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

2009-01-14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素质教育改革

李 宏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6所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现状的调查,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的分析,探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育选项课的发展前景,并对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已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体育课程;素质教育;改革:体育选项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252—02

一、研究背景

面对21世纪的全球范围“现代人才竞争”,世界各国都在培养高科技和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社会学家安德鲁斯教授提出的“现代人”——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当今大学校园的现代人必须是“会外语、通电脑、能驾车、懂法律、体魄美”的五项全能人才;江泽民主席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必须尽快构建一个具有符合国情特色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平台。学校体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程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近些年来各省市在学校体育教学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和研究,但是成效不明显,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每学期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依旧是围绕完成每学期考试项目上进行安排。本文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大纲、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分析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使体育课程——体育选项课的改革走出一条新思路。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对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6所开展体育课程——体育选项课的高职院校进行走访,调查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大纲、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状况、经验和问题。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大量查阅了有关文件、有关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论文和对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作出了研究和分析。(2)访谈法。对浙江省6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体育课程改革的高职院校的负责人和教师进行调查访问,共同探讨高职院校发展前景。(3)问卷调查法。在专家指导设计了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的问卷调查表,表明问卷所列问题能够反映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向浙江省6所职业技术学院1 000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 000份,回收972份,回收率97.2%。(4)实践法。本人在自己所在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相关的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研究,验证在新教学模式下的相关体育课程改革的可行性。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

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育选项课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和束缚,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都受到了压抑,不能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随着近年来职业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体育课程改革尝试,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还要考虑他们的情感兴趣、生活背景进行课程设置,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育选项课的开展,因此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调查显示,有93.1%(905人)的同学认可体育选项课的形式。

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育选项课开设项目的现状。在调查中发现,各高职院校基本上是根据学校的场地设备、教师的条件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设体育选项课项目,开设的项目较多,学生的可选性较大。

从表1统计的情况可以看到,一些在高职院校中有较高的知名度等传统项目,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参加的人数很多;一些比较时尚的运动项目,如网球、体育舞蹈、轮滑,参加的人数很多;以及实用性、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项目如健美操、跆拳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是在追求一种与个人兴趣、时尚潮流相符合的运动项目;一些室内比较轻松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选课的学生较多,一些比较累的项目如健美、足球、武术选课的学生较少的现象。

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育选项课上课时间的现状。在调查中发现,各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活动的时间各高职院校基本相同,基本上是根据学校的场地设备、教师的条件安排上课的时间,星期一~星期五上午3~4节(9:50~11:10左右)和下午1~2、3~4节(13:30~16:30左右)。

4.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育选项课教师的聘任方式。各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选项课的各项目教师一般有上级指示、竞争上岗、学生选择、综合考虑。

5.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育选项课的目的、目标、任务、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现状。与高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目的、目标和任务区别不明显, 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与中小学雷同,教学的组织形式(体育选项课)虽有突破,但整体而言依旧是班级上课形式为主。

(二)研究结论和对策

1.当前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的开展,对于尽快适应职业教育总体改革的要求,发挥高职院校体育的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它还是暴露出在指导思想、教学大纲、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依旧是围绕完成课程考试项目上进行安排的问题,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情况。

2.解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定位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课程是在追求一种与未来定向岗位职业群的要求相适应的体育课程样式。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未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定位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改革:(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从唯“生物体育论”向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三维体育观”转变;(2)课程改革的目标开始朝着“多目标”、“多功能”的方向转移;(3)围绕着课程的设置、类型、定位和内容进行改革;(4)根据现实提供的条件体现出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向“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思想转变;(5)课程评价体系从身、心两方面效果考虑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必须要注重学生体育选项课项目的选择、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体育技能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推进实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3.解决体育选项课上课时间安排的问题。体育选项课上课时间的安排要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学生认识的方面进行安排,而不是只从学校和教师认识的方面进行安排,上课时间的安排可以从星期一~星期五上午3~4节(9:50~11:10左右)和下午1~2、3~4节(13:30~16:30左右)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从表2统计的情况可以看到: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选项课的上课时间安排有不同的选择,但是他们对下午和傍晚的③、④、⑤这三个时段的选择还是相对集中,这恰好与一天内人体运动机能的高峰期相符合;如果考虑到场地和教师安排,对上午和晚上的②、⑥时段选择也是可行的;以把体育选项课的上课时间主要安排在③、④、⑤时段,其次安排在②、⑥时段是具有很大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育选项课教师的聘任方式。各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选项课的各项目教师一般有上级指示、竞争上岗、学生选择、综合考虑。在聘任中存在有一些责任心、个人魅力强的教师会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一些责任心不强的教师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象,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前者的工作量,同时适当减少后者的工作量,从而在工作报酬上体现出来,以达到奖优罚劣的效果,刺激教师提高工作责任心和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师评价标准必须严格统一,防止出现个别教师放宽标准来提高学生评价的问题。

5.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践课应充实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内容。高职院校教育的性质决定其为职业定向教育,培养目标决定必须发展学生适应将来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基于这一特点,在体育实践课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本岗位群有关的身体训练、增强体质和防止各种职业疾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践课有以下五个措施:(1)职业实用身体训练是一种专门化的体育过程;(2)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任务;(3)学生职业体能训练的基础形式是体育课、课外作业、课外职业性体育活动和实操模拟技能训练竞赛等形式;(4)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手段;(5)身体训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曲宗湖.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Z].学校体育信息汇编,1995:3.

[2]吴忠义.对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8,(18).

[3]罗元芳.素质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J].教育评论,1996,(1).

[4]宋湖.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M].贵阳:贵阳教育出版社,2002.

[5]张宏成.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现状的研究与分析[J].体育学刊,1996,(1).

[6]陈杨光.中国当前课程论研究热点评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6,(3).(责任编辑/ 王建国)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素质教育改革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