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召开“200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会议”
2008-12-29
体育教学 2008年8期
[编者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自2007年实施以来,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经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标准》的实施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操作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看到了来自一线的真实反映,如领导不重视、师资不足、操作不熟练、器材配备不完善、缺乏监督机制等,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上报数据的统计结果误差较大,另外,据说有的学校敷衍了事的应付上级领导,甚至有的学校编造假数据,完全违背了此次《标准》制定和实施的初衷,应该及时予以纠正。
《标准》制定组曾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采取多种措施,争取标准的顺利实施。2008年8月11日教育部再次组织召开了“《标准》数据上报工作会议”,肯定了实施工作中取得的进步,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在此值得提出的是,2007年第3期本刊已有专题从不同方面详细阐述了此标准制定的理论意义、操作内容和方法。另外,建议所有从事测试工作的一线教师认真、反复阅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书中详细介绍了各项目的操作方法,对测试工作起到指引作用。2008年本刊第6期《专家解读》(p71~72)栏目中也有一组操作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的详细解释,本期我们还特邀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的专家针对数据上报存在的问题作了解答,相信这一系列的举措会解除一线教师心中的一些疑虑。我们相信,经过多方努力,必将《标准》的实施进行到底。
为反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同时为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在全国实施《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制度。自2005年起,在全国逐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
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对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下发了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要求《标准》自发布这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对贯彻落实标准提出了更加明确要求。教育部也进一步要求直属各高校自2007年新学期起率先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特别是要在新学期开学后首先组织对本科新生的《标准》测试工作。
为了更好推进落实此项工作,2008年8月11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召开了“200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0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情况,并重点部署了2008年数据上报的各项工作。
本刊记者在会议期间了解到,经过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2007年数据上报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1)数据统计。2007年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已于2007年12月31日结束。全国已上报数据的学校总数达到近750万所,学生数达到近7300万。与2006年上报数据的近290万所和2450万人相比,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功上报数据人数达到在校学生数的比例为31.57%,其中上报数据人数占在校学生的比例超过5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6个,为北京、浙江、上海、广西、吉林、江苏。这说明相当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对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体育教师在使用计算机和应用网络技术方面越来越成熟。

2)进一步完善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简称数据库)建设。为实现
各级各类学校由互联网直接报送数据,从2004年10月开始,教育部投资建设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为实施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的上报和管理创造了物质条件,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和窗口。教育部信息中心制作了“国家数据库”上报工具软件。同时,教育部体卫艺司也举办了全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管理工作培训班,对新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的上报、管理、测试软件和器材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培训,对数据上报工作的落实情况、经验成功,以及需要解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研讨。
但据了解,在数据上报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2007年是新的《标准》实施后的第一年,各地在组织实施、制度规划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一些地区对数据上报工作不够重视,贯彻落实不到位,没有组织不要的技术培训,出现上报工作无人落实、上报数据不成功、没有按要求上报等现象。同时,“国家数据库”技术设计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给各地上报工作造成不便。
为做好2008年《标准》测试数据报送工作,会议重点对上报工作进行了如下部署:
1.要进一步提高对数据上报工作的认识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主要手段。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和科学分析,对掌握我国青少年健康状况,衡量体育教学成果,科学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大意义。数据上报制度的实施将使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步入量化管理的新阶段。
2.继续做好2008年数据上报工作
2008年,各地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做好数据上报工作。2008年各地上报数据的学校数要在2007年的基础上继续增长,普通高等学校应全部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各地要努力实现数据上报工作“保证质量、稳定规律、按时完成”的目标。2008年上报测试数据的时间为9月1日至12月31日。
3.建立健全数据上报工作制度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列入工作日程,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数据上报工作的规划和实施办法,从软硬件配备、技术培训、监督检查、工作考评等各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落实数据上报工作。要继续组织进行相关工作的培训,明确本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数据上报工作的责任,把工作落实到人,做到层层有人管,层层抓落实。要把《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内容,认真负责地做好本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上报和管理工作,要把数据上报工作作为衡量各地贯彻《标准》工作的重要标准。各学校要认真组织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数据上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定期组织对学校上报的复核和抽查。
4.利用国家数据库平台,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国家数据库和“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这个窗口,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交流和监督管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要逐步掌握运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这个窗口,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交流和监督管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要逐步掌握运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查询国家数据库,应用国家数据库进行本地区、本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本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