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2008-12-18刘志红
【摘要】作为新课标提倡的探究式学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得以落实是新课改过程中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课外研究进行了思考,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定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对老师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 探究式学习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对教学理论与学习方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看法,现在又处于新课改的转变时期,作为备受大家关注又有激烈争议的语文学科教师,我们在古今中外各家言论交错的迷茫中探究着,并进而遴选改进出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与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我们新课改倡导的、也是非常适合语文学习的学习方式。在人们的心目中,探究式学习似乎更适用在自然科学领域,其实语文等社会科学同样离不开探究。其关注个体情感体验、精神成长这个看似“虚”的目标,相对于自然科学定理、科学精神等实在的目标,更要求人们关注过程。因而认真落实新课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早在学生一出生就开始学习。每个学生都有和他年龄一般长的语文学习经验。在没有课堂教学、教师的角色参与下,他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交流,渐渐地学生甚至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和见闻比老师还要广博,能力比老师还要强。因而,教师不能再仅仅照本宣科地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知识,而是要积极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去主动建构,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充盈情感体验,获得全面均衡发展,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交往、交流、对话、建构、创造、体验的富有生命力的生存、生活过程。
考察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作者背景介绍、字词记忆理解、内容概括分析等作为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技能训练往往居于课堂的主角,从而造成有限的课堂有限的内容,学生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进入课堂,短暂地思索提出些零星问题后,进行讨论等看似自由的思考,浅浅的问题追出浅浅的结论,缺少求根问底的探寻,课堂的高潮依然得由老师把自己预设的深刻摆出,让学生为之震撼,而在震撼的同时,学生只接受了老师的思考结果,自己思考的窗户又在接受中关上了。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他们交流对话的欲望是老师首先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因而如何创设情境成为开启思考大门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一、发现矛盾的焦点,创造最具有包孕性的时刻
面对众多教育专家选择出的古今中外经典名篇,我们自己也会有众多的疑问,在广泛而充分的阅读与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先行解决了很多问题,能够站在众多评论家高高的肩膀上去审视文章。但课堂的序幕不能从名家的已有定论开启,常常拿大帽子压人,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惰于思考。每一个有血有肉、喜怒俱全的生命个体在自己独特的生命经验和心理体验下,会有独特的问题。而只有对学生问题的全面了解或推想,加上对文本的深刻认识,我们才能在众多疑问的交集中发现并筛选出有价值适合集体讨论的问题。
问题的收集可有如下几个层面:从文章角度,哪些是作者思考的主要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哪些是理解难以接受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哪些是分析解说困难的问题;从社会的角度,哪些是学生成长必然面对的问题;从交流的角度,哪些是学生愿意讨论分享的问题;从难易的程度,哪些是学生可以“跳一跳”解决的问题。
如鲁迅的小说《药》,从鲁迅的本意看,他是要探寻救国救民的药到底是什么?辛亥革命是一味好药吗?从学生角度,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那时候的人竟然相信“人血馒头”是一味药,许多人竟然对“夏瑜”这个为他们谋自由的人毫无同情。从教师的角度,现在的社会环境与辛亥革命的时代差别太大了,只是给学生一些文字概念,学生难以在内心同化。从社会的角度,学生健全的思想离不开对特定历史的思考。从交流的角度看,学生比较爱讨论某些具体的人物言行。从难易程度看,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分析人物的心理是学生有一定的方法体验和生活经历的。这样来确定课堂的序幕起自小说里的“茶馆谈药”,看似信手抛出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实则能从中延伸,由特定人物的心理及思想背景挖掘出那个时代的特点。这个富有包孕性的时刻就这样形成了。
由此可见这个情景的创设过程中,教师主要的角色是一个引领者与组织者,让学生在最经济的时间能围绕着最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思考,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在分析筛选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组织参与交流,激起思想火花绽放的场景
探究其实是儿童的天性,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因而在接下来的课堂阶段往往看似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老师退居幕后,实则老师的每一个诱导性问题正像线一样牵系着思想高空自由的灵魂。正如线的牵系才让风筝飞得更高一样,老师的调控才能让预设的问题在课堂上展示生成的精彩。
从语文课程的特点来看,问题做答的方向最好先从文本入手,因而起初的问题多具有提示性,要求学生能从文本出发,在落实阅读的基础上找到依据。进而问题常常带有启发性,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中寻找类似的现象,在联想与归纳中把问题引向本质的探寻。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百花齐放场面呈现时,问题往往以开放性的为佳,让学生把各自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碰撞出新的思想情感,并且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从每个学生有几个思想开始,经过交流到多个思想结束,从每个学生有有限的问题开始,到学生有更多的问题中结束,课堂的思考自然延伸到生活,并且让学生富有兴趣、充满信心地去主动研究。当然,我们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序列性和层次性,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使学生能够根据这些问题一步一步的深入开展研究。
这个过程中会在问题的背景下展开激烈的讨论,这里老师应该强调全体参与,可以以小组为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展示清楚自己的思维过程,每个人能够清楚地表达观点及依据,以理服人。遇到学生知识的盲点或疑惑点,老师要给与必要的指导,成为顾问;在学生争论没有矛盾时又作为一个参与者,给平静的湖面投上一颗石子,让学生的心湖泛起涟漪。
以《项脊轩志》为例,为什么这篇大家眼中的平凡小事记叙的文章能流传至今,归有光为何被称为“明文第一”呢?学生大都被镇了一下,投入到思考中。在大家比较轻而易举地得出“真情动人”的结论时,不妨引导大家先从文中寻找打动自己的文字乃至一个细节,形成文字后与同学交流。经过学生交流,他们完全可以理解诸如“以手阖门”这样的人物细节动作里隐含的深切的期盼与无微不至的关心。假如没有人关注家庭环境描写,老师就可以追问,“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从作者的笔下流出时伴随的是什么样的心情?其间学生可能不懂:文中为什么有“娘以指扣门扉”的细节,归有光的母亲为什么不亲自带孩子?这时展示归有光的简介即《先妣事略》等文章,就起到了垫脚石的作用。在充分的感情体验后,不妨拓展一下,让他们调动已有的情感体验与阅读经历,发现生活中或阅读中发现的感人的真情细节,探究为何他们在文学长廊里成为永不褪色的话题。最后可以以纪伯伦的“人性是一条河,从永久以前流到永久”为结语,鼓励大家把课堂上想到的名篇找来阅读,以阅读报告的形式记录这次情感体验的过程。整个过程,老师不仅仅作为组织者引导学生思考,还要作为参与者适当参与探究活动。在谈论的过程中更像一个顾问,而且讨论结束时必然还会是一个评价者。
三、总结评价,引导学生不仅仅成为发现者,更成为研究者
作为评价者,教师必须意识到,探究性学习过程不仅仅强调知识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习得的思考方法,思想认识的内化,情感的体验等。因而,评价应从多方面、多个维度来进行,以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的结论往往相对全面而深刻,学生常常不敢质疑,而现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研究者应具有的起码的研究素养,让他们敢于质疑、批判、创新,并且能学会正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恰当地运用研究方法在课外进行延伸性专题研究。激励的方式以赞成的面貌出现已不为人陌生,现实教学过程中甚至出现有“什么答案”都是“好”的评论,这种一味的“赞成”也无异于一种“捧杀”,老师必须坚守自己的道德,对不恰当的过激言论以旗帜鲜明地批评;有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引导,对以偏概全等错误的思维明确提出自己的建议;对文不对题的言论及时地引导或制止等。
为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我们必然需要把语文的课堂阅读引向广阔的课外阅读。为此笔者曾进行过研究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大家名篇的研究阅读。设题范围从课本出发,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依托,开展了人物研究、作家研究、作品研究等。让学生在更加全面地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人、人生、社会等有更深刻的理解。如在对李白的专题研究中,他们理解了从小受纵横家思想引导教育的李白在盛世唐朝为何会有种种天才式的坎坷;在对庄子、陶渊明、柳宗元、苏轼的研究中理解了中国知识分子生存的哲学困境及精神超脱的过程……当他们步入大学的殿堂,再听老师来讲有关杜甫、李白的研究时,心中是一种共鸣的喜悦,并在同学中占有熟练研究者的优势。我想这在某种意义上就达到了大语文观的要求。
作为我们的母语教学,我们需要在吸取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经过现代理念的改造,创造出民族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方式,让我们的民族精神能在教学这种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得以继承,扬弃之中得以建构,从而在一批批学生身上建构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刘志红,河南省安阳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