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2009-01-14

学理论·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实践能力就业

高 珊

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大学生就业的情况不容乐观,这本身有社会的问题,有高校教育机制的问题,也有学生本身的问题。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入手,分析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指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危害性,最后给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诸多对策,以期能对解决大学生就业有所裨益。

关键词:就业;实践能力;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2-0193-02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当今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而2007年达到了495万,2008年达到了559万。2009年,应届毕业生达到611万,加上以前未就业的毕业生积累,实际需就业人数将达到800万以上。[1]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加之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不再是各个单位争抢的香饽饽,相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寻求一份满意的工作而绞尽脑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会形势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1999年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左右,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挤上高考的独木桥,以求改变自己的命运。自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有步骤地扩大高校在校生人数,中国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内地高校的青年学生总数仅次于美国,居于全球第二位。高等院校的扩招一方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广大考生接受进一步教育的强烈愿望。但随着高校人数的增多,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大学生整个群体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相比于扩招前有所下滑,大量的学生毕业后涌入就业市场,给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企业关停(减)产、休假和裁员现象比比皆是,更有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大学生的用工需求大大缩减。受供求两方面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处于举步维艰的局面。

2.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适应社会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满足市场的需要。然而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注重对学生理论层面的教育,而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毕业生空有满腹理论,缺少相应的实践经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外,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缺少对学生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和如何对待挫折等方面系统的训练,部分高校毕业生综合素养不高,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奉献意识和职业素养,从而求职碰壁。

3.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出现偏差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就业形势的真实判断,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对就业期望值普遍过高。部分大学毕业生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片面追求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收入高、工作环境好的行政、事业单位或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一线中小型单位望而却步,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

4.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包括对就业形势的估计、如何搜集就业信息、求职技巧、就业制度与政策、就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就业心理的提高等等,这无疑对刚迈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2]然而部分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或者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力度不够,学生无法顺利实现从学校向职场的过渡,也对就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危害

1.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大学生经过了12年的寒窗苦读,通过高考跨进了大学的校门。在大学里他们接受了四年专业知识的培养和锻炼,有些贫困学生的家庭是倾其所有甚至借款供孩子读书。等到学生学有所成,准备到社会上打拼,实现自己价值、回报家人的时候,一些同学发现就业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拦路虎,理想的工作离他们是那么的遥远。在屡次求职失败后,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会意志消沉,甚至用自杀、自残的方式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也有些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被人利用、误入歧途,进入到传销组织,或做其他与国家法律、政策相违背的事情。

2.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

虽然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实行了学生自费完成大学学业,但是每年国家对大学生投入的教育经费非常巨大。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就业,不能将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无疑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3.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年毕业班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为毕业班学生自身和学校老师所关心,也是在校大学生热衷讨论的一个话题。很多师兄师姐对在校学生言传身教,其影响力远超过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求职不顺的毕业生发出的牢骚一方面可以给在校生提供一些经验和警示,但也会给学生传递负面的信息,使学生认为大学里的学习过程与求职就业是相脱节的,即便在大学里认真学习,今后找工作还是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从而造成了"读书无用论"在高校里的蔓延,对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改革现有的高校教学和管理体制

毕业生是高等院校这个人才培养工厂的最终“产品”,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关系到学校的招生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各个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都非常重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高校培养模式的滞后性,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同步,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被市场接受。要想从根本上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校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根据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学科体系、课程安排和培养方案。学校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理解与消化,并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成长为“产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

2.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为了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高校还应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就业指导,努力做好“产品”的“包装”和“营销”工作。就业指导不仅仅是针对毕业班学生,它应该贯穿于大学整个阶段,并根据年级的不同有所侧重。低年级学生应侧重职业认知与规划的培养,就业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今后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督促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指导学生做好大学期间的学业生涯规划。中高年级则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和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进而明确职业方向、确定职业目标,并有针对性的发挥个人特长,为正式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对于毕业年级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帮助他们分析当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提供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举办校园招聘会,进行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挫折。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虽然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各个高校的普遍现象,但是对于那些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来说,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并非困难。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学习、扩充知识面,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养、口头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与人沟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提升自身素质,使自己具有参与竞争的能力和水平。另外,学生在校期间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职业规划多取得奖学金证书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英语水平,积累项目实践及单位实习的经验,为打赢就业这场硬仗做好充分的准备。

4.学校创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就业,学校及下属二级学院应根据自身特点及专业设置,主动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企业中设立教学实习基地。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可根据市场需要,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企业定期派技术人员到学校为学生上课,指导专业学习;另一方面,当学生升入高年级后,可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熟悉企业文化,如学生表现良好并有意愿在该企业工作,毕业后可直接签订就业协议。企业还可在高校中设立奖学金,奖励在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这项举措,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和社会接触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高校学生的就业率,也为用人单位挑选合适人才,并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人才资源,可谓是达到了三赢的效果。

5.政府设立就业岗位和见习基地帮助大学生就业

为了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政府可和一些企业合作,专门为大学生设立一些就业岗位和见习基地。就业岗位主要是针对不能按时就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生,可由学生自行申请,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政府每年给企业相应的补贴和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企业每年必须接收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参与工作,学生工作期限为一年,一年后可根据企业需求和实际工作表现签订劳动合同或解除用工协议,工作期间学生的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见习基地主要针对中高年级的在校生开展。见习期间,政府每月给见习学员发生活补贴,由见习基地先行支付。见习训练结束后,可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见习期满,如果双方都满意,可办理正式的录用手续。

参考文献:

[1]荣东平,罗建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二维分析[J].教育与社会,2009,(6).

[2]张爱民.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路径选择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实践能力就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