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问题及思考

2008-12-29戴自涛孙建平王朝杰

体育教学 2008年8期

  问题一:学校没有配备正规和标准的测试仪器,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测试工作的严肃性,使学生对《标准》的贯彻实施及其测试数据产生歧义、怀疑和不信任感。如学校的肺活量测量计还是陈旧的老式仪器,不卫生、漏气,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坐位体前屈只有土法上马,坐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双脚抵住台上的铁网,或者东找西寻地找个台阶使用,显得有些敷衍了事;台阶实验没有标准、适宜的台阶,只有使用高度不符合标准且含有危险因素的体操凳和水泥台阶替代;篮排足球寥寥无几又破旧漏气,使选测工作根本无法进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兴趣爱好的理念也无从谈起。
  思考:一是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引起高度重视,《标准》的贯彻实施不要仅仅体现在下达几份文件和召开几次会议上,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要将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正规管理渠道,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大经费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保障易损坏的体育器材得以及时有效地补充和维护,并逐步配足配齐测试器材。二是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明确测试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条途径,通过这个手段和途径,达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进而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真正目的。
  问题二:测试、评分、数据上报等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但承担着十个左右教学班的教学任务,还要担负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两操一活动等工作。组织《标准》测试时,项目众多、采集的数据多样,要根据成绩,查出对应的分数,再根据该项目的权重系数,计算出相对应的折合分。如测量出学生的体重、肺活量后,要计算出一个指数,根据指数,查出对应的分数,再折合成百分之二十的权重分,每一项都要几经周折,一个学生要测试五项,十个教学班的学生的工作量,随之而来的是把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数据上报,可想而知,体育教师的任务是多么的繁重。
  思考:体育教师要寻求合理、高效、快捷的工作方式,一是简化查分过程,在测试项目的成绩旁边,对照前面的分数,标出折合后的分值,在组织评分时,直接查成绩旁边对应的折合分即可,无需先查看成绩对应的分数,再折合出权重系数分,遇到几个学生的成绩相同,也就不用再查再算了。二是掌握科学的操作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下载“上报测试数据的工具软件”进行操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