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成就一代名医
2017-03-28
元代名医朱丹溪自幼天资聪明,读书过目成诵,文章辞赋一挥即成。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参加科举时,他的父亲病故了,母亲也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下得了一种叫脾疼的病。这种病疼起来非常痛苦,朱丹溪请了不少医生来治疗,但都毫无效果。朱丹溪发现这些医生虽有一定的医术,但因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习惯盲目搬用医书《局方》,开的药大同小异,以致母亲吃下去一点儿效果也没有。朱丹溪深深体会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
朱丹溪果断地做出了决定:自己学医,给母亲治病。这时,他已经30岁了。古人云:“人过三十不学艺”。但为了母亲,朱丹溪毫不犹豫地拿起了医书。
朱丹溪日夜攻讀《素问》这本中医基础医书,“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他自己有了一些心得,又继续攻读其他医书,开始试着给母亲开药方。没想到,被疾病折磨了好几年的母亲在朱丹溪的悉心治疗下恢复了健康。朱丹溪也一时成为当地名人。
母亲的身体康复后,朱丹溪便放下医书,去八华山拜朱熹第四代弟子学习程朱理学。在学习期间,他曾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但都没有考中。科举失败并没有使朱丹溪灰心,他认为:要使德泽远播于四方,只有学医济人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他的恩师身体也不好。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朱丹溪决意专心从事医学事业,像医治母亲那样报答恩师。之后他干脆烧毁了以前修习科举学业的书籍,专心在医学上下起了功夫。他全身心地扑在医学上,学问大有长进。过了两年,朱丹溪竟然凭借自己的医学知识治愈了恩师多年的顽疾。
为了学习到更精深的医学,泰定二年(1325年),45岁的朱丹溪辗转各地,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位适合当老师的人。有人告知他,杭州有一位名医学问精湛,他就匆忙赶到杭州求教。那位名医不轻易收徒,朱丹溪三个月里坚持每天前去拜见,风雨无阻,终于用他的毅力和诚挚的求学态度感动了这位名医。名医不仅将医术传授给朱丹溪,还将高尚的医德言传身教。
一年半后,朱丹溪拜别老师,回到家乡正式开始行医。他讲究辩证论治,给百姓治病开的药方疗效好,百姓经常不必复诊就可痊愈,所以当时人誉之为“朱一贴”。此外,他还特别擅长中医上的情志疗法,更治人心上的病,教人们正心、收心、养心的调心之法。朱丹溪对待病人就像亲人一样,一心救治,不求回报。所以,后人又称他为“一代医宗”。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从朱丹溪的人生历程来看,是亲情成就了他的高超医术。但朱丹溪没有止步于此,他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慈悲胸怀,用精妙的医术将他的爱传递给了更多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医者风范。
编 辑/朱 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