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望风帆”教学培训心得

2008-12-29

体育教学 2008年8期

  根据教育部领导和全国体育教育专家们提出的指导精神,我们“希望风帆”创编组,经过多次的讨论研究,明确了创编小学生广播操的基本原则应当体现教育性、健身性、科学性、适应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形成了以下的创编思路:
  首先确定操的风格。创编初期,我们明确了广播操应当有别于健美操、舞蹈等其他体育活动的方式,我们认为小学生广播体操应当以基本体操作为主线,突出健身功能,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突出童趣,要体现“四好”原则,即要“好教、好学、好看、好玩”,使我们的小学生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培养他们动作的规范性、协调性。
  其次确定操的主题。我们将此套小学生广播操的主题名称确定为“希望风帆”,此主题寓意着在阳光下的少年儿童,扬起希望的风帆,乘风破浪,远航天涯的情景,体现我国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突出本套操的教育功能。
  最后进行动作的设计与创编。根据创编委员会的总体设计,“希望风帆”在动作的创编上应当有别于另一套小学生广播操“七彩阳光”,后者的动作特点是强调简单、规范。我们的创编要创新才能有区别,因此,我们的动作设计在基本体操风格基础上,增加了节奏、方向、路线、幅度、弹动等变化,还增加了男女生的互动练习环节,使此套广播操动作设计具有一定的新异感。同时我们在创编过程中,还注意了主题情景的创意。通过预备节的音乐和动作的设计来突出主题的风格。音乐设计中突出大海的场景,海鸥的叫声、做操的哨声与口令声等音乐元素,以烘托主题的效果。动作设计运用简单的旗语语汇“zuo cao”的操化动作切入主题。在每节操的创编中,我们以小水手出海航行的情景为主线,运用了多种动作语汇,例如:“旗语”、开船、击鼓、风中摇摆的船与帆等动作语汇,贯穿于“希望风帆”的主线之中,使整套操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突出了本套操的教育功能,同时也有利于情景化教学的开展。
  经过近一年的创编,新的广播体操即将在新的学期与全国的中小学生见面了。由于“希望风帆”的成套动作不同于以往的广播操的风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能把原汁原味的广播操教给我们的学生,教师的学与教的环节非常重要。用什么样的教法教学生,对于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认为广播操开展关键在于教师。为了使“希望风帆”这套操得到更好地推广,在此我们对即将教授此套广播操的老师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教学的目标
  教师首先应当明确广播操的教学目标,例如,通过广播操的教学进行团队教育、进行仪态教育、进行美育教育等,然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目标,最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检验实现的目标,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2.加强学生的基本姿态的训练
  在教学之前,首先应规范学生的基本手型、基本动作以及基本姿态,注意体会收腹立腰的感觉,身体的核心部位收紧后做动作就会轻松、干净利索,对于较为复杂的动作掌握起来更容易。同时也是很好的仪态教育方式。
  3.注意情景化的教学
  教授动作前先将此节操的寓意讲给学生听,使学生在想象中学习动作,从而加强学生对操的理解与记忆,增强学生对广播操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