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实的情怀写满爱

2009-01-14吴科研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功课母爱家人

吴科研

王静雯9岁那年走进“新家”,如今已经4年了。4年来,这个来自河南新蔡县一个贫困农家的辍学女孩,像换个人儿似的,衣服整洁了,说话也多了,知事懂礼了,讨人喜欢了。更让人欣喜的是,一个曾在农村连续读了3年一年级的留级生,一跃成为班上的“小干部”、三好学生,每门功课都在99分以上。她的家人每学期看到静雯的成长和变化,都无限感慨地说:“这都归功于她的新‘妈妈李润芝的精心培养。”

李润芝,河南省国家税务局一名公务员。2006年的一天,李润芝从静雯小姨那里得知了静雯的窘况:小静雯一岁那年,爸爸因故进了监狱,妈妈带着她和两个哥哥,同时照顾着常年有病的奶奶,生活十分艰难。妈妈常年为全家人生活奔波,无暇照顾这个幼小的女孩。有时小静雯上学回家连钣都吃不上,衣服还是拾哥哥的或穿别人给的,学习更是一塌糊涂,连续上了三年还在一年级蹲班。得知此情,李润芝心想这孩子已经9岁了,再这样下去就有可能毁了一生。于是她与家人商量后,决定把小静雯接到自己家中抚养。为了打消静雯家人的疑虑,她提出尽义务负责培养教育,不取任何报酬,这一年,李润芝已经46岁。

一个尽职尽责的“母亲”。她不是静雯的母亲,却给予了静雯所有的母爱和责任。当她把小静雯接到家里后,才感到人到中年力不从心,加上静雯是在一个条件极差的环境下生活了9年,生活上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如不爱洗澡、不换衣服、不懂礼貌、不良的学习习惯等,一切都要从头慢慢调教。首先她托人找了一所小学,入校测试时,使她哭笑不得:一年级的拼音字母,静雯读得非常流畅,但挑出个别字母多数不认识;一年级的语文课本,顺着都能读下来,一说默写却大都不会,原来读的都是“仰脸书”。学校老师说,这样的成绩只能从一年级上起。但她想想静雯的年龄,再看看静雯的个子,认为如果再读一年级,肯定会伤害她的自尊心,于是就与学校商量还是让她读二年级吧,一年级的功课她在家帮静雯补上。

为了兑现这个承诺,她与静雯生活在一起的第一年,充满了艰难和辛苦。每天早上她天不亮就起床,做好饭,把孩子喊起来,读书、默字、背课文,吃了早饭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再去单位上班。中午放学把她接到单位,吃过午饭,让静雯在她办公室沙发上休息30分钟后,再给她继续补习功课,晚上回家还要进行辅导。为了纠正静雯顺溜读书、胡写乱画、不专心、不刻苦等学习上的坏毛病,李润芝不厌其烦地给她讲道理,做示范,订计划,并严格要求小静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功课,完后再让她讲讲课文的主题、内容、段落大意、学习感想等,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为了把小静雯培养成人,4年来,李润芝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心血。在生活中,李润芝用她的耐心帮助小静雯一点一滴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带领她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小丫头变成懂礼貌、讲卫生、生活有规律的小女孩;在学习中,李润芝更是充当了她的家庭教师,从早上陪读到晚上。日复一日,终于用执著换来了小静雯学习上的累累硕果:从摘掉“差生”的帽子,到进入前十名,再到当上“小干部”。这让李润芝感到很宽慰,因为她看到了自己爱的回报,那便是小靖雯成长的快乐以及一天天凸显出来的优秀成绩。

一个值得感恩的“陌生人”。李润芝对小静雯是如此,对他人,也是如此。在她的世界里,即使是萍水相逢的人也能得到她的关心和帮助。她在医院照顾母亲的时候,隔壁病床住着一对双胞胎姐妹瑶瑶、璐璐,因为住院费不能够及时到位,被院方停止用药,其家人焦急万分、一筹莫展。在这紧急关头,李润芝伸出援助之手为她们补交了医疗费,使得瑶瑶、璐璐得以继续住院治疗,从此这对姐妹有了一位爱心“李妈妈”。如今,这对姐妹已出落成大姑娘,经常一起来看“李妈妈”。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指导使小静雯懂得了劳动、生活与学习的关系,学会了料理自己的事情,同时也增强了自立能力。今天的小静雯已经是郑州市丰产路小学4年级的一名优秀学生,穿着干净整齐的校服,带着一个孩童无尽的梦想,无忧无虑地欢度自己的童年。为了静雯的今天,李润芝付出的爱心难以言表,付出的心血无法计量,所有的艰辛和付出只有她心里最清楚。每当别人问起时,她总是淡淡地说:“这点小事儿,不算什么”。这就是善良的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一位哲人说得好:“女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们有天生的慈母之爱,而这种母爱转换为爱所有的孩子,爱并非亲生子女,就显得更为高大和不凡”。哲人的话,不正是对她朴实无华的母爱最好的注释吗?

猜你喜欢

功课母爱家人
阅读母爱这本书
我的家人
与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身体健康
母爱的另一面
母爱
梦想家
纸蜻蜓
放学了等
完形填空三则
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