情况公开,自觉接受教师监督和舆论监督。

王校长严格要求自己,为师生作出了表率。每次进城办事他都乘坐公交车,能为学校节省的就尽量节省。在福利待遇上,他从不和员工争;在职称评定、评奖、评先上,他总是把名额让给一线的教师。他对自己提出了“三不”要求:不装修办公室,不使用高档办公用品,不享受教职员工以外的任何待遇。

为了搞好学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他提倡“高就业、低收入”,在校园内设置了一批就业岗位,目的是解决一些教师家属的就业问题。可他的妻子却赋闲在家,孩子上学要花钱,日子过得很紧巴。有些教师实在看不下去,纷纷要求他给自己的家属设个岗位,他执拗不过教师们的规劝,就把文印、小卖部、餐饮这些收入高一点、相对轻松一点的工作让给了老师的家属,而让他的妻子去做学生公寓保洁员,月工资仅260元。

“王校长把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情感都奉献给了我们。”上石桥高中的师生们这样说。其身正,不令则行,王正刚用自己坦荡的行动赢得了全校师生们的信任,成了师生们心目中的榜样。

四、一支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上石桥高中有一支特别能战斗、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首先是校长王正刚同志和业务校长熊美健同志,多年来坚持先上班、后下班,起得早、睡得晚,为学校发展殚精竭虑,为提高教学质量忧思劳神,认真履行着自己领导岗位职责。学校其他班子成员也以校为家,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率先垂范。他们时时为学校着想,处处替学校排难,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同甘苦,共患难。

正是因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勇挑重担、严格自律、率先垂范,他们的实际行动影响了广大教师,广大教师更是爱岗敬业,勤于耕耘,甘愿扎根在上石桥高中,甘愿把自己的青春献给这一方热土。他们中有“老黄牛”之誉的冯世旭老师,有“留守青年之父”之誉的罗道亮老师,满怀“洒一腔热血,育万千桃李”之情的刘中锋老师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正是因为全体上高人的风正、气顺、心齐,才创造了上石桥高中本科进线率远远高于同类学校的奇迹。

五、勇立潮头创佳绩

上石桥高中将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珍视友谊,文明交往;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活动为主线,将情感教育和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不随地吐一口痰、不乱扔一个废弃物、不践踏一棵花草、不做一件对不起别人的事、不说一句伤害别人的话、吃饭不剩一粒米。由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并建立起了监督机制,违规违纪情况越来越少,相互间团结互助蔚然成风,构建了平安校园,营造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由于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1年以来,上石桥高中高考成绩连续9年位居全市同类高中首位。2009年高考再次实现新的跨越:1596人参考,进入一本线159人,二本线以上561人,三本线以上1005人,本科进线率达62.96%。其中邰立斌同学在2008年高考中以全市理科第一名,全省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此事被《东方今报》称为“一所农村学校创造的神话”。

由于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上级表彰和命名为“新课改省级样本校”、河南省“德育先进学校”、“河南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信阳市示范性高中”、信阳市“文明学校”、“创文明校风先进集体”、“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商城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

“好风凭借力,跃上重霄九”,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今日的上高人将继承昨日的辉煌,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争创一流,以顽强意志、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阔步前进!

猜你喜欢

石桥学校教育
论碳审计主体
石桥的传说
张家畈新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游戏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