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中的人道主义原则

2009-01-14梁德友傅瑞林

学理论·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解思想政治教育

梁德友 傅瑞林

摘要:弱势群体伦理关怀原则是指导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何看待、理解弱势群体社会问题,进而采取何种手段和方式对弱势群体进行关怀的指导性策略。在弱势群体伦理关怀实践中,人道主义原则尤为显贵,它诠释的是对弱势群体作为人的理解和支持,表达的是社会各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在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实践中应秉持人道主义原则,给予弱势群体充分的尊重与理解,以符合伦理人性的方式对弱势群体进行关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解

中图分类号:B82-0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2—0001—03

弱势群体伦理关怀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所谓原则是指人们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依据。也就是说,原则不仅是一种规范,它规定人们实践活动“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且更主要的是它告诉人们“如何做”,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弱势群体伦理关怀原则是指导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何看待、理解弱势群体社会问题,进而采取何种手段和方式对弱势群体进行关怀的指导性策略。在弱势群体伦理关怀实践中,人道主义原则尤为显贵,它诠释的是对弱势群体作为人的理解和支持,表达的是社会各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在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实践中应秉持人道主义原则,给予弱势群体充分的尊重与理解,以符合伦理人性的方式对弱势群体进行关怀。

一、人道主义的科学内涵

提起人道主义,人们常常把它和救死扶伤、济危解困、敬老爱幼的行为联系起来,或者理解为人们之间相互关心、帮助和友爱的道德规范。印度知名的人道主义者V.M.塔孔德(V.M.TarKunde)写道:“我将人道主义定义为坚持心灵上的一种哲学和态度,它将作为个人的男人和女人放在首位,承认他们自由和有尊严地存在的权利。”[1]美国的科利斯·拉蒙特则称:“人道主义是一种哲学或生活的方式。”[2]

其实,作为一种思潮,人道主义(humanism)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us,原意为人性、人道、文明的意思,是一种有关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理论、思潮或文化运动。[3]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虽然也和其它学说一样可以在古希腊、罗马文明寻到端倪,但学者普遍认为,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是从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才正式出现的。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见神不见人”的社会,在“法力无比的天国世界”面前,人是无能和渺小的,没有任何理性和个人价值。在反对宗教神学的基础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产生了。从14世纪开始,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标志,以但丁、薄伽丘、达芬奇等人文主义思想家为旗手,他们高扬人的大旗,把人从天国拉回地上,反对神学,赞美人的尊严,歌颂人的伟大,推崇人的价值,强调人的现实幸福生活。把人对人的友爱、尊重及人的自由、幸福看作人生的理想和目的,掀起了争取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彻底否定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道德价值观的思想启蒙运动。十七、十八世纪,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人道主义思潮在英、法等欧洲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实现了人道主义从价值观到世界观的转向。同时,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则进一步把人道主义这一伦理原则和道德标准推广运用到整个人类历史领域,将其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的价值标准和是非善恶的标准。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价值标准强调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和基本权利,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个性自由等,包含着非常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伦理思想。但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则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哲学基础,把抽象的人道原则当作判断人类历史好坏的根本标准,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而不是真正的“人道”思想。真正的人道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才出现的。

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合理性扬弃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从内容上讲,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主要包括:①个人历史活动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人道主义强调人的主体价值思想,认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马克思在《神圣家族》指出:创造一切、拥有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他在阐述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时候一再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5]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现实的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生产出来的,人是历史活动主体。②人本身是社会的最高价值。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经常可以读到马克思对人的尊敬和赞美。他多次高度地评价无产阶级的内在价值和伟大力量:“那由于劳动而变得结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这些受尽劳动折磨的人纯洁无瑕,心地高尚。”[6]在1843-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使用了“人就是人的世界”之类的说法,说“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理论”,但他同时也明确地补充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7]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更是把人的自由、价值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③人全面而自由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在发展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把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具体化为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在《资本论》里,马克思提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9]恩格斯也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过论述: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0]

与以前的人道主义相比,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历史观与价值观同构的人道主义。坚持作具体的社会历史的分析,反对“抽象的人”、“永恒的人”,从而与抽象的人道主义区分开来,是人道主义的最高阶段与境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由于它较完整地表达了人的各个层次的需要和利益,概括反映了人们共同追求的基本价值,具有普适性和时代价值。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物质丰裕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物质焦虑与道德缺失的无奈与痛苦和不得不面对社会结构日益分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人道主义以人为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其基本道德指令,对于人们重塑精神家园,再构社会和谐秩序意义重大。

二、弱势群体伦理关怀中的人道主义

通过分析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人道主义原则的本质在于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与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其核心就是要尊重人权。也就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指出:“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11]具体到弱势群体的关怀实践中,要求关怀主体必须对弱势群体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理解,体现人文关怀。

一是要尊重弱势群体。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是人与动物相区分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也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12]。每个人的生命存在都弥足珍贵,需要被尊重。因此,对个体生命的尊重,重要的是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自主性,“如果我们尊重一个人,我们就必须肯定:一是他的自主性、二是他的隐私权、三是他的自我发展的权利。个人的发展应该是自愿、自动、自发的,亦即应该具有自主性。这样才能显示人的尊严(包括自尊)。”“如果个人的发展是为完成别人的意愿或是为了讨别人欢心,那么他这种发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那样做缺乏人的尊严”。[13]在我国,对社会弱者的关怀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施舍、恩赐的个人行为,而变为一种法定责任。任何人都不能有同情和施舍的心理对社会弱者提供救助,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是一种善举和仁慈德行的一部分;而弱势群体个人也不必再把接受救助视为一种低贱、丧失自尊的行为,因为这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坚持关怀中的尊重原则,就是要尊重弱势群体的需要、兴趣、个性、尊严、价值、自主性和自由,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在弱势群体关怀中“尊重”还是稀缺资源。以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为例,该《办法》的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以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特制定本办法”。管理色彩浓厚,具有较强的功利目的。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目的以及行政部门在实施《办法》的过程中,对强制性权力的滥用,使收容遣送制度失去了救济的本意,变得乏有“人情”和“温情”的控制手段,使本来应该“温情脉脉”的“救助站”变成了由“一副铁门、铁栅栏、铁丝网”打造的“监所”模样。这也就不难想象“滴血收容站”以及强制收容、非法收容,殴打、限制收容人员人身自由事件为什么屡禁不止。①为此,2003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新的救助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从“收容”到“救助”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变化,但救助理念却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真正使受助者享受家一样的温暖。从“收容遣送”到“救济管理”的转变,是人道主义原则的实践和彰显。

二是要理解。狄尔泰曾经说过:“自然需要给予解释说明,对人则必须理解”。[14]我国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理解是对人而言的, 不是对物而言的,对于物与物性我们运用“认知”,对于人和人性用的是“理解”。理解的出发点就是通过自己的类比、想象、领会而把握其他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的特点,用自己的全部精神因素去全面、完整地把握自我或他人的精神、意义与价值的过程[15];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界定理解的本质时,指出“理解最狭窄的意义表示两个主体以同样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而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示在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16]。由此可见理解是理解者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精神的一种复制和重构的过程。也就是说,理解人,就是理解人的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人的本质属性。在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中,关怀主体应以他的全部精神因素去全面、完整、深刻地把握被关怀者的精神、意义与价值,充分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关怀对象的心里,“将心比心”。关怀主体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要求关怀中的弱势群体,而是要用自己的心灵作为手段与尺度去衡量、体会被关怀者。要充分地理解弱势群体个体的愿望、追求、价值,把握对象,或是“设身处地”,以被关怀者的期望、追求、价值来规范自己。特别是在关系到弱势群体利益的相关制度设计上,不能程式化,缺乏人文关怀,而要换位思考,合理设计,充分理解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例如,据民政部2000年9月提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会议的背景材料,2000年6月实际处于低保线以下的人口是1382万,而当时领取低保费的只有303万人。原因是各地设下不少条条框框,如处于劳动年龄的、没有工作一律视为获得最低工资;发不出工资或没有领到下岗职工生活费的,一律认为由单位对个人负责;凡是女性佩带金首饰的家庭,或者家里有电视、冰箱等电器的,不在考虑之列(沈立仁,2005)。据一份在北京的调查发现,不少贫困家庭不申请“低保”的顾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担心寒碜、难看,怕丢人。这种情况尤以国有企业在职、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困难家庭为甚。其中曾担任过一些职务和30至40岁的人员想法最多,他们对领“低保”要在街道上张榜公示这道程序尤为不能接受,认为这样脸往哪放?这些家庭的生活多由亲友接济,靠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二是担心子女受歧视。许多困难家庭表示,孩子正在上学阶段,家里申请“低保”,孩子在学校也抬不起头,有的家长甚至担心孩子被打、受辱、遭欺负,担心孩子找不到对象;三是担心再就业受影响。有些下岗失业人员认为,现在的用人单位怕给本单位带来经济和其他负担,不愿意招用家庭有困难的人,申请“低保”也拿不了几个钱,反而可能给自己再就业造成麻烦。[17]再如,有的地方为了便于管理,对低保人员实行考勤制度,要低保人员每天到相关部门报到考勤,给低保户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18]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现行制度的伦理缺陷。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在弱势群体伦理关怀中必须坚持从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其苦境、苦衷,尊重其人格、尊严,用人道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伦理关怀。

注释:

①2003年3月17日晚10时许,结业于武汉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孙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上街,被作为“三无”人员送至天河区公安分局收容待遣所,后转送至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3月20日,孙志刚被打致死。被媒体称为“滴血的收容站”。参见http://news.sina.com.cn/c/2003-06-05/0221189182s.shtml.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库尔兹. 21世纪的人道主义[M].肖峰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388.

[2][美]科利斯.拉蒙特.人道主义哲学[M].贾高建、张海涛、董云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1.

[3]关于“人道主义”解释,可参考《哲学百科全书》“人道主义”条目,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696-700;《简明哲学辞典》“人道主义”条目,罗森塔尔,尤金编,北京:三联书店,1973: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1、118-11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0.

[7][德]卡尔·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C].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4- 535,64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4,760.

[1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46.

[12]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38.

[13]林毓生.热烈与冷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84-185.

[14]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三联书店,1988:237.

[15]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IJJ].教育研究,2000,(7).

[16]林文凯.沟通行动与社会连带:哈贝马斯与涂尔干社会理论之比较[A].阮新邦,林端.解读<沟通行动论>[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6.

[17]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3:274-275.

[18]重庆南坪要求低保户每日指纹打卡 被指逼人变懒[N].重庆晚报,2009-05-07.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理解思想政治教育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