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素描艺术
2008-11-24张子平卢艳
张子平 卢 艳
[摘要]素描艺术在中国发展近百年,我们在完善他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多的偏离素描的本意。
[关键词]绘画的基本元素;素描三要素
我国正式在美术院校开设素描课,大约在二十世纪初。从那时起,素描正式被作为美术科中的一门课程来教授。当时一些到国外留学回来的学生,经过学习西方绘画后,开始在国内传授西方写实绘画(其中包括素描)。随着传授西方绘画形式在国内的展开,并逐步被用来表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到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国家派出许多留学生到苏联高校学习,或者聘请苏联专家来我国做讲学。所以那时大部分院校都是以苏联素描的模式来教学的(即所谓的苏派素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素描教学的发展,我们开始考虑与本土艺术的结合,以至于在高校教学中素描被逐渐分化、被细化,出现了诸如油画专业素描、国画专业素描、版画专业素描和雕塑专业素描这样的名词,并且素描在绘画方式语言上开始分化。这样分开当时只是为了使素描与本专业方向相结合才出现这样的分法。也就是还只是把素描看成了具体专业造型的造型基础。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尽早的使学生进入本专业思维训练当中,也就是及早的把专业思维融入到素描基础当中。那么在国内出现了素描的不同类型语言和不同类型的名词叫法。
我们重新理解一下素描的概念: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那就说素描应该是一个相当大的基础。好比我们要建一座高楼,首先要深挖一个足够大且能支撑的起将要建成的高楼的一个大地基才行。素描是这样的一个基础。然后在地面上的高楼里把各层依照功能的不同进行空间的分割,如办公室、会议室、餐厅等。否则建造出来的大楼肯定是不稳定的,而不会是象现在的我们看到的大楼,成为一个结实的整体。在素描教学中我们所犯的错误正是在进行基础教学时基础性的误解,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过早限定在一种思维当中。所以在创作中就有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不好,创造力跟不上。首先不是学生创造力的问题,而是这其实就是一个对基础概念认识不清的问题,没有把握住素描的本质问题,从而造成基本功的薄弱。我们纵观中外艺术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东方的绘画还是西方的绘画,还是民间艺术,好的艺术作品都是能够非常打动人的。总是能从某一方面来感动人的。所以贝尔在给“什么是艺术”下的定义为“有意味的形式”——都是按照某种不为人知的神秘规律排列和组合的形式,会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感动我们,而艺术家的工作是按这种规律去排列、组合出能够感动我们的形式。(包括线条和色彩)所有的绘画艺术品都是具备形式感、色彩感和三度空间感的知识。有意味的形式把其创作者的感情传达给我们,而“美”则不能传达任何东西。
把物体看作纯形式也就是把它们自身看作目的。因为,形式上整体的各个相互联系着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以平等的关系相互关联的。这些形式不是别的,正是唤起审美感情的手段。这是西方人比较早的通过分析东西方艺术之后而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影响了二十世纪西方的现代艺术。我们看西方的现代艺术作品基本上都是融会东西方艺术的精华在艺术的本质问题上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出现了一代世界大师。如毕加索、克利、莫地里阿尼、莱热等等。他们的作品至今是我们学习研究的范本。
而且在上个世纪初康定斯基就绘画的基本问题,从绘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谈起,探讨了绘画的基本语言问题。而他所任教的学校竟然是一所设计学校。但是他没有从设计素描或设计色彩这种角度来分析绘画的基础问题。恰恰相反,在我国,从八十年代以来在原来素描分法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设计素描这一新名词,而且有越来越有发展的势头。我不知道我们还会不会如此继续的分下去呢?是不是还会有工笔素描、水墨素描,或是综合材料素描、古典油画素描、现代表现性素描,或是在设计中会出现服装设计素描、室内设计素描、工业造型素描诸如此类的新名词出现?其实,素描就是素描,在国外素描是不分类别的,它是一切造型的基础。
其实相对于任何形式的绘画来说,素描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训练,通常称之为基本功的训练。在基本功的训练当中需要我们必须做到的是:形体(形状)、结构、空间的思维建构的培养与表达。下面就此问题具体来谈谈:
1、形体或形状
形体是进行三维造型的基本单位和元素。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
首先我们要形体的去认识与表达物象,我们才会抓住造型的基本,主动的进行造型练习。在进行形体的训练中可以从基本形体开始训练——立方体、圆柱体、球体。通过对基本形体的分析与认识,来加强对透视(近大远小)及光影与色调的认识与表达。然后过渡到生活中的其它物象训练。我们谈的形体既可以从一个具体的自然物象中抽取,也可以从观念出发,根据透视和色调的原理画出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等。在这里“关键是要从形体出发然后再回到形体”(《中央美院素描教学》苏高礼编)。
形状是进行二维造型的基本单位和要素,具有面积感。形状的基本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其它的形状都是在此基础上衍变而来的。“基本形的训练是一个画家对表现整体特点的自觉意识,是造型的起点与归宿”(《中央美院素描教学》苏高礼编)。
在进行绘画时的形状同样可以从自然物象中抽取,但是需要我们从物象上摄取与提炼后产生,与物象的轮廓线没有关系,因此带有较强的主观处理成分。同时也可从观念出发,画出一个主观的形状。“自然的一切皆可由圆形、圆锥形、圆筒形表现出来”(塞尚)。
2、结构
结构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或形状的组合与榫接关系。
在绘画中的结构分为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内在的结构是事物本身的结构,如人体的解剖结构。外在的结构是形体或形状的榫接关系、比例关系、位置关系或称之为构成关系。
画面的位置经营或经营位置在中国画里很早就提到了,在这里叫做构成,位置经营的高下是一个画家艺术修养的直接体现,包括画面黑白的推敲和比例的搭配。因此在外在结构的训练中需要我们思考从物象中提炼的形体或形状的构成组合关系。形体的结构关系与我们的生活接近,比较好理解。但是形状的结构关系是体现了我们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是抽象的表达,是艺术的更高境界。比如克利、米罗与康定斯基的绘画。
3、空间
空间在绘画中包括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
“大自然的形象就它的知识性而言,对画家来说并不重要。但是当他把大自然想象为给空间提供内容时他在大自然中就找到了他的空间意图表现。”(《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28页)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对率间有足够的认识。塞尚说:自然不只是表现而是有它的深度的。
形体(或形状)、结构、空间我们称之为素描的三要素,是对任何视觉艺术专业都必须把握的。只有把握了这三个绘画要素我们才可以用来解决一切造型的问题,只有理清了这个本质思路我们才会培养出真正意义的艺术家,这样就没有必要去教条的细分素描为何种类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现代绘画之父——塞尚来谈起。也就是说从塞尚开始绘画才逐渐的转入到关注绘画本身的问题上来的。所以塞尚在面对物象时能够省略一切没有必要的细节,而通过运用圆柱体、立方体和圆球体将物象转移到画面来,从那时起西方的绘画才真正的研究起绘画的本质问题。可是在我国这一问题一直没有人能够认识的很清楚,还只是一种传统的临摹与写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出现了写生与创作两张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