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的教学思路
2008-12-29朱毅
体育教学 2008年8期
学员心得
2008年8月10日至13日,我参加了由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培训工作,通过几天高密度的学练,了解到本套广播体操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健身性、科学性、适应性、艺术性和新颖性,操的路线变化较多,节奏明快,舒展大方,以大肌肉群运动和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为主,身体活动幅度较大,运动量适宜;做操对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灵敏度和协调性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下面就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回去后对广播操培训的教学思路。
1.教学前熟练掌握广播操
熟练掌握广播操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保证。教师熟练掌握广播操,有利于对操重点和难点的思考、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教学的组织和安排。
2.示范和讲解相结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教学中示范和讲解的时间。教授低年级学生时,以示范为主,适当加以讲解;教授高年级学生时,在示范的同时,注重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操的动作做法和动作内涵。
3.分解示范和完整示范相结合
根据每节操的特点,选择分解示范和完整示范。对于肢体动作数量较少、线路变化简单、节奏变换缓慢的操,可采用完整示范。对于结构复杂、组合较多、节奏多变的操,可采用分解示范。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要以完整教学为主,分解动作为辅。
4.教师口令要富有节奏
在操的教授过程中,操的节奏往往需要通过教师的口令体现出来。教师的口令应该有利于学生明白动作节奏,体现动作的速率。如:“舞动青春”预备节,第一八拍1、2两拍一动,5-8四拍一动,动作舒缓,口令可用常规音量,3、4一拍一动,动作速率加快,口令音量可适当提高,提醒学生的动作速率需变化。
5.每次新授操的量要适宜
由于新授操的特点,所以每次教授的量要适宜。建议每次教授1-2节操,并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动作,建立信心和兴趣。教学中,可以将2-3节操作为一段进行教学,在新授完一节或一段操后,及时复习前面一节或一段操。
6.做操的速度由慢到快逐步递进
根据操的要求,学生做到动作路线准确、到位,节奏正确,姿态优美,需要一定的时间锻炼才能达成。学生首先应做到动作路线准确、到位,其次是节奏正确,最终还应该是动作姿态优美。教授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对操掌握的程度,逐步递进做操的速度和节奏,直至从容地根据音乐节奏进行练习。
7.适时地听音乐进行练习
音乐的节奏和口令有利于学生做好广播操。音乐体现出操的节奏感,有利于学生对操的理解和掌握,体现出运动的美感,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为了有利于学生尽快熟悉音乐,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播放广播操音乐,帮助学生欣赏并喜爱操的音乐。
8.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将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广播操,同时实现广播操运动的多元价值。教学方式的运用除了教师必要的讲解示范以外,只要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合作学习和交流,就应该尝试和提倡。如:观察教师和同伴的动作,进行模仿、交流和互帮互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