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思想聚焦
2008-12-23侯国兴
侯国兴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由此可知,《数学课程标准》已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来要求.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思想指导着数学问题的解决,并具体地体现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中,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远比掌握一般的数学知识有用得多.通过八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同学们应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以下几种数学思想方法.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每个几何图形中都蕴藏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常常可以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作出形象的描述.数形结合思想即是把代数、几何知识相互转化、相互利用的一种解题思想. 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可见数形结合之重要.
在《整式的乘除》中,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与乘法公式的推导,都配有直观的图形来诠释说明,这就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例1图1所示是一口直径AB为4 m,深BC为2 m的圆柱形养蛙池,小青蛙经常坐在池底中心O观赏月亮,则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是多大?
分析: 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即是∠COD的大小,可根据条件先分别求出∠AOD、∠BOC的大小,再求∠COD的大小,也可直接求∠COD的大小.
解:在Rt△BOC中,OB=AB=×4=2,BC=2.
由勾股定理,得OC2=OB2+BC2=22+22=8.同理可求得OD2=8.
而在△OCD中,因为OC2+OD2=8+8=16,CD2=42=16,
所以OC2+OD2=CD2,所以∠COD=90°.
故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为90°.
评注:这里以形助数,数形结合,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使得答案一目了然.
二、方程思想
所谓方程思想就是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适当设定未知数,把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组)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方法.方程知识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理解方程思想并应用于解题当中十分重要.对方程思想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二是列方程(组)解决代数问题或几何问题.
在《勾股定理》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中,常常通过勾股定理列方程求某一线段的长.
例2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6,AD=8,将△ADC沿AC翻折到△AEC,AE与BC相交于点G,求GC的长.
分析: 抓住折叠图形互相重合的部分是全等图形,以及全等图形的性质可知CE=CD=AB=6,AE=AD=8,∠E=∠D=90°.又由条件知CG=AG,若设CG=x,则EG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于是,在Rt△CGE中,可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从而求得问题的答案.
解:由图形的翻折可知AE=AD=8,CE=CD=AB=6.
因为∠DAC=∠EAC=∠ACB,所以CG=AG.
设CG=AG=x,则EG=AE-AG=8-x.
在Rt△CGE中,CG2=CE2+GE2, 所以x2 =62+(8-x)2.
解得x=,即GC= .
评注:本题利用方程思想,将所求的量(线段CG的长)用一个字母来表示,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x2=62+(8-x)2,通过解这个方程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转化思想
转化是解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思想,就解题的本质而言,解题就意味着转化,即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陌生”转化为“熟悉”,把“抽象”转化为“具体”,把“一般”转化为“特殊”,把“高次”转化为“低次”,把一个综合问题转化为几个基本问题,把顺向思维转化为逆向思维等.
转化思想的应用最典型莫过于“梯形的性质”一节,凡涉及梯形的有关问题,大多是通过作辅助线将其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问题予以解决的.
例3如图3,梯形ABCD中,AD∥BC,AD=10,BC=21,∠C=70°,∠B=55°,求CD的长.
分析:此题乍看无处着手,仔细观察已知条件与未知的关系知道上、下底之长以及同一底上两角的大小,而求的是一腰长,若过顶点D作DE∥AB,则易知EC、∠1与∠2的大小,进而可知△CDE是等腰三角形,于是,所求问题的答案唾手可得.
解: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
则∠1=∠B=55°.
因为∠C=70°,所以∠2=180°-∠1-∠C=55°.
所以 CD=CE=BC-BE.
又AD∥BC,DE∥AB ,所以BE=AD=10.
因此CD=21-10=11.
评注:过梯形一顶点作一腰的平行线,把梯形转化 (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是解决梯形问题中最常用的辅助线作法.
四、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就是要针对数学对象的共性与差异性,将其区分为不同种类,从而克服思维的片面性,有效地考查同学们思维的全面性与严谨性. 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称之为分类思想.要做到成功分类,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每次分类要按同一标准进行,善于从问题的情境中抓住分类对象;二是找出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满足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在《勾股定理》一章中,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之长,且较大的边长未告知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在求第三边时,就需要用到分类思想求解.
例4在△ABC中,AB=15,AC=13,高AD=12.求△ABC的周长.
分析: 这里没有图形,也未告知△ABC的高AD是在△ABC内,还是在△ABC外,因此,应分两种情形解答.
解:(1)当高AD在△ABC的内部时,如图4,
在Rt△ABD和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
BD2=AB2-AD2=152-122=81,CD2=AC2-AD2=132-122=25.
所以,BD==9,CD==5.
所以,BC=BD+DC=9+5=14.
因此, △ABC的周长为AB+BC+AC=15+14+13=42.
(2)当高AD在△ABC的外部时,如图5.
同前可求得BD=9,CD=5,而此时BC=BD-CD=9-5=4.
△ABC的周长为AB+BC+AC=15+4+13=32.
因此, △ABC的周长为42或32.
评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求第三边时,慎解无附图题.
五、整体思想
研究某些数学问题时,往往不是以问题的某个组成部分为着眼点,而是有意识放大考查问题的视角,将要解决的问题看做一个整体,通过研究其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作整体处理后,达到简捷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整体思想.
例5已知a-b=1,a2+b2=25,求ab的值.
分析: 这是课本第45页B组第15题,这里有两个未知数(a、b),两个条件方程,若试想由条件先求出a、b的值,再代入ab中,也是可以的,不过,对于八年级的同学而言,这又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起码得学习了后面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后才能求出a、b的值.但如果我们视所求的问题“ab”为一个整体,利用乘法公式的变形式,那么此问题就可以得到整体解答.
解: 因为a-b=1,所以(a-b)2=12,即a2-2ab+b2=1.
把a2+b2=25代入上式,得25-2ab=1.
所以2ab=25-1=24,所以ab=12.
评注:通过本例我们不难看出,新的课标实验教材已密切注意到数学思想的适时渗透.
六、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也叫代数思想.在《整式的乘除》一章中,幂的四条运算法则的推导大多是从具体的数开始,然后用字母表示数,得出更一般性的结论.这种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常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例6已知P=-,Q=-,R=
-,则P、Q、R的大小顺序是.
分析: 这是一道数学竞赛试题,现在同学们若利用计算器,也会很快计算出答案.但若要求你直接用笔算,或许就不那么容易了.下面我们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来解答,相信同学们定会眼前为之一亮.
解:设a=12 345,那么12 346=a+1,12 344=a-1,于是P=
-=-,Q=-=-,R=-=
-.
因为a=12 345,所以a2+a>a2-1>a2-a.
所以->->-, 即P>Q>R.
评注: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对于解决大数字问题,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对称思想
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利用对称思想,同学们可较简单地进行图案设计并能解决一些有关对称的数学问题.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称现象,大到宇宙空间的星体,小到微观世界的原子,精致的艺术珍宝,尖端科学中的基因工程,都可以找到图形对称的素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