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病常常有,心药需常伴

2009-01-12张其成

中外书摘 2009年1期
关键词:朱丹溪齐王华佗

张其成

有一句话叫:“心病还需心药治。”光吃外在的药物是治不好心病的,还需要用“心药”来调节人的情绪。

《黄帝内经》用了大量的篇幅,告诉我们治疗情志病的方法,很有意思,这些方法并不是吃什么药,而是用情志来治疗情志,用一种情志来治疗另一种不正常的情志。这种方法叫“五志相胜法”,相胜就是相克,情志、情绪之间是互相克制的。

五种情绪互相克制,就好比是五行,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

思虑过度,愤怒来治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愤怒对治忧思的故事。战国时期,文挚治齐王就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疗法的范例。据《吕氏春秋·至忠》记载:战国时代的齐闵王因思虑过度而患病,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才能治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恭请不到,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行,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以粗话野话激怒齐王,齐王实在忍耐不住了,便起身大骂文挚,一怒一骂,思虑一泻,齐王的病也好了。齐闵王病好后,不能谅解文挚对自己的无礼,也不听太子和王后的百般解释,最终还是把文挚投入鼎中活活煮死。文挚的惨死,成为古代医学史上第一个以身殉职的悲壮事件。

古代神医华佗也善于用这个方法。华佗给人治病,经常在出其不意的时候用情绪相克的方法来治疗情志疾病。有一个郡守,由于思虑过度得了病。于是就请华佗来给他治,华佗就说了:“我可以治你的病。但是你必须给我多几倍的酬金。”那郡守一想,华佗是神医,他既然出了这个高价,就答应给他吧,于是就给了他很高的酬金。华佗收了酬金以后,不仅没有给郡守治病,反而留了一封信一走了之,信里把这个郡守给痛骂了一顿。这个郡守一看书信特别生气,一气之下就吐了很多黑血,一下子把郁积的东西全吐出来,没想到这个病就好了。原来华佗是在用激怒的办法来治疗思虑过度、抑郁成疾。

《儒门事亲》记载:有一个富家妇女,由于思虑过度,两年不寐。名医张子和诊脉发现她的两手脉俱缓,是伤脾了,因为脾主思虑。所以就和她的丈夫一起商量采用怒而激之的办法,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一个处方也不开就走了。结果,这个富家妇女大怒,出了一身大汗,当晚就睡得很香了。连续几天一直都睡得很香,食欲大开,后来一把脉,病全好了。

这个故事说明思虑过甚可以使人的行为和活动调节发生障碍,致使正气不行而气结,往往阴阳不交而不寐,当愤怒而激发它,逆上之气冲开了结聚之气,兴奋之阳因汗而泄。致阴阳气交。

《四川医林人物》里也记述了一例用愤怒治愈抑郁的病例:青龙桥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能接近灯光,偶尔出来则病情加重,遍寻名医而屡治不验。一天,名医李健昂经过此地,家人忙请他来诊视。李氏诊毕,并不处方,却索取王生过去写的文章,故意打乱句读,高声朗诵,错误百出。王生大声叱问:“读者谁人?”李大夫不仅不理他,反而声音提高。王生气愤至极,忘记了怕亮光的毛病,跑出来夺过文章,就灯而坐,并指责李氏:“你不解句读,为何在此高声嘶闹?”儒生一怒之后,郁闷得泄,病也就好了。

以愤怒对治思虑,是利用发怒时肝气升发的作用,来解除体内气机郁滞的一种疗法,它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或情绪异常低沉的病症。

恐惧过度,思虑来治

如果一个人觉得非常的恐惧,“杯弓蛇影”,那么应该怎么治呢?

“杯弓蛇影”的故事出自《晋书·乐广传》,是说乐广有一位要好的老朋友,好久没有见面了。有一天老朋友来了,乐广用酒款待他,这位朋友举起酒杯,刚要喝酒,隐隐约约觉得杯中好像有一条蛇,可是老朋友的好意又不好推辞,于是把酒喝下去了,这一下可不得了,顿时觉得浑身不舒服。乐广很纳闷,哪儿来的蛇呢?仔细寻找,发现墙壁上有一把弓,倒映在酒里像一条蛇。乐广又倒了一杯酒给他,问他:“你看看酒中还有没有东西?”老朋友一看:还有啊。乐广于是告诉他这是墙上弓的影子,老朋友豁然意解,顿时毛病没有了。后来形成了一个成语叫“杯弓蛇影”,说明由恐惧引起的疾病、紧张的心理状态,可以用“深思”的方法来解除。

《黄帝内经》早就告诉我们这种方法,叫“思胜恐”,就是让恐惧的人去思虑,去思考引起恐惧的原因,把原因搞清楚了,恐惧自然就消失了,所以说思虑可以克制恐惧。

再举一个例子,在《儒门事亲》里面记载了名医张子和,有一天给一位官人的妻子治病,她患的是“恐惧症”,看到什么都恐惧,惊慌失措。张子和没有给她开药,只问她为什么恐惧。等张子和听明白后,就把她恐惧的原因一个一个给她分析出来。明白了原因之后这个人就不恐惧了。

还有一个叫卢不远的名医,有一天一个姓沈的病人来求治,其实他就是怕死,卢不远给他细心开导,说了很多人生的道理,然后还开了一个方子,他听了心中渐渐开朗了。没想到,第二天,他又来了,说回去占了一卦,卦上说他十天必死。这一次,卢不远没给他吃药,而是留下他在自己家中,跟他说话,替他排解,跟他说一些佛家和道家对生死的认识,和他一起参禅悟道,一百天过去了,他不仅没死,而且从此以后再也不怕死了。

这种故事还有很多,我们现代人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也会非常恐惧。其实所有的恐惧都是有原因的。按照佛家的话来说,一切都是“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治病一定要找到原因,其实西方也用这种治疗方法。比如弗洛伊德在治心理疾病的时候,大多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就是分析你小时候受过什么伤害,有过什么“情结”,当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稍微窄了一些,基本上都是归结到性的问题上,比如分析一个人小的时候,是不是有性压抑,是不是有恋父情结或者恋母情结。进而用这种方法来治疗心理疾病、精神疾病。

以思治恐,主要是通过“思则气结”,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地排解某些不良情绪,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大喜过望,惊恐来治

如果一个人大喜过望,伤心了,喜得气血上涌,用什么办法来治呢?《黄帝内经》上说可以用恐惧的办法来治,叫恐胜喜。

《洄溪医书》里记载一例喜病恐胜之例:有一位新考上的状元,告假返乡,途中突然病倒,请来一位医生诊视。医生看后说:“你的病治不好了,七天内就要死,快赶路吧,抓紧点时间可以回到家中。”新状元垂头丧气,日夜兼程赶回家中,

七天后安然无恙。其仆人进来说:“那位医生有封信,要我到家后交给您。”只见信中写道:“公自及第后,大喜伤心,非药力所能愈,故仆以死恐之,所以治病也,今无妨矣。”

这种方法又叫惊恐疗法,适用于神情兴奋、狂躁的病症。这个故事说明喜伤心者,可以恐解之。为什么呢?《吴医汇讲》解释说:凡人之气,以平为期,要适中、适度,不及和太过都会得病。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笑不休说明喜乐太过。“有放心而不知求其心”,所藏之神也就涣散了。至于恐能胜喜,是因为喜为心志,恐为肾志,水能制火,符合水火既济之道。人在喜极的时候,突然遇到恐惧之事,莫不反喜为忧。

“喜之情缓于恐,而恐之情急于喜”,可见水火克制和人情志相胜的道理实在是完全印合的。

忧愁悲伤,喜可以疗

如果一个人忧愁悲伤。首先影响到肺,伤了肺,可以采用一种喜的办法,让他高兴,高兴了之后,自然就不忧伤了。这种方法又称“笑疗”,对于那些神伤而表现得抑郁、低沉的种种病症。都可以使用。这一点大家都明白,问题是怎么才能让忧伤的患者高兴起来呢?古代的名医有很多办法。

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抑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影响到肺,气喘、气逆,请名医给他诊病。名医一问是因整天忧伤造成的,就先给他把脉,把完脉之后,沉思冥想了半天,最后说:“从你脉象上看,你是月经不调。我给你开个调理月经的秘方,你吃了保证七天就好了。”然后给他开了一个处方就走了。巡抚听了这话,先是一愣,等缓过神来,嗤之以鼻,大笑不止。连连说道:我堂堂男子怎么能“月经不调”?真是荒唐到了极点。从此,每回忆这件事,就大笑一番,乐而不止。不久他的忧伤病就治好了。这个故事被《医苑典故趣拾》收录。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有一次给一个秀才看病。这个秀才是一个年轻人,他的老婆刚刚去世,他感到很悲伤,就成天哭哭啼啼,精神萎靡不振。求尽名医,用尽名药,也没有效果。朱丹溪怎么为他治疗呢?朱丹溪认认真真把着他的脉,之后沉思了半天,告诉这个秀才,你有喜脉,你怀孕了,看样子恐怕已经有几个月了。完了之后还说恭喜恭喜,然后就走了。这个秀才一听就乐了,捧腹大笑,说:“什么名医,这么大名鼎鼎的医生,男女都不分,连我是男的都不知道,我是男人怎么能怀孕?庸医也!”后来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笑。还把这件事作为奇谈笑料告诉别人,与众人同乐。这么一来。他食欲增加,心情开朗,不久忧伤也就没有了。后来朱丹溪才告诉他这是以喜乐制胜悲忧的治法。

愤怒过度,忧愁来治

一个人如果愤怒伤肝了怎么办?可以用忧愁来治疗。这叫忧则胜怒。

古代曾经有一个贵人,他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怒,最后影响到眼睛,患上了白内障。得了这病以后,就请了医生来为他医治,医生一看,发现是由于多怒、脾气暴躁引起的,所以就采用一种情绪调理的办法。这个医生诊断之后说,你眼睛有白内障这并不要紧,很好治,你的最要命的病其实是在你的右腿上,你的右腿长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很难治。过不了几个月,你的右腿就要烂掉了。这贵人一想情况这么严重,就开始担忧了,一天到晚担心自己的腿。本来是脾气很暴躁的他,现在整天担心腿坏掉。渐渐地,暴躁的脾气就没有了,暴怒那种情绪被压抑住了,心理平和下来。这样过不了几个月,他眼睛的白内障也渐渐好了。其实他的腿上并没有长东西。医生是要用忧伤转移他的怒气,这样肝火就下降了,起到了平肝去火的功效。

《黄帝内经》情志对治的方法其实是采用了五行相克的原理,当然使用的时候不必要太拘泥。往往一种情志太过,可以采用相对的多种情志来治疗。朱丹溪就说过:如果一个人喜伤心了,可以导致癫痫。既可以用恐惧来克制它,也可以用愤怒来缓解它。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在运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因素所导致的病变时,一定要注意刺激的强度,治疗的情志刺激,要超过、压倒致病的情志因素。有时候可以采用突然的强大刺激,有时候可以采用持续不断的强化刺激,否则就达不到以情胜情的治疗目的。

猜你喜欢

朱丹溪齐王华佗
朱丹溪拜师
邹忌劝齐王纳谏
华佗学医
呆若木鸡
华佗学医
朱丹溪治病惩恶两不误
孝顺成就一代名医
小华佗拜师
古代名医朱丹溪的治病故事
画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