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额常态体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2008-12-29徐建萍张红红

体育教学 2008年8期

  一、集合方式与信号的改变
  
  大班额的体育课在每一次集合和教学分组时,学生因人数多声音杂,一时静不下心来,听不到教师的口令,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完成队伍的组织与调动。 由此,采取以下措施:
  1)变四列横队为六路纵队。把原来的四列横队变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六路或六列(分成男女各三组),由矮到高排列,达到一目十行的效果,把每一个学生都控制在教师的视野之内,促使他们注意力集中。
  2)变口令为哨音。每一次集合不需要用口令整队,只要伸出手臂方向和手指个数示意几路或几列,同时用哨子吹响原地踏步走的节奏,由各小组组长负责监督即可达到快速集合的效果。当然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每一种哨音所代表的意义,如:短音-长音-短音表示某个动作的开始,如原地踏步走、跑步走、齐步走等;短-长音表示集合、交换;连续短音表示催促、加快、引起注意等,加上手势动作可以表示更多的含意。
  
  二、开始和结束部分的调整
  
  1.开始部分的常规化
  常态课一般没有示范课、评比课那样细致花俏,它重在讲究常规性、实效性,为此我把课的开始部分规定为由体育委员带领同学进行常规跑的练习,作为热身运动;同时注重发挥见习生的作用,让见习生做好场地器材的布置等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可以发挥体育骨干在同学中的作用,培养其组织能力。第二个变化是利用学生跑后休息的时间集合队伍,既可以恢复平静,又可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布置,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一次集合的时间,又能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更好地衔接下一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