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项目的辅导策略
2008-12-29缪辉华何中雷张忆忠
体育教学 2008年8期
面对中考,如何快速提高初三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很多体育教师的主要方法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作者并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要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初三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只要有效纠正几个关键错误动作就可以了。作者在辅导初三学生的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实效性很强。
教师辅导的重点是那些不能达到满分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确因身体素质限制不能达到满分标准,主要是一些瘦小的、超重的学生。第二类是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因技术动作错误不能达满分标准的。针对前者,没有快捷方法,只有逐步提高身体素质,成绩才会很快提高。教师除辅导其正确技术动作外,主要应加强他们的下肢力量素质与协调性练习。针对后者,切忌把重点放在发展力量素质练习上,要重点纠正关键技术动作。教师首先应从“看”开始。一定要重视“看”,只有仔细看学生动作——找到“病节”所在“对症下药”,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一、看摆臂
正确动作:两臂用力迅速带动身体向前上方摆动。
错误征象:(1)起跳后两臂后摆,有“压”身体的感觉;(2)两臂无明显摆动;(3)两臂没有带动身体向前上方摆动。
纠正方法:首先带领学生边呼号边做,1——提踵、上举;2——屈膝、后摆;3——上摆、纵跳;然后,双手抓住学生一侧手臂,带动他做。(见图2)


辅导要点:(1)纠正练习时不要发全力,体会动作的连贯性,特别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手臂带动身体摆动的本体感觉。(2)带动学生向前轻跳时要有明显的前拉动作,拉动学生手臂向前上方摆动,让其体会到手臂带动身体的摆动方法。(3)用力注意适度,以免拉伤肩部韧带。(4)在平地练习,提高练习密度。
二、看起跳
正确动作:在失去平衡的瞬间,身体各关节向前上方45度左右蹬伸。
错误征象:(1)起跳角偏大,人体运动成高抛弧线状;(2)重心不在蹬伸发力线上,看似发不上力的感觉;(3)起跳角偏小,腾空时间短,感觉动作完成急促。
纠正方法:(1)语言提示学生按“1、2、等(半拍)、3”节奏起跳;(2)学生直臂前倒,双手撑住教师双肩,教师提示起跳的角度与时机(见图3);(3)托一侧腋下或抓住大臂,在起跳瞬间用托、拉调节起跳角度(见图4、图5)。

辅导要点:(1)讲解“等半拍再跳”的原因后再辅导学生按“1、2、等(半拍)、3”节奏起跳。(2)在托、拉学生时,应顺其力量施以助力。
三、看落地
正确动作:腹部用力带动大腿向胸部靠,小腿积极前伸落地。
错误征象:(1)站立式落地,胯关节夹角大于100度;(2)小腿急于着地,没有积极前伸。
纠正方法:(1)教师站立在学生身后,两臂伸直托学生腋下,学生在支撑下做收腹举腿,膝关节微屈动作。(见图6)(2)在落地点上方10厘米处设“标杆”(木剑、细木棍等)。(见图7)(3)在立定跳远中教师大声用语言提示落地时“前伸”。
辅导要点:(1)收腹举腿练习的关键是要尽可能长时间坚持,在腿快要落下时,教师要大声提醒学生坚持住,此时最能体会到腹部肌肉收缩提拉腿部向上的感觉。(2)学生落地时如踩到“标杆”,教师应顺势放手,避免损伤学生。(3)学生因过分前伸而后倒,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这是学生暗示自己“前伸”而造成的,等学生“前伸”动作熟练后稍加指导就可克服“后倒”现象。(4)提示学生跳完后不要养成回头看成绩的习惯,应该向前走,不然易导致后退或后倒。
在实际辅导学生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练习前向学生讲解简明易懂的原理,练习时效果会更好;
2.有多个错误动作时,要依照上面的顺序逐个解决,等前一个错误改正了再纠正下个动作;
3.练习中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给予肯定,多鼓励学生,提高练习的信心;
4.经过辅导,错误动作有改进后,要连续进行练习,体会正确的本体感觉。当错误动作出现或体能明显下降时,要让学生及时休息,观看其他同学练习,并听教师讲解、辅导;
5.学生在无帮助下动作会反复,这是技术动作没有定型的表现,应加强帮助练习,等动作定型后再回到无帮助下练习。
参考文献:
1.陆念旭.也谈教练立定跳远——与张秀兰老师商榷[J].体育教学,2005,03:50.
2.赵红磊.影响立定跳远远度的因素[J].少年体育训练,2005,02:35.
3.李建设,李开广.摆臂在立定跳远运动中的力学意义[J].少年体育训练,200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