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厚实文化作文的底蕴
2008-12-18潘汉妮黄斌
潘汉妮 黄 斌
【摘要】近几年高考的高分、满分作文中,揭示文化内涵的作文占很大比例,文化作文俨然成为广大高考生热捧的对象。正因为受到热捧,才导致大量劣质文化作文泛滥,那么,如何厚实文化作文的底蕴?做到五点:培养良好的文化意识;用文化装点醒目的标题;以经典文化意象贯穿文章始终;恰当引用经典文化名人的事件;恰当引用诗文名句。
【关键词】底蕴 文化作文 经典文化
“文化作文”一般指充满文化内涵的文章,是把作文的根扎进文化的土壤,让作文在几千年文化长河中汲取营养,让作文的鲜花散发出文化的芬芳。这是厚重的文化向作文强势渗透,并在实践中使作文逐渐文化化后结出的硕果,莫怀戚教授说这是“中学生写作的文化化”。如今,国家已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可见国家对国民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视。正是如此,文化底蕴厚实的作文逐渐成为了高考作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高考文化作文年年红,文化的芳香蔚然成一朵朵绚丽斑斓的祥云,升起在高分、满分作文的天空,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席卷神州大地。
但是,在优质文化作文频得高分的诱惑下,许多学生肤浅地认为,作文中只要写进几个文化名人,摆上一些历史事件,积上一堆诗词名句,用上一纸文言字词,来点历史文化知识,掺些文学想象,能和题目靠得上、挂得拢,加上几段漂亮话以显示积极修辞意识,就是“文化作文”了,就能让评卷老师兴奋,就能获得高分。其实不然,这些文章内容往往大而不当,空空无物,品质芜杂,经不起细看,有专家讥之为“口红作文”。它们的基本特征为:写了文化,却无底蕴;搬了经典,却无认知;弄了文化,却无品位;堆了经典,却无思想;砌了文化,却无个性;写了古人,却无自己;摆了历史,却无现实;增了套路,却无创意;多了摆设,却无价值。那么,如何厚实文化作文的底蕴呢?
一、培养良好的文化意识
文化作文首先要有文化意识,要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作文,体现文化精神与文化品位。看炊烟,感觉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明;看黄昏感觉千古黄昏承载了太多的沧桑。看雨,会想到渭城朝雨,黄梅夜雨;清明纷雨,巴山夜雨;想到楼台烟雨,天街酥雨;杜甫的春夜喜雨,易安的黄昏细雨。于是就会写出: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夜阑卧听风吹雨,僧志南杖藜桥东观杏花雨;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于是会写出:王勃在滕王阁上看“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美丽,苏轼在望湖楼醉听“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旋律,李攀龙在广阳山道中赏“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的壮景。于是会感受到古典的雨象飘飘落落的花瓣芳菲着时空,芳菲着写作的生命。
在文化人眼里,一切都是美丽的过程,美丽的绽放,美丽的积淀。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需要不断增强个人的文化素质,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文化眼光。培养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各界文化优秀成果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文化人。
二、用文化装点醒目的标题
简单地说,就是在题目里以鲜明的文化特征打动读者。常言说,看书看皮,看文看题。如果文章在题目上就以文化取胜,显然就赢得了读者的芳心,取得好成绩就在情理之中了。笔者参看了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该特点十分明显。如题目中凸现文化特色的有《淡妆浓抹总相宜》《问世间情为何物》(2000年),《题乌江亭》《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2001年),《痛并快乐着》《白雪红梅》《昭君的选择》(2002年),《莫让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千年一叹》《能思考的芦苇》(2003年),《独上高楼》《菊花飘香的时节》《诗人·明月·黄花》《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苏轼的赤壁》(2004年),《永远的谭嗣同》《烟随风逝,名随史流》《那阵风吹过》《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念君清泪如铅水》(2005年),《他年我若为青帝》《致黛玉书》《涅槃》《三原色》(2006年),《落红》《且放云帆济沧海》(2007年),《一蓑烟草任江平》《渠清如许》(2008年)……这些文章题目,或古诗,或古人,或名著,不一而足,让人浮想联翩。还有的文章题目中采用模仿或置换的方法,如:《爱鸟说》,《近水楼台不得月》,《怎一个情字了得》。叶圣陶曾把题目比作文章的眼睛,看来叶老很重视文章的题目,我们也应该用文化为题目化妆,从而厚实文化作文的底蕴。
三、以经典文化意象贯穿文章始终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中心思想,都有一定的思路。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可以用一件事物来贯穿全文,或以这个事物为依托来组织全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文学中的许多意象,如柳、菊花、莲、夕阳、燕子、月亮等,其传达出来的意义具有象征性,这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生成的,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学会把它们在作文中加以利用,是增强作文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人早就深悟了这种写法,一提到杜鹃,就会有“杜鹃啼血”、“望帝啼鹃”等意象进入我们的大脑,从而便加深了杜鹃是“天地间的愁种子”的印象,所以许多文章都把杜鹃作为一种文化意象来表达忧愁、伤感、思念话题的感情载体,并以此作为抒情的对象,作为全文的线索。还有梧桐、钟声、春花、秋月、华表、鱼雁(尺牍)等等;也可以是一些古今的地名,如赤壁、凤凰台、岳阳楼、鹳雀楼、易水、长江、黄河、秦淮河、上海滩;亦可以是一些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地理现象,大漠白沙、江南梅雨、热带雨林、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世界之窗、浦东新景、虹桥机场、罗浮口岸、凯旋门、埃菲尔铁塔、金字塔、玛雅文化、自由女神像等。我们可以将它们中的一个或几个按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文章的主线或情感的寄托物,这样就容易写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了。如2007年全国Ⅱ卷高考满分作文《落红》,文章就撷取了古典诗词的意象。落红即落花,取其花落归根,化为春泥去孕育未来的花之意,并隐含不忘旧恩、知恩图报之意,意蕴绵长悠远,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恰当引用经典文化名人的事例
经典文化名人就是文化的符号,在作文中让他们为我们服务,自然效果更佳。文化名人身上蕴含着大量充满文化趣味的生动的事例素材。如果能够在文章中围绕一个文化名人的事迹,比如生平事迹、思想观念、诗词歌赋,来演绎一定的主题,则文化味道呼之欲出。这就需要我们广泛地阅读,比如《名人传记》,名人相关的事迹、言论,所写的诗词歌赋,所持的道德理念。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在对文化名人的全方位的理解中,筛选出与高考作文相关的一些信息,并用自己的话组织出来,写入自己的作文之中。在历代文化名人中,很有必要去了解如中国的屈原、陶渊明、诸葛亮、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林则徐等,美国的海明威、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等。例如2007年全国Ⅱ卷高考满分作文《用爱换真情》,对命题人所给的材料进行了颇具新意的阐发,得出“要学会自尊,学会关爱,学会用爱用真心去关心每一个人”的结论,为了阐述观点,作者用了司马迁的例子:
他“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遭受宫刑却依旧顽强地著作,完成“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史记》,他就不顾面子吗?一个男子汉,却遭受宫刑,他怎么去面对妻子,面对儿女、亲人,可是他没有选择逃避,他选择了用爱换后人的谅解,用真情换子孙们的谅解。
这段文字由于文化底蕴、历史底蕴都非常深厚,与其前面批驳现实中所谓面子的文字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五、恰当引用诗文名句
引用诗文名句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或现代诗词佳句于文章之中,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在作文中恰当引用诗文名句能充分展示考生的文化积淀,也能增强文章的文采。可以在某一段中点缀一二,给文章的襟边插上一朵底蕴的小花;可以根据主题需要,让相关诗句联合成一个诗句的方阵,让诗句成段,强力展示古文化的芬芳;也可以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开一个诗句的全民大会,让诗句成篇,倾集团军的力量宣示古诗文在文化领域的主导权和不朽的生命力。诗文名句内涵蕴藉深厚,对考生观点的证明、情感的表达有着特殊的效果。这和古人诗文写作中的用典有着相同的妙趣。如下例:
经典的书籍躺在书店的一隅,无声而静默地等待着人们的光顾。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者的气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者的不羁;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者的柔情;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哀怨……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渐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2007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无声的经典》)
该段引用了岳飞、李白、柳永等人的名句,引用的名句后分别有豪迈者的气魄、自信者的不羁等概括语,既表达了段落中心,又为全篇主题服务。高考考生历经十多年教育,接触过的诗文名家和经典诗文非常多,应该充分利用好这笔宝贵资源,让其进入自己的作文,充实作文的内涵,加深作文的文化意蕴。
以上方法是对近几年高考考场中一些考生的优秀经验的总结,如果运用得当,必将使学生的高考作文充分展示出中华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示出考生作为一个接受了十多年中华文化教育的中学生应有的文化素养,并因这一亮点而获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佳作示例】
渠清如许
(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不要壮阔起伏的波澜,那样会使人疲于奔命;不要五彩斑斓的颜色,那样只是给人以海市蜃楼般的虚幻。
人生的轨迹并非总如预设一般,朝心仪的方向驰往,你需要一颗清静如渠的心来从容淡定地面对未知的境况。
文革期间,画家黄永玉与作家表叔沈从文于下放途中擦肩而过。沈从文淡淡地告诉黄永玉:“要从容。”十年动乱过去,黄永玉说那三个字总会在其心头不经意地浮现。
的确,这是多么淡定豁达的一种生活态度啊!如水一般清澈,却如水一般坚定,永不止息。那是向他人展示了一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淡定!
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见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水也是一种衡量标准,而且是很高的标准。
君子之交,不因名利,不因富贵。庄子曰:“不为冠冕而肆志,不为穷约而趋俗。”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如水之交,不需要铜臭来污染它,更不要因彼此苟同而搅混它。与人交往,先哲已给我们树立榜样,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诗人李杜以诗会友互表敬意,等等。与人的交往,也与水一般清澈,一般和谐,一般温润。和谐以共生共荣。
清水一直以来都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代表符号。面对江山社稷,面对黎民苍生,老子说:“上善若水”;杜甫说:“润物细无声”。
5月地震,四川震区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默默地为灾区人民祈福,默默地贡献自己绵薄之力。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救援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捐款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有爱,对生命的敬重,对国家的赤诚!大爱无痕,大爱如水,滋润却无声。
渠清如许,这是一个人的处世态度,是与人交往的准则,更是为国家民族奉献的最高境界!
没有波澜,没有色彩,只有如水的静默,那,却是一种对生活的最高敬意!
【简评】标题“渠清如许”化用宋诗名句,有新意,且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开篇以“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引入,然后从沈从文的“要从容”到对“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另类解读(恰当引用分析经典文化名人),最后归结到“清水”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符号。文章以水这个意象的清淡贯穿全文,同时又赋予了水丰富的文化内涵。文中多处引用诗文名句,不仅充实了作文的内涵,而且加深了作文的文化意蕴。
★作者简介:潘汉妮,广西岑溪中学教师;黄斌,广西岑溪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