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探析

2009-01-14宋举洋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宋举洋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思想理论引导的指导思想和方向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一致性;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快捷性、互动性等新特性改善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媒体的交互功能为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提供了技术条件;新媒体的感染渗透功能, 使官兵在接受教育中入眼、入脑, 入心, 在身心愉悦的境况下接受教育, 这是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21—02

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诸如网络、手机、博客、虚拟空间等新媒体形态,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深度空前的媒体革命浪潮[1] 。技术革新的力量催生出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与通信技术平台开始成为部队官兵接受教育、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各级政治工作者要从开发、利用、控制的视角,认识新媒体的发展对当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正确而有效地开发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导向、教育、交互、感染渗透等新功能,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体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理论导向功能

首先,新媒体对培养军人政治认知具有导向性。导向性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目的性和超越性的本质体现,主要有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和行为规范导向三个方面。新媒体在发挥导向功能方面,借助自身在获取信息、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等方面的特别优势,对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广泛宣传,追踪报道,深入讨论,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较多素材和信息,新媒体合力构筑起的强大的舆论场,引发了军人对政治、社会问题关注,促进了军人道德责任意识启蒙和强化,唤起他们对政治问题重要性的认知。

其次,新媒体对塑造军人政治态度具有很大的潜能。美国政治学家科恩说过这样一句话:“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 [2] 新媒体是当前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它对重大事件倾向性的观点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军人的政治态度。媒体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在政治话语领域中坚持的方向,我国的大众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在现有体制下,新媒体在政治领域对青年军人引导上基本可以杜绝出现较大的偏差。同时,新媒体广阔的信息处理平台,良好的包容、宽容的舆论氛围,对塑造军人理性、积极的政治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媒体商业属性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对军人价值观的冲击。

再次,新媒体对坚定军人的政治思想具有特殊的优势。政治思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己和系统的反映。新媒体便捷、高效的传播方式,加速了新的思想成果的传播以及由此形成人们思想的相互撞击,促进了多种思潮和价值体系相互兼容,成为主流意识与各种思潮交锋的主阵地,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影响,其中错误的、消极的甚至反动的东西,极易对青年军人产生误导,腐蚀思想,消磨斗志,却同时也可能成为启发他们责任意识,强化或改变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与平台。

二、新媒体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功能

第一,新媒体开放的信息传播途径扩展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新媒体依托先进的技术联通了世界,它所具有的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等优势,可以将一个点引起的震荡波及全球任意角落,影响力不可小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体,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吸纳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进行继承与创新。另外,新媒体在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政策时,突破性的改善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而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第二,新媒体灵活快捷的信息传播速度丰富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座谈、讨论、谈心等是军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而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架设起一座信息“高速公路”,在最短的时间,通过文字、语言、图片或者相互交流等方式,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官兵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教育,极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使思想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第三,新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强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统一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制造者双重身份,主客体双方相互沟通,相互感染,这种由信息提供者、服务者、接受者共同作用而构成的无限循环互动,模糊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的定位。这种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交流,从而有利于增强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

第四,新媒体虚拟的信息传播环境提高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新媒体传播技术打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对现实世界真实个体身份、职业等重要社会特征的掩盖,无形中放大了虚拟环境中的自定义角色,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减少了心理防范。虚拟环境下,教育主客体可以通过博客、论坛、网络聊天等形式“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正实现畅所欲言。教育者能够通过交流了解受教育者最真实的想法,及时解决他们思想、学习和生活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切实提高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新媒体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互功能

第一,新媒体交互功能中的可控性,有利于官兵自主地搜索、选择、运用信息。交互功能是新媒体,特别是网络、手机等载体的特殊功能[3] ,其显著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可控性。它使官兵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控制、自由选择,真正使官兵能够带着问题进入情况,根据需要搜索信息,调动了官兵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官兵搜索、选择、运用信息的自主性,使官兵能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官兵认知主体的作用。

第二,新媒体交互功能中的实时性,有利于官兵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促进。交互功能的实时性,即官兵能按自己所需随时地、快捷地、无延迟地从媒体获得信息。包括教育进行过程中在技术层面体现出的交互、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以及受教育者彼处之间的交互。其中,技术层面的交互,是官兵通过媒体本身所具有的测试功能对自我情况的判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交互是通过教育者的实时辅导解决官兵自主学习封闭性的问题;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则可以同时完成两个个体间的交流及多个个体间的组合式讨论。利用媒体交互的实时功能,进行协作式的学习,增强了官兵受教育的成效。

第三,新媒体交互功能中的开放性,有利于官兵主动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新媒体交互功能的开放性,体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交互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支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信息资源进行组合、控制。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成为开放性的创造过程,官兵在接受教育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官兵可以建立自己的学习信息库,可以不断吸收最新的资源,转化生产自己的作品。在这种开放性的交互中,官兵受教育的过程就演化成一个创作的过程。

四、新媒体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染渗透功能

首先,新媒体的感染渗透功能拓展了官兵直观认知的空间。新媒体凭借技术的先天优势,多元的传媒形态以及超时空、数字化的虚拟传播方式,超越文化界限,促进全球范围内先进思想意识和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播和相互融合,为官兵拓宽视野,更好地了解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吸纳优秀的文化成果,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将教育的内容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为官兵自觉学习新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其次, 新媒体的感染渗透功能体现了官兵主动、自由、探究式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真正实现了官兵接受教育的平等、交互、敏捷、细致,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他们可以开启情感大门、打开思维想象的翅膀, 调动各种感官去认知世界。近距离的网上点击, 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形成了官兵在心理上主动接触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状态。这样,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引向“立体”, 由“单项”引向“多色”的转换,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丰富多彩。

再次,新媒体的感染渗透功能消除了官兵间交流的隔阂。信息的互动就是学习意识、教育情感的互动, 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话。新媒体环境下,通过互动互助的论坛、交友、电子邮箱等提供协作式教育和心理咨询, 来了解官兵的思想动态,解答官兵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障碍,同时也可以引导官兵对部队的发展、管理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充分发挥出新媒体“渗透式”隐形教育的功能,这样无形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比面对面的交谈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有效。

就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过多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教育载体等外在因素发生的变化,而忽略教育者在其中的“控制力”,往往会使我们的教育缺乏内在的价值承诺和理想引导,从而趋向于完全的工具化和手段化。我们必须接受并正视新型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对新媒体的研究和思考,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官兵媒介素养,构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阵地,健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管机制,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的立体化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开芬,朱磊.网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功能探析[J].党史文苑,2006,(16).(责任编辑/ 李璐瑶)

猜你喜欢

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