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2008-12-10张德鸿
张德鸿
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在国外越来越受关注,人本主义者认为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要实现该目标,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一直很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作用,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明显滞后,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不足,很多消极的情感严重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必须加强情感教学,也就是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素质得以和谐发展。
我国2003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更是把“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作为其基本理念之一,将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它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从而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总目标转化成《新课标》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三位一体的完整的关于人的培养目标,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学应关注每一位学生,而每一位学生都是发展中的有尊严的人,教学必须尊重、关心、牵挂每一位学生,要关爱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各种需要的完整生命体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是师生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新的高中英语情感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贯彻好《新课标》的要求,从而促进高中生的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加强高中英语情感教学模式研究也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经过近两年来高中英语情感教学的探索实践,我认为,高中英语情感教学是有一定的模式可循的:即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以情感互动为主线,以对教材的理解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核心,以英语语言的掌握运用为目标,所形成的稳定、系统、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其基本程序为:备课掘情,心中有人;激趣导入,温故启新;情境互动,探究理解;交际巩固,反馈矫正;激励总结,迁移联网。
首先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育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认为人是环境的主体,重视人的尊严价值,主张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主张人类具有自我实现的性向、潜能和倾向性,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成长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其积极生命和生存态度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的潜能得以实现,他们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点,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学生自己,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自我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意见,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学尤其重视情感陶冶,把情感活动视为心理整个机能,是提高人认识的基础和动力,认为教学是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感活动左右着人的精神世界。
高中英语情感教学模式正是以此为重要基石之一,它是以情感活动为中心,努力营造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主和谐的自然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自我探求、自我求知、自我发展。在此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提供语言操练情景,并以真诚、坦率的态度面对所有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意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人,强调教学活动要符合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要形成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形成有安全感的人性化的教学气氛,并通过积极互动的教学活动以及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深入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合作地学习、轻松地学习、有效地学习,全面实现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目标。
其次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文字材料、音像资料、网络信息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被动接收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而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是学习者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通过同化和顺应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顺应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发展,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互动过程,学习应该通过学习者的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实现,不是简单地沿着记忆的流程进行。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加工而建成的,在这个加工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认知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由此可见,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里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也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目标不仅包括认知目标,也包括情感目标,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领域,教学是逐渐减少外部控制,逐步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2)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高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为了使意义建构更加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在我的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时刻不忘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内容的中心,自己只是活动的指导者和启迪者,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高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都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而这又是学生情感因素之一。因此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建构情感教学模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