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问题成因及其对策
2009-01-14许鸣
许 鸣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中贫困生所占比例增加,这类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问题是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我们才能找出了这类群体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从学校、政府和社会的角度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238—02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及构成
贫困大学生主要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专家这样界定: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为贫困生,低于90元的为特困生。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现状,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可能不够准确。笔者认为贫困大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按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足100元,本人提出申请生活补助或助学贷款,家庭所在乡、镇政府或工作单位出示家庭经济收入的证明,辅导员根据该生平时生活状况讨论和审议,校学生处审核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
笔者从本年级的贫困生分析来看,其构成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相对固定的人群。包括来自西北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父母只靠土地为生,收入随着自然环境时好时坏,生活不稳定;来自城镇家庭,父母无固定工作,收入微薄且不稳定,难以承担学生的固定生活和学习开支;家庭负担沉重者,多是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弟妹要抚养,家庭经济不堪重负等三种。二是非固定人群。即家庭有重大变故的学生,如家庭经济变故——家人或本人病重需要支付高额医疗费,甚至负债累累,生活难以继日;家庭婚姻变故——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不断攀升,部分学生因父母离异导致生活学习费用供给不正常,学习生活费用也就成问题。尽管贫困大学生的构成各有各的不同,但他们在高校里却有着共同的特征。
二、贫困大学生基本特点
据估计,本校贫困生所占比例达到30%左右,笔者所带年级的学生中,贫困生比例大约为26%,从这些贫困生的基本情况调查表以及对其平日生活的了解来分析,他们中绝大多数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家庭,或者家中发生重大变故,经济拮据,生活十分困难;由于贫困,他们又成为了学校中相对的弱势群体,具有孤僻内向、忧郁自卑等消极的心理特征。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贫困生生活状况普遍较为艰难。随着我国高校学费、生活费水平的逐年上升,贫困生的生活状况也普遍较为艰难。我年级有50%左右的贫困生入学时学费是靠全家节衣缩食积攒;有20%的贫困生学费来源于向亲友借钱,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还有20%左右的贫困生学费拖欠;有一半左右的贫困生每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其中“吃饭”一项是绝大多数贫困生的最主要开支,他们基本无能力购买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
其次,贫困生对校园生活不适应。由于他们大多来自欠发达地区,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与大城市不同,导致他们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方言较重,与同学交流困难,影响了自己社交的信心;有很多贫困生不适应一些现代化的工具,使得他们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里显得十分不适应。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心理敏感的群体,当他们面对过多的“不适应”时,往往容易导致自卑、焦虑和自我封闭心理,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可能会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再次,贫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日益凸现。由于经济拮据、生活不适应、面临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和封闭的状态中,表现出过分敏感与性格孤僻内向,容易自叹不如、盲目自卑;顾及面子、拒绝帮助等等。不过目前很多研究往往以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为重点,主要探讨由经济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问题,如不平衡感、自卑感、失落感等等,却常常忽视由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适应问题。
除了上述劣势外,贫困大学生同时还表现出许多优势。
首先,贫困生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极高的积极性。他们肩负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绝大多数同学都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在课余时间里,阅读课外书籍是最主要的业余爱好。本年级约有60%以上的贫困生获得过“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项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及各类奖学金,体现出其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其次,贫困生的社会适应程度普遍较高,心理更加成熟务实,面对困难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生活所迫,贫困生的社会化进程普遍较同龄人早,社会经验相对丰富;较多的打工和社会实践经历又让他们克服了许多大学生具有的“骄娇”二气,意志比较坚强。大多数贫困生都能做到自立自强,实践成才。他们遇事比较有主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显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三、贫困大学生特点成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这些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这些社会根源使得贫困生的心理、生活状况发生着复杂的变化。
1.“金钱至上”的影响。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2.对贫困生资助方式不当的影响。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感到是在接受施舍,精神上受到了挫伤,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甚至拒绝资助。
3.学费的畸形高涨。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5年全国高校收费大都达到了5 000元以上,而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年收入也只有3 255元。我校地处陕西又是文科类院校,虽然学费没有超过5 000元,但对于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学费必是一项巨额支出。高校收费的增幅与我国人均收入增幅不相称,无形中造成贫困生的比例快速攀升。
4.分配制度的改革。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学生没有“后盾”可以依赖,不够自信,因此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
5.社会保障机制的落后。我国教育储蓄基金所覆盖的群面相对狭窄,很多的农村贫困家庭并不知晓这种基金的存在,并且基金所针对的又是有固定收入的小康家庭,农村的孩子根本得不到社会保障机制的帮助。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制还不成熟,许多银行也不愿意承担高校贫困生学费、生活费这类的没有担保的、没有利息的贷款风险,使贫困生在入学前仅有的一线希望再度破灭。
6.高校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关注主要表现在经济资助方面,而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了解、关注的较少。青少年在求学期间,正是其人生观、世界观逐渐成型的时期,助困与育人相脱节,使贫困生产生不健康的心态和心理问题,这必将影响其人格发展。因此,在强调和谐社会、强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还要强化育人环境,形成和谐成长氛围,注重贫困生人格培养。
四、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对策建议
1.完善学校和政府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目前高校贫困生工作已基本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包括在学校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设立助学岗位使贫困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助学金、由政府拨出专款对贫困学生给予的补助、一年一次的减免学费等。愿国家、社会、学校共同努力,共同关注,使得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资助。
2.建立合理的贷款制度。高等院校应该积极与银行合作,建立全方位的贷款制度。学校可以为银行提供在校贫困生的详细情况,不能仅限于学生与银行的中介角色,如实反映贫困生的要求,使银行了解到正确的信息,制定针对贫困生的贷款计划。应该特别注意新生的贷款工作,避免出现学生因不了解相关政策,而放弃深造机会。在监督还款上,学校可以通过保留毕业证书原件督促毕业之后的贷款申请人按时还款。这可以使银行更放心地向贫困生提供优惠政策。
3.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保障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通过思想道德修养等公共课程,以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发现和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高校还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勤工助学渠道,在为学生争取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减少其在社会上打工可能遇到的风险。广大教师尤其是辅导员更应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引进专业社工。高校对贫困生的工作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或学生工作机构解决外,在条件的允许下,还应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合理地引进专业社工,包含对贫困生的专业心理辅导、对社会捐助的争取和管理,以及与贷款机构的合作。这些内容都需要专业的社工人员来进行操作、管理,从而更合理、有效地解决贫困生问题。该体制可以先在某些高校中进行试点。高校的社工人员可以对贫困生进行定期、匿名的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缓解压力;还可以开展基金会、企业与贫困生之间活动,找到可以让捐助人和受助学生互惠互利的帮助方式;另外,社工人员还可以引导贫困生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胡捷.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桂世权.谈辩证认识贫困大学生心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邵贵平.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3).
[4]刘平,吴燕.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管理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9).
[5]李佳.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效果评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3).(责任编辑/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