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规律性

2009-01-14高育红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规律性社会主义

高育红 周 艳

摘要: 从古至今,中国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特定的价值体系,但是历史会检验出真理和谬误,经过反复的失败和成功的历练,最终历史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它是我党的理论创新,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律性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08—0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时候,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认真研究这一重大课题,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决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从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层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毛泽东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历史必然性。

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儒家所津津乐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这段文字所描绘的美好社会蓝图,具有经久不衰的非凡魅力,成为后世许多仁人志士用以激励自己和群众谋求改造社会的远期目标。首先是太平天国的“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大同理想,后来是孙中山的“18世纪之末,19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2] 为了纠正近代西方文明的缺失, 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民主主义之外,又揭出民生主义。但都没有真正找到中国的成功之路,二者都以失败而告终。

时至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也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得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受到来自教条主义的干扰。从1937年11月底到1938年9月底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开幕,毛泽东领导了一场反对王明教条主义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3] 这场斗争,引发了延安整风运动,从而在中国革命史上,彻底结束了教条主义的影响,开始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中国革命在新时期的胜利前进。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丧失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混乱局面,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了一段曲折的历程。但也正是这样,才有邓小平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将马克思主义正确运用于实践中并不断发展创新,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经验时邓小平强调:“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4]

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鼓舞我国走向现代化的旗帜

毛泽东同志最早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现在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的成果。实践也已证明:中国革命成功要依靠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改革成功要依靠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依靠胡锦涛的和谐社会主义理论与十六大以来的成功实践经验。

1980年3月,《人民日报》在转载《北京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时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全体人员根本利益的一致,决定了人们必然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个共同的理想,就是人们对于未来的共同利益的追求。当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通过大家的艰苦奋斗,去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5] 邓小平同志对理想问题也非常重视,他提出的培育“四有”新人的主张,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有理想”。1985年9月,他出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时指出:“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就是我们的真正优势。”[6] “共同理想”的正式提出是在1986年召开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论述理想建设问题时,使用了“现阶段共同理想”的概念。决议的第三个问题专门论述“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7] 此后,共同理想教育成了我国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把“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定为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个主要目标。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8]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续高度重视共同理想教育,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共同理想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此来指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保持中华民族国家统一、自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的柱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犹如社会的“粘合剂”,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集、整合在一起。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召唤力和推动力,可以焕发全体人民的斗志和责任心。面对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充满挑战和风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和谐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奋发进取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最大限度的形成全社会精神与思想共识。

时代精神代表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反映历史进步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先进思想文化,因此,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理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建设和谐文化,弘扬和培育我们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弘扬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我国人民的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自主、平等、竞争、效率的观念;扶贫济弱、公平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民主、科学、法治的理性精神。正是依靠这些精神,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21世纪,我们要始终立于时代潮流的前列,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反映时代精神的思想道德价值观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创造我们时代的新文化。为中华民族稳住当今强国和政治大国地位,成为当今的经济特色世界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得中国发扬优秀传统,从古代文明到现代文明,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以德立国的国家

社会主义荣辱观渊源于追求和谐与均衡自足的中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土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成长于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体现着一种纯朴淳厚的道德情感和人间亲情,既反映人的道德价值,又凸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荣辱观念。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可见,个人的荣辱、耻感,不只是人性的标志,还关乎民族和国家。因此,小至个人,大至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都是十分重要的。他具有强大的凝聚功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能发挥精神统摄力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形成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思维模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进而推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建设,可以通过内隐的或潜在的道德力量作用于现代化建设主体人的发展的现代化,从而塑造出一代又一代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各类人才。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功能,它一旦树立并为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遵奉,就能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到民族成员的心理、观念之中,成为行动的指南,成为规范、引导全民族进步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而且具有强烈的激励功能,能够对社会成员形成一种感召力、推动力。

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世代养育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具有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尽内忧外患,之所以今日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一代代志士仁人不懈奋斗,甚至为国献身,在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不断传承。

以史为鉴,诚信是我们立身、修德、处事的根本,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诚信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则更为重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总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是今天我们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渊源,是我们能够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的资本,我们将继续继承这份财富,成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

五、结束语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多种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不同的,但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会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社会的进退治乱。任何一个民族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和稳定社会、抵御干扰、推动发展的力量主要靠社会核心价值观来激发的。世界每个时期的变革,每个国家的时代变更,都会先有一个价值判断出现,进而形成那个时期特定的价值体系,推动时代的发展。二战后日本、韩国的崛起也都是其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超强的凝聚力,使整个民族团结奋进,最终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坚持政治文明的人类精神遗产,坚持民族国家独立意志,坚持基于民族精神遗产的道德品质,其“软实力”能使得国家从发达走向更进步。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坚持自己时代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现在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和文化追求,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运用文化这种“软力量”,从价值观的深层次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通过扩大社会思想共识,把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注释:

①中共十六大报告。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民报〉发刊词》.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00:288.

[3]李大钊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

[4][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144.

[5]张同刚.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N].人民日报,1980-03-23.

[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8

-1179.

[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6.

[9]高庆.文化自觉的“软力量”[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

[10]何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文化建设[J].中青年学者论坛,2007,(7).

[11]周荫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4).

[12]于伟峰,商植桐,韩剑锋.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9).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体系规律性社会主义
What Is the Hidden Card?
基于“电场强度”角度研究高中物理的规律性教学模式
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思
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探讨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