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几种方法

2008-12-29李杜芳

中国教师 2008年20期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现在孩子的同伴关系遭遇严重危机,很多孩子没有朋友,缺少同伴交往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个性形成具有特殊意义。缺少伙伴间的互动和合作会使儿童失去很多学习知识和社会规则的机会,无法体验到社会交往的快乐,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儿童不仅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和同伴相互影响、相互帮助。有关儿童合作学习的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增强了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而同伴关系的情况又是影响合作程度的重要因素。有关研究还表明,儿童合作、友善、关心他人等亲社会行为与儿童同伴关系成正相关;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往往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和对社会的敌意倾向,而这些又会进一步恶化同伴关系,造成恶性循环。
  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开始,儿童的生活重心由游戏转为学习,教师和同学成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一阶段,儿童的学习习惯和交往方式开始形成,并逐渐巩固下来。因此,小学教师应给予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更多的关注,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帮助这些不受欢迎的儿童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受。
  
  一、同伴关系不良儿童的表现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可分为被拒绝儿童和被忽略儿童。在同伴提名中,获得“最不喜欢的同伴”提名较多的孩子被称为“被拒绝儿童”;而名字几乎不在同伴提名(包括“最好的朋友”和“最不喜欢的同伴”)中出现的儿童被称为“被忽略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被拒绝儿童常表现出活动过度、不合作、指手画脚、控制他人、故意搞乱、侵犯他人、以怪异的方式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等行为。而被忽视儿童经常具有害羞、腼腆、被动、孤僻、胆小、逃避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