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心理学面临的困境及未来走向

2008-11-07

江汉论坛 2008年9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

严 瑜

摘要:伴随着现代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宽和进一步深入,现代心理学内部不断分化,逐渐呈现出了两种对立的主要走向,一种是科学主义的主流心理学,另一种是人文主义的非主流心理学。从现代心理学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而言,现代心理学在心理学的方法论、基本立场和学科价值观等方面受到后现代主义的严厉批判。如何应对现代心理学的挑战,并顺应心理学的发展规律,把握心理学的未来走向,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关键词:现代心理学;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心理学;未来走向

中图分类号:B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8)09-0045-03

现代心理学已经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且产生深远影响。但伴随着现代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宽和进一步深入,其自身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同时,它也受到来自包括后现代心理学等在内的各种新兴心理学势力的挑战。探索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这些问题,顺应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一、现代心理学发展面临的内忧: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的分裂

现代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内部不断分化,逐渐呈现出了两种主要对立的走向,沃特森(Watson,1984)探讨了现代心理学呈两极对立的思想观点。继沃特森之后,金布尔(Kimble,1998)的研究,则直接证实了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存在,“一种是科学主义定向的主流心理学,另一种是人文主义定向的非主流心理学”①。

1. 两种心理学分裂的表现

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从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之后,就一直存在着一种远离哲学、靠拢自然科学的倾向;这种设想通过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得以一脉相传并发扬光大,力图使心理学成为“自然科学的实验分支”。可以说在西方主流心理学中,以自然科学为楷模,追求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一直是一种时髦的趋向②。

心理学中的这种极端科学主义的观点遭到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的强烈抨击和反对。心理学中的人文主义从狄尔泰倡导的描述性的、理解的心理学开始,朝意动心理学、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方向发展。他们特别强调对人,特别是对人的独特性的研究,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作为研究的重点③。他们还强调心理学家不可能脱离文化历史的影响去做纯客观的研究,意识形态、价值观必然反映在理解人的过程中间④。两种文化的冲突,产生了巨大的裂痕,使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在其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裂。

对于这种分裂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如学者丁道群认为,现代心理学内部的分裂根源于科学观和方法论上的冲突⑤;方明认为,现代心理学内部的分裂则根源于人性观和本体论上的冲突⑥;张继如则认为,这种分裂根源于研究模式、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原则上的差异。而就笔者的观点而言,更倾向我国著名学者叶浩生就两种心理学分裂所提出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科学对人文科学模式;方法中心对问题中心模式;价值中立对价值负荷的模式⑦。

2. 两种心理学分裂的原因

现代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还是近现代的事情,其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学科的影响,兼容并包地接受了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派别林立的诸多心理学的组织和派别。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分分合合的阶段和历程,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也不例外,现代心理学的分裂可以说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心理学的发展源头决定了两种心理学的分裂。心理学的发展,哲学是“父亲”,生物学是“母亲”。哲学崇尚人文主义,而生物学主张自然主义。作为心理学发展源头的哲学和生物学的两种文化的冲突势必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

其次,现代心理学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自身发展,兼容并包地吸纳了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实证主义、现象学和释义学作为不同的方法论反作用于现代心理学,促成了两种心理学的分裂。

再次,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派组织。而各种学派组织之间立场、观点和方法又不尽相同,它们之间的论争和党同伐异也促成了两种心理学的分裂。

二、现代心理学发展面临的外患: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挑战

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取向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后的历史就是心理学的现代主义取向的发展史。

20世纪后期,格根(K.J.Gergen)在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作了一场名为《走向后现代的心理学》的专题报告,从此标志着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以Gergen、Lather、Russell为代表的心理学者都积极投身于后现代心理学的建设当中⑧。而以Smith为首的心理学者正好持相反态度,他们认为后现代心理学是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表现,对心理学具有危害作用⑨。

1. 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挑战的表现形式

后现代心理学采用了后现代主义视角和观点对现代主义心理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严厉的批判,尤其是集中在心理学的方法论、基本原则立场和学科价值观上。不同心理学者关于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所形成的挑战持有不同的看法。

我国学者佐斌认为,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模糊甚至消失;反对现代主义心理学所关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而强调情境主义研究取向;不再强调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学的进步只不过是个“故事”⑩。

学者郭永玉认为,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1}:首先,现代心理学坚持真理能够独立于人而存在,新兴的心理学势力却认为真理是被人所建构出来的。其次,现代心理学期望建立起具有广泛预测能力的理论模型框架,并以此来预测人的行为,而新兴的心理学势力则强调心理受历史和文化制约,根本不可能存在客观的、不带任何价值偏见的真理。第三,现代心理学认为,要在自己的基本研究领域推演出有关人类行为的真理,最可靠的就是实证的研究方法,但新兴的心理学势力却主张提倡采用多元研究方法,多视角思考问题。

学者叶浩生认为,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反基础主义:心理现象以实在作为基础,认知、情感、态度和人格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却认为它们都是话语的构建物。二是反本质主义: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有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恒定不变的本质,而后现代主义认为本质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三是反个体主义:现代心理学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个体身上,从个体的内部或直接的环境刺激中寻找人类行为的解释。而后现代主义强调如果脱离文化历史,把个体的心灵孤立出来的个体主义的方法论是不能够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12}。

2. 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形成挑战的原因

探讨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形成挑战的原因,我们有必要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首先,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主观—客观、物质—精神两分法的基础之上的;而后现代心理学则充满了批判倾向,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解构。其次,现代心理学重视科学的价值,强调科学的方法,信奉经验主义;而后现代主义则把社会建构作为认识论的基础。第三,现代心理学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个体身上,而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更关注群体的心理与行为,从文化、历史的背景探讨心理与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另外,后现代心理学强调相对主义(relativism),它们批判现代心理学用一套绝对的标准来判断社会文化生活中什么才是合理的、好的和有价值的,后现代心理学认为我们没有权力否定每个个体特殊的看待问题的观点立场{13}。

三、现代心理学的未来走向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心理学家们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未来心理学研究将出现以下走向:

1. 科学心理观与人文心理观融合

科学心理学的模式尽管在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却受到来自社会文化学派的持续批评。美国心理学家萨姆森指出心理学不可能摆脱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而研究抽象的、一般的和普遍的心理机制和规律。人的心理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反映了特定社会文化的内容,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的历史孕育不同的行为特征,社会文化应看成是心理学知识的固有特点。

近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科学主义心理观的弊端而转向倡导社会文化的心理科学观。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在注重自然主义科学模式条件下,吸收了社会文化模式的心理科学观,承认心理学的文化历史特性,承认心理学知识、心理学理论观点必然反映特定的历史文化内容,使现代心理学呈现一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兼容并包、相互融合的趋势。

2. 对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超越

现代心理学的核心是经验主义,但现代的经验主义在坚持经验起源的基础上承认理性思维对经验的制约作用。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社会的建构。

后现代主义取向虽然反对经验主义,但在证明自身的观点时所体现的方法却是经验主义的。两种取向所依赖的理论基础都是实在论。现代主义取向所依赖的经验主义是建立在实在论的基础上,而后现代主义取向是建立在反实在论的基础之上,但两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却截然对立。

现代西方国家的许多社会心理学采纳了这样的一种观点,即心理即包含了社会建构的成分,又包含了经验主义成分。这一发展更进一步说明实证的心理学与社会建构主义的调和是有价值的和顺应心理学发展趋势的{14}。未来的心理学家,将更有可能采取一种合作的态度,超越两种心理学取向的分歧和对立,相互吸收、坦诚合作。

3. 建立“本土化”心理学的趋向

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摆脱西方心理学,建立适合各自文化的本土心理学是当今世界心理学发展的最有生命力的道路。而形成本土心理学,往往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引进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翻译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研究本国人的心理;其次是本土化阶段,根据每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历史背景,采用适合本地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本土心理的问题;第三是综合阶段,建立起自己的心理学概念体系,以本土特有的文化为背景,建立自己的本土心理学学科体系。

建立适合不同国家的本土心理学,这也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现代心理学从一元文化向多元文化模式的转变{15}。

注释:

① 张继如:《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探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②⑦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及其整合》,《心理学报》1999年第3期。

③ 郭永玉:《两种人本心理学的辩论》,《心理学探新》2003年第1期。

④ Sue D, Bingham R. The diversifications of psychology: A multicultural revolu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9, 54(12): 1061-1069.

⑤ 丁道群:《论心理学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求索》1996年第6期。

⑥ 方明:《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及其思考》,《心理学探新》2000年第2期。

⑧ Russell R L,Gaubatz M D. Contested Affinities: Reaction to Gergens(1994)and Smiths(1994)Postmodemism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5, 50(5): 389-390.

⑨ Smith M B. Selfhood at Risk: Postmodern Perils and the Perils of Postmoderm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4, 49(5): 405-411.

⑩ 佐斌:《西方心理思潮的当代特征——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述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5期。

{11} 杨英、郭永玉:《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对话》,《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3期。

{12} 叶浩生:《后现代心理学概观》,《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

{13}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若干倾向之我见》,《心理学报》1998年第2期。

{14} Jost J, Kruglanski A. The estrangement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nd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2, 6(3): 179.

{15}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心理学报》2004年第2期。

(责任编辑 陈金清)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
探讨小林多喜二斗争意识中人道主义的发展变化
浅析亨利·摩尔雕塑
将人文主义教育渗透于化学课堂,有效实现三维目标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浅析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文学作品阅读中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
关于对动画场景沙盘创作与应用探索
死亡与救赎