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美与舞台表演空间的多层面建构

2008-11-27

大舞台 2008年4期
关键词:天狗舞美月娥

洪 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高科技的涌现,光,色,形,声等多种现代造形手段,在戏曲舞台上大力发挥着它的优越性。戏曲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戏曲舞台美术与表演的灵活性,多变性和配合性。作为戏曲舞台美术设计者,他与导演、音乐设计等其他创作者一样,属于艺术的二度创造者。拿到剧本首先考虑的是戏,是人物,是剧本的风格,是如何通过舞台美术体现一剧的主旨和立意,从而达到与戏完美、和谐的统一。戏曲舞台美术与中国绘画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讲究的是“虚与实”的有机结合,既要有“形象”又要有“意象”,更重视的是:“写意不要忘形,写形不要忘神”。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不断的提高,观众进剧场已不再是单一的“听戏”,还要满足“视觉”的审美需求。许多新编的历史剧、加工整理的传统戏,也不再是“一桌二椅”的传统摆设,更多的是对舞台美术,对戏的传神、立意的再现和要求。这其中渗透着舞台美术创作者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意识,包涵着创作者对戏的诠释和对戏的创意性、象征性与意寓性。比如京剧《骆驼祥子》的舞台美术设计:——残破的城墙,倾斜的石狮,预示着摇摇欲坠的封建社会犹如即将坍塌的大厦,让观者一看就明白剧本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非常具有当时的时代气息。这充分说明设计者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时,非常重视对现实生活的体悟,并从中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精神主导人的灵魂,只有精神的闪耀才会有作品的生成,才会有脱俗超凡的作品立于舞台之上。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语》中曰:“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舞台美术的上乘之作,追求的是以景托物,以物传情、情景交融、富有意蕴。舞台美术,顾名思义是指专供戏剧表演艺术活动的艺术空间,是人文对生活摄取进行再创造的生活环境。著名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先生把西方戏剧的写实方法同中国戏曲写意的方法作对比,他把两种方法简括为:“(话剧)是从布景里产生表演,(戏曲)是从表演里产生布景。”舞台是一个专供表演的固定场所,无演出时,它只是一个“三向度”空间的实体,只有到了演出中,它才真正成为角色虚构的活动天地。传统戏中的“以鞭代马,以桨代船”是以演员的表演“说到指到,指到点到”,是观众与演员共同参与创造的、约定俗成的、虚构的一个环境。它比较灵活、多变、便于演员表演,这也是中国戏曲不同于西方戏剧写实的区别。“虚拟性”、“写意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独特的艺术风格。60年代初期,“样板戏”的出现,舞台美术由传统的格局进行了新的突破与创新。在戏曲舞台上出现了人文的、各式各样的布景,使戏曲舞台上的舞美焕然一新,更加锦上添花。应当说样板戏的舞台美术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格和精神面貌。它同时为戏曲舞台美术的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第八次文代会上指出:“艺术的创新,首先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只有继承好传统才能谈创新。”作为一位年轻的舞台美术设计者,除必须具备专业的舞美知识之外,还要涉猎古今中外许多名著名剧,观看近年来入选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的剧目。应当说,入选的每个剧目的舞美设计都堪称是我国当今舞台美术的上乘之作。习练者,只有多看多学,才能以此来丰富积累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眼光,因为艺术是实践的艺术。作为创作者必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河南省第十届戏剧大赛,我团参赛剧目现代戏《远山春雨》的舞美设计,是在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教授李威的指导下进行创作的。故事反映的是贫瘠的山坳里的农民,在改革开放后,渴望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男主人公在一次打井中致残,这无疑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和女主人公(月娥)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更是雪上加霜。她会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吗?为了准确地诠释剧本的主旨和思想立意,我们研定:以蓝天白云为底幕,采用“遮幅式”藏、露的方法,制作两道“网景”,利用灯光的变换展示“四季”时节的变化。横贯平台前又搭一斜坡平台(人物从山外回来或走出,有层次感)表演区置一象形的、富有黄土高坡山区风貌的窑洞。时而窑洞内的戏,时而窑洞外的戏,其中有一场戏:月娥到隔墙窑洞向天狗表白自己的心声,希望二人结合把残破的家庭重新组合起来。而伤残卧床、痛心疾首的李正心事重重,将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根据戏的需要和导演的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布景的灵活和多变性,成功地营造了“两度空间”。把隔墙的戏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人物内心复杂矛盾得到尽情的宣泄。临近尾声,天狗带着山秀从城里回来,面对着大山,天狗发誓地喊到:“让这大山为证,月娥从今往后就是我天狗的媳妇!我天狗就是月娥的男人!我们会永远相亲相爱,白头偕老!”随着音乐的奏起,舞台上的所有网景、布景升起、移下,蓝天白云(底幕)在灯光的映照下忽然显得豁然开朗、清新明亮,几束山菊花在微风中摇曳,剧中人物从山坡上缓缓走下,一直到台口。它预示着以月娥、天狗为代表的山里人,将从此走向新的生活,景、人相托,情景交融。由于我们准确地揭示了剧本的主题和其思想内涵,当时在大赛评委会上给于该剧的舞美设计以很好的评价。京剧新版本《杜十娘》的“转台”运用是独具匠心的,它一改传统戏的“一桌二椅,幔帐”的摆设,既是烟花楼又是洞房;既是船舱又是船头;时而江上行船,时而江边停泊,杜十娘万念俱灰、伫立船头,面对汹涌的江水纵身投江,演绎了一出社会、人生的悲剧。“转台”的灵活运用很流畅,使这一传统的戏曲故事从视觉上有了新的“美”感,且整个戏的风格很有当代的时代感。是值得我们青年设计者学习的范例。

舞台设计是一种个性审美物质的艺术形式,它又是一个可变体。它既要保持自己的创作原则和主观意识,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找一种可操作性的工作和制作方法。作为常年在基层工作的舞美设计者,在通盘考虑一剧的整体风格时,同时还应考虑到便于迁换,便于适应演出场地的变化。因为基层剧团经常在农村演出,布景制做不能过于大或笨重,要便于折叠,便于装车,尽量做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局部暗示整体,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多场景变化的形象塑造,从而又不失舞台美术为其营造的环境和氛围。为宣传河南豫东新农村的变化,在我们越调剧团所在地(周口)推出了一台现代戏《桃花营的笑声》。剧中故事围绕建与不建沼气池,邻里情、朋友情、夫妻情产生的一些误解。我和同事看过剧本,脑海中仿佛出现——那盛开着朵朵桃花的秀丽村庄。从虚幻的、意象的思维到舞台的、具象的呈现,从色彩基调和风格的统一,我们研定为:“美丽的、盛开的桃花,环抱着桃花营”为该剧的舞美基调。后区是株株桃花簇拥;硬边幕上点缀着朵朵桃花瓣;表演区制有大小不同的、可移动的桃花景片,配以舞蹈演员“拟人化”的景、人融一,犹如桃花仙子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剧中人物犹如置身在桃花树丛之中。当大幕一拉开,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桃花园景,犹如桃花的海洋。移动的桃花景片,不但没有妨碍演员的表演,反而有助于戏的表现。舞蹈演员可以自由闪出、躲进、若隐若现,景随人动,人动景移,营造了一幅“人面桃花”的美丽画图。《桃花营的笑声》舞美设计之初,我们首先考虑到的是它的地域性和时代性。与前者《远山春雨》相比,一是豫西(或是山西一带)一是豫东,地域性的不同,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就有差异。那么它的色彩、线条、景别以及整个舞台的艺术风格就不会同出一辙。同为现代戏,但由于它们的艺术(体裁)不同,故事发生的地域不同,设计的样式和艺术风格也就截然不同。这就需要舞台美术创作者对不同的剧目要有不同的把握,才能赋予每一个剧目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感。

作为舞台美术的创作者,只有提高自身的内涵,博学多采,增加底蕴,关注时代的发展,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去发现美,只有发现美才能创造美。也只有把丰富的生活体验与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相结合,你才能创作出与生活贴近,与时代同步的舞台美术新的艺术作品。

(作者单位:河南省越调剧团)

猜你喜欢

天狗舞美月娥
大棚内外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天狗食月等
天狗吃地球
天狗望月
可爱的折耳猫
俄国戏剧舞美特点初探
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袖珍女为母传奇:一边生子一边“长大”
“首届舞美大师论坛——感受视听空间的表现力”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