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1-14史升步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物理教学措施

史升步

摘要:目前中职物理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对于中职物理教育还很不够。因此,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教育及中职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简述中职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结合创新教育论述了中职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 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279—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人们常说:“施教之功,贯在引导,立足转化,妙在开窍。”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从单纯的“学科教学”向“科学教学”转变。

我国的物理教学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有所发展,但是重视和研究的还很不够。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如今,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那么,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识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由于学生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于维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仅仅建立在学生被动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处理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中职物理教学要实行创新教育,首先要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有人把“创新、研究、探究、发明”列为新时期教师人格素质必备的要素。作为中职物理教师,对于追求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都应采取“不知足而常索”的态度,加强学习,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努力开阔学术视野,时刻关注物理学的发展和前沿,边实践边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改革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渗透物理学发展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纵观我国物理发展史,在一段时期内是走在世界的前列,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天象的观察记录,战国时期的《墨经》中记载关于力的概念及杠杆原理。北宋沈括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论述磁偏角的人,以及我国的指南针、印刷、造纸、火药的四大发明等,介绍这些成就使学生树立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物理学史表明,追求真理和献身精神是物理学家取得成就的精神力量。伽利略因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在晚年横遭教会的迫害,布鲁诺在走向火刑场时仍然大叫:“它(地球)仍然在转动!”富兰克林为了研究雷电而冒险进行放风筝的实验,居里夫人为研究镭而经历苦难,成功后并不为财富所动,这些感人的事例对于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及科学精神很有感染力。

2.改革物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如常用的间接测量的实验办法,“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测量微小量的“叠加法”、“替代法”和“比较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养成对教师的依耐性,制约学生思维的拓展,压抑学生主动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革物理实验教学。例如:(1)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2)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3)独立设计实验,撰写实验报告;(4)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5)考试为笔试与实验操作有机结合的考核形式。总之,要让实验真正成为发展智力、实践创新能力的领域。

3.改进教学方法。中职物理教学一定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要从传统的教师主控取向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在教学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能力为主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加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用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发现”。任何科学学说的起初都是大胆的猜想起步的。所以,首先要启发学生大胆猜想,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最能体现人的创造力。例如:人站在体重秤上,猛地往下一蹲,体重秤的示数将如何变化?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想,然后教师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到不同结论,加强了学生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力求做到“稚化”自身,即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所遇到的“问题”。因为,有的教师看来是不起眼的小问题,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所以,教师在备课、设计课程、实验时就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演示或学生实验,也可以是物理学家的创新经历和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而且培养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既可以在试验中,也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习题讲解中,中职物理创新能力的教育在目前也许看不到特别的效果,但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必定在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显现出来。(责任编辑/ 王建国)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物理教学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一条红线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